-
公开(公告)号:CN106543159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988136.7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07/14 , A61K31/36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环氧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番荔枝种子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新的环氧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且经过体内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环氧型番荔枝内酯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均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对小鼠移植性肝瘤HepG2和小鼠肉瘤S180实体肿瘤也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环氧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毒性较低,是一种优良的抗肿瘤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543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88132.9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58 , A61K31/365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7/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间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番荔枝种子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新的间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且经过体内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间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均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对小鼠移植性肝瘤HepG2和小鼠肉瘤S180实体肿瘤也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间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毒性较低,是一种优良的抗肿瘤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27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72437.X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H7/00 , C07H1/08 , A61K31/7052 , A61P31/1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的一个具有抗病毒,抗菌活性的化合物2-吡咯烷酮-N-亚甲基-β-D-阿拉伯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本发明对板蓝根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分离得到一个具有显著抗病毒和抗菌活性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为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并且通过药理实验筛选结果表明,本发明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病毒和抗菌活性,且可以方便制备得到各种临床常用剂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663661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08735.0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01N43/08 , A01P7/02 , A01P7/04 , C07D307/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番荔枝种子中制备得到具有防治农业病虫害的番荔枝内酯化合物安诺史可辛乙(Annosquacin B)。本发明通过大量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番荔枝内酯安诺史可辛乙对豆蚜和朱砂叶螨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尤其对豆蚜表现出比阿维菌素更好的毒杀活性,并且安诺史可辛乙为从番荔枝种子提出提到,对环境污染小,绿色环保,可开发为新的防治农业病虫害的农药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08330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32630.2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0 , A61P9/00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松双黄酮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经实验研究表明,金松双黄酮具有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对糖尿病及其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等相关性疾病均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且实验过程中,未表现出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安全有效,用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759544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264515.1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镰形棘豆中分离纯化的新查耳酮化合物和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经波谱方法鉴定本发明所述的新查耳酮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5H12O3,并命名为2’,4’-二羟基查耳酮,其制备方法通过柱层析和制备液相纯化方法相结合;并且通过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新查尔酮化合物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并且实验结果表明新查尔酮化合物显示出了很好的抑制小鼠急性炎症和抑制大鼠慢性炎症的功效。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新查尔酮化合物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的抗肿瘤或抗炎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879221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214582.5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04 , A61P3/04 , A61P3/10 , A61P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夜交藤水提物或浸膏或多糖在制备治疗葡萄糖耐量缺损、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夜交藤与大血藤按重量比1∶1配伍的水提物或浸膏或多糖在制备治疗葡萄糖耐量缺损、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是从迄今为止尚无降血糖、降血尿酸、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作用的70种中药和16种组合物中筛选得到,由夜交藤或夜交藤与大血藤组成,对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均为首次发现。
-
公开(公告)号:CN101843635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10177216.7
申请日:2010-05-2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3/06 , A61K36/899 , A61K36/736 , G01N21/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膏的中药复方水煎液中无机元素化学形态的分离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微孔滤膜过滤、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401螯合树脂吸附、氯仿萃取,分别得到非离子态样品B、离子态样品C、稳定态样品D、不稳定态样品E、有机态样品F和无机态样品G,并且采用优选比例的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酸湿法消解各形态的样品,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测定各化学形态元素的含量,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含石膏等矿物的中药复方中无机元素化学形态的分离分析,为确定矿物药在复方中存在的化学形态和阐明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07057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47089.3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58 , A61K31/36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番荔枝种子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安诺史可莫敏丙),且经过体内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和胃癌均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毒性较低,有望开发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933966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69954.4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15 , A61P31/12 , A61P31/04 , A61P29/00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蓝根活性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板蓝根活性部位组合物由板蓝根总苯丙素部位、总生物碱部位、总有机酸部位、总多糖部位制成。本发明所得活性部位组合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活性成分明确,实验结果表明板蓝根活性部位组合物既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菌和解热活性,各有效成分组合后,达到了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病毒和抗菌、解热活性,可用于病毒性疾病合并细菌炎症发热疾病的治疗,临床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并且本发明根据各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优化设计提取精制工艺,制备得到的活性部位有效成分含量高,且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可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