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82634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24464.5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6/32
Abstract: 一种电调谐光开关器件涉及一种基于电润湿效应的由电控流体棱镜构成的光开关器件结构,该开关器件具有长方体状或圆柱状单元的流体棱镜光输入阵列(1)和流体棱镜光输出阵列(3),上述两阵列之间的空间形成光交换空间(2);当左前电源(15)与左后电源(16)、右前电源(18)与右后电源(17)之间分别加上电压后,导电流体与侧壁(19)(20)之间的界面张力因电润湿效应的作用而降低,从而改变流体界面的形状,实现透镜棱镜的构成及其形状的调整,进而实现光偏转角的调控,通过输入/输出液体棱镜阵列达到光的交换电控制目的。光输入棱镜单元和对应光输出棱镜单元的四组电源电压分别保持一致以保证输入/输出光的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18771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91064.4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微流控光开关阵列的工艺制作方法涉及一种新颖的基于微流控技术,用电控制信号进行操作的光开关阵列结构的集成化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机械加工、制作PDMS微流控芯片、镀膜、封合来实现包含“光波导层(7)、底导电层(11)、带导电膜块的绝缘层(5)和上盖板(4)”的夹心结构的集成制作,实现微流控光开关阵列芯片结构。集成化制作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光波导层的制作、驱动开关结构的制作、底板导电层的制作和芯片封合四个基本过程。其中,盖板、光波导层和底板的基材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绝缘层上的导电膜块采用PVA薄膜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996056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1276.3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的制作方法涉及一种新颖的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的集成化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机械加工或软光刻、镀膜、封合等集成化制作技术制作包含双层微流道网络的“上盖片(1)+导电内芯(3)+下盖片(2)”的三明治夹心结构,实现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集成化制作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内芯制作、表面处理、芯片合成和液体封装。内芯制作过程中,其内芯表面涂覆绝缘层和疏水层,绝缘层的作用是避免内芯与下盖片电极和导电水溶液接触,疏水层的作用是使两种液体边界自然形成弯曲面,并有利于芯片的封装。
-
公开(公告)号:CN1932990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096843.1
申请日:2006-10-2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波导多层光盘的信道跟踪方法涉及三维数据存储器中波导多层只读光盘光学拾取装置的信道跟踪方法,该方法将激光(201)经柱面镜(202)从波导多层光盘(203)的侧面耦合进入其中的某一层,部分传导光将在该层信息坑(204)上散射出来,利用第一透镜(205)、第二透镜(206)组成的共聚焦光路收集被跟踪信道及其左右两个信道的散射光;散射光穿过第一光阑(L1)和第二光阑(L2),由第一光电探测器(T1)和第二光电探测器(T2)分别转化成第一电信号S1和第二电信号S2,第一电信号S1与第二电信号S2相减后放大形成波导多层光盘的循迹误差控制信号;散射光穿过第三光阑(L3)后由光电倍增管(T3)转化成射频信号。便于光学拾取器循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825148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39041.7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通体均匀发光光纤涉及利用光纤波导结构中的光散射实现长距离均匀照明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体均匀发光光纤是由包层(2)、芯层(1)、散射体(3)组成,包层(2)涂覆在芯层(1)的表面外,散射体(3)以一定的密度和深度分布在芯层(1)的表面内,其中包层(2)的折射率大于芯层(1)的折射率,散射体(3)是由不同于芯层(1)折射率的材料构成,包层(2)和芯层(1)构成了圆形的波导结构;散射体(3)在芯层(1)的表面不同位置处具有不同的深度或密度,使光纤不同位置处的传导光衰减系数各不相同,保证散射光光强在光纤表面均匀分布。该光纤侧面散射光强均匀分布,能量利用合理,制备和安装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5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21761.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连续变焦的PDMS复合透镜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包括支撑件、平凹透镜、PDMS透镜、PDMS弹性薄膜和可连续变焦组件,上盖板通过支撑件连接下盖板,上盖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平凹透镜设于第一通孔处,上盖板、平凹透镜、支撑件和下盖板共同形成腔体,PDMS弹性薄膜设于腔体内,PDMS弹性薄膜的端部连接支撑件的中部,PDMS弹性薄膜设有第二通孔,PDMS透镜设于第二通孔处,可连续变焦组件包括环形磁铁和环形线圈;本发明能够通过电磁驱动方式改变PDMS透镜和平凹透镜之间的间距来实现复合透镜系统焦距的变化,可控性强、器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变焦过程无任何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0045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77790.8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体透镜的光学调相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包含导电液体和绝缘液体的三种液体构成电湿驱动的液体透镜模型中,三种液体折射率设为n1、n2、n3,在透镜腔轴方向上的厚度分别为L1、L2、L3,平面光波沿透镜腔轴方向传输光束的相位Φ(Φ=2π/λ*△,△=n1*L1+n2*L2+n3*L3)在电润湿效应作用下调节,通过控制两个透镜光程差的总调节量〥△=n1*(L1-Δh1)+n2*(L2+Δh1+Δh2)+n3*(L3-Δh2)-(n1*L1+n2*L2+n3*L3)=Δh1(n2-n1)+Δh2(n2-n3)来提高相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63481.3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形结构的小型宽带振动换能器,包括若干个换能单元和内部设有电极的框体;其中,所述换能单元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相同的皮亚诺分形曲线分形结构,所述皮亚诺分形曲线分形结构至少有一端与框体固定连接;在环境产生振动时,所述分形结构组成的换能单元根据环境振动频率有选择的接收振动,换能单元根据接收的振动获得所受应力且转换成电能;所述框体通过电极将电能引出。本发明能够拓宽频带响应度、转换能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49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663852.3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67 , G02B3/00 , G02B2003/00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反射抛物面透镜接收元件,属于集成化的实现室内可见光高速通信的终端接收设备技术领域。该接收元件包括抛物面透镜和探测器,探测器放置在抛物面透镜焦平面,探测器面向抛物面透镜内部。所述抛物面透镜的底部抛物面镀有不透光反射涂层。本发明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能实现光信号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24303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23892.6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L7/0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基于多入多出(MIMO)的可见光通信中的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包括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程序流程设计,帧格式设计和发送端控制设置。实验方案通过改进帧格式,使系统在获取同步信息阶段,整个系统相当于单入单出(SISO)模式,即多路信号具有一致性,并通过设置选路模块以确保系统能够在不同情况下,自行选择合适的信号进行选通,提高系统的适应性。获取同步信号以后,即进入MIMO模式,利用MIMO可并行发送数据的优势实现信息高速发送。本方案是结合SISO可见光通信系统以及MIMO可见光通信系统两者的优势,实现了MIMO可见光通信系统同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