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竹减震节点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34127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649424.4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竹减震节点,包括钢柱(1)、竹梁(2)、套筒(3)、钢垫板(4)、螺母(5)、螺栓(6)、角钢(7)、弹性垫层(8)、螺钉(9)和加劲肋(10),其特征在于竹梁(2)对称布置于钢柱(1)两侧,竹梁(2)内插于套筒(3)内并通过螺母(5)、角钢(7)和螺钉(9)相连,加劲肋(10)位于角钢(7)的中部,角钢(7)的一肢通过钢垫板(4)、螺母(5)和螺栓(6)与钢柱(1)的侧面相连,角钢(7)的另一肢通过螺母(5)和螺栓(6)与套筒(3)相连,弹性垫层(8)位于钢柱(1)和套筒(3)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力高和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可应用于钢竹组合结构中的梁柱连接节点中。

    一种装配式竹质抽屉楼梯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613454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0847542.3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竹质抽屉楼梯,其特征是楼梯两侧同时分别布置斜梁(1)和支撑部(2),斜梁(1)上下端分别与支撑部(2)通过钢板(8)连接,斜梁(1)和固定台(3)预设榫槽,斜梁(1)和固定台(3)通过榫头(10)连接并用螺钉(7)增强,支撑部(2)通过盖板(6)相连,踏面(4)通过螺钉(7)与固定台(3)连接,填块(9)通过螺钉(7)与固定台(3)连接,抽屉(5)中部预留半圆形内凹拉手,抽屉(5)两侧通过滚轮条(12)与固定台(3)内侧的轨道(11)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轻质高强、刚度大和施工速度快的特点,且楼梯内部空间可储存物品,尤其适合应用于复式楼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混凝土-工程竹组合楼盖

    公开(公告)号:CN211286216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2031396.7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工程竹组合楼盖,包括混凝土(1)、钢丝网(2)、防水层(3)、欧松板(4)、主梁(5)、次梁(6)、角钢(7)、高强螺栓(8)、钢条(9)、螺钉(10),其特征在于混凝土(1)位于楼盖顶部,钢丝网(2)位于混凝土(1)内,防水层(3)位于欧松板(4)上,主梁(5)与次梁(6)通过角钢(7)和高强螺栓(8)连接,钢条(9)位于次梁(6)之间,欧松板(4)与主梁(5)通过螺钉(10)连接,欧松板(4)与次梁(6)通过螺钉(10)连接,钢条(9)与次梁(6)通过螺钉(10)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轻质高强、施工简单、防水效果好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竹结构建筑的使用要求。

    一种体内预应力竹工字梁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66724U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20520346.8

    申请日:2018-04-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内预应力竹工字梁,它主要包括上翼缘(1)、下翼缘(2)、预应力筋(3)、腹板(4)、加劲肋(5)和防腐剂(6);其中,腹板(4)位于上翼缘(1)和下翼缘(2)的中间,上翼缘(1)位于工字梁的顶面,下翼缘(2)位于工字梁的底面,预应力筋(3)位于下翼缘(2)内,腹板(4)与上翼缘(1)和下翼缘(2)通过榫接,加劲肋(5)设置于梁端,与下翼缘(2)顶紧,并和腹板(4)紧密贴合,防腐剂(6)涂刷于梁表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轻质高强、刚度大和耐久性好等特点,可替代传统竹梁和木梁应用于竹木组合结构领域中的受弯构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种钢竹组合式脚手板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42089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301769.0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竹组合式脚手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容易产生形变和不便于装配的问题,包括外板和连接板,所述外板的内部设置有竹串片,所述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阵列等距分布的垫块,所述垫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外板与所述竹串片的内部,所述外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阵列等距分布的防滑凸起块,所述连接板放置在所述防滑凸起块的顶部,通过外板和竹串片等结构的设置,外板的内部设置空腔用于对竹串片的安装,竹串片为竹子的材料生产周期短且具有更加高的抗拉强度,因此实现了不容易产生形变的效果。

    一种转体桥用拼接式圆环滑道

    公开(公告)号:CN220579825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2003557.8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环滑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体桥用拼接式圆环滑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拆卸和高度无法调节的问题,包括两个滑道一、两个滑道二、两个固定板二及两个固定板一,两个所述滑道一与两个所述滑道二的一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滑道一与所述滑道二的内部均滑动装配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杆,通过安装块和卡块等结构的设置,在安装的时候将安装块按压至安装槽的内部,安装块对压板造成挤压而移动,同时带动限位板移动对卡块失去限位,通过弹簧二的作用将卡块弹至卡槽的内部实现固定,拆卸时拉动拉杆即可,实现了便于拆卸的效果。

    一种马鞍形笼梯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80494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2882521.7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鞍形笼梯,其包括笼梯:所述笼梯的数量为四个,左右两个笼梯一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长U形钢,两个长U形钢搭设在盖梁的顶部,所述笼梯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短U形钢。本实用新型通过长U形钢,可根据盖梁的宽度调节左右两个笼梯之间的距离,将长U形钢搭设在盖梁上,在笼梯上安装短U形钢,铺设脚手板并通过铁丝固定,接着在两个短U形钢之间安装连接U形钢,连接U形钢与长U形钢上的限位组件抵在盖梁上,避免整个马鞍形龙体的晃动,保证了工作平台的稳定,工人可根据笼梯内的角钢进行爬梯,笼梯外侧的对拉螺杆,保证稳定的同时还相当于栏杆,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一种钢竹组合柱构件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015001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1433096.8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竹组合柱构件,包含上翼缘钢板(1)、钢腹板(2)、下翼缘钢板(3)、竹侧板(4)、竹板(5)、螺母(6)、螺杆(7)和螺钉(8),其特征在于上翼缘钢板(1)、钢腹板(2)和下翼缘钢板(3)位于组合柱的中心并通过侧面角焊缝相接,上翼缘钢板(1)和下翼缘钢板(3)对称布置于钢腹板(2)的两侧,竹侧板(4)和竹板(5)位于组合柱的最外侧并通过螺钉(8)相连,上翼缘钢板(1)和下翼缘钢板(3)通过螺钉(8)与竹板(5)相连,钢腹板(2)和竹侧板(4)通过螺母(6)和螺杆(7)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轻质高强、材料环保、外表美观和施工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竹木结构中的竖向受力构件。

    一种预留孔洞的楼盖搁栅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53254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927674.7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留孔洞的楼盖搁栅,包括封头搁栅(1)、封边搁栅(2)、楼板搁栅(3)、横撑(4)、钢支撑(5)、开孔板(6)和自攻螺丝(7),其特征在于封头搁栅(1)与楼板搁栅(3)的纵向垂直,封边搁栅(2)与楼板搁栅(3)的纵向平行,封头搁栅(1)和封边搁栅(2)为槽钢,横撑(4)位于楼板搁栅(3)的上下两侧,钢支撑(5)为H型钢,沿垂直楼板搁栅(3)方向布置,开孔板(6)于两条钢支撑(5)之间等距布置,各构件通过自攻螺丝(7)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布置灵活,预留的孔洞方便穿越管线,受力性能优异的特点,可以满足工厂化标准化预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竹木钉节点试验夹具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21283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729214.X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木钉节点试验夹具,由Y型夹具(1)、T型基座(2)、第一滑动压块(3)、第二滑动压块(4)、定位螺杆(5)、螺母(6)和垫片(7)组成,其特征在于Y型夹具(1)、T型基座(2)分别位于试验夹具的顶部和底部,并分别与万能试验机连接,Y型夹具(1)两肢设有对称的螺栓孔,T型基座(2)上肢设有双排对称的长圆形孔,第一滑动压块(3)、第二滑动压块(4)设有双排对称螺栓孔,T型基座(2)和第一滑动压块(3)、第二滑动压块(4)通过定位螺杆(5)、螺母(6)和垫片(7)相连。本实用新型配合万能试验机使用,具有构造简单和便于安装的优点,避免了反复制作试验夹具的困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