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854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929441.4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空气绝缘故障风险率影响最大的波形参数范围的确定方法,首先得到不同波形参数衰减振荡波作用下的短间隙空气绝缘击穿特性;结合10kV电力系统实际过电压的概率密度分布计算综合失效概率;根据单参数拟合将二维失效概率特性进行升维处理得到双参数影响下的短间隙空气绝缘3D失效特性表征图;利用二元限制模型,结合3D拟合公式找到影响因素最大的衰减振荡波参数范围,从而确定系统典型高危入侵波形。本发明的绝缘配合方法通过实际系统侵入波分布以及短间隙空气绝缘冲击试验,得到更为可靠的击穿概率值,并以此为依据(56)对比文件鲁义宽.不同波形雷电过电压对油纸绝缘击穿特性的研究.电瓷避雷器.2016,(02),全文.司马文霞;吴婧瑜;孙魄韬;华杰方;叶练;陈秋霖.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油纸绝缘累积效应.高电压技术.2018,(06),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97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0631425.2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直流电网故障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检测方法基于故障分量构成启动判据判断是否发生短路故障,获取故障电压2模分量,建立故障线路识别判据实现柔性直流电网故障快速检测。本发明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检测方法具备速动性和耐高过渡电阻特性,能快速识别故障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极。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96567.6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切峡谷线路雷击跳闸预警方法。方法步骤为:1)构建监测地区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函数;2)获取监测地区未来t时间落雷频次n和最大落雷电流幅值;3)以最大落雷电流幅值为上限,利用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函数随机生成n次落雷模拟活动,所述落雷模拟活动包括落雷电流幅值和落雷位置;4)对每次落雷模拟活动进行若干次雷击仿真模拟,计算每次落雷模拟活动导致雷击跳闸的概率;5)基于雷击跳闸概率和未来t时间落雷频次n,计算未来t时间内监测地区的雷击跳闸概率。本发明通过计算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概率,结合雷电活动短时预警系统和线路运行维护需求,选择合适的预警阈值,实现线路雷击跳闸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204039.0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分布式电源及补偿电感的变压器深度饱和电感的测量方法,主要步骤为:1)利用电磁对偶原理建立待测变压器的等效模型;2)选取分布式可调交直流电源;3)启动电源,在变压器两端施加电压;4)采集模块采集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的模拟电压信号和模拟电流信号,并将模拟电压信号和模拟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离散信号和电流离散信号;5)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对接收的电压离散信号和电流离散信号进行计算,得到待测变压器深度饱和下的励磁电感。本发明可以准确测量变压器深度饱和下的励磁电感,进而精准模拟变压器在各种工况下的暂态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88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204047.5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励磁涌流的变压器可逆π模型励磁特性的一次性求解方法,步骤为:1)建立待测变压器的等效模型;对变压器进行退磁处理;选取交流电源作为激励源,对退磁后的变压器进行激励;3)变压器的一侧通过选相开关连接交流电源,另一侧开路;4)当交流电源的电压信号为α时,选相开关自动闭合;5)将模拟电压信号I、模拟电压信号II和模拟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离散信号I Uac、电压信号离散II U2和电流离散信号Iac,并送至传输与存储模块;6)对电压离散信号I、电压信号离散II和电流离散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待测变压器励磁支路的励磁特性。本发明能够在一次励磁涌流实验中便获得变压器可逆π模型中所有非线性励磁电感完整的励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8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296331.5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换流变压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开断电流变化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换流变压器负载电流解析式;2)得到开断电流应力表达式;3)建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开断电流应力解析式;4)根据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开断电流应力解析式,建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开断电流变化率解析式;5)分析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开断电流变化率解析式,确定开断电流变化率影响因素;6)根据开断电流变化率影响因素,对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开断电流变化率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各开断电流变化率影响因素对开断电流变化率的影响程度。本发明能够精确计算换流变压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开断电流变化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96980.5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 重庆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谐波状态估计的PUM装置优化配置方法,步骤包括:1)确定待监测的电力系统;2)建立PUM装置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3)根据PUM装置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建立PUM装置优化配置模型;4)求解PUM装置优化配置模型,得到PUM装置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谐波状态估计的PUM装置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生成最优PUM装置优化配置方案,既充分考虑网络可观测性,又降低了成本和技术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7227.8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璧山供电分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司为国 , 周楦颉 , 张施令 , 方钦 , 汤林 , 范川 , 李哲 , 胡文 , 吴贞龙 , 姚勇 , 宋兆欧 , 范璇 , 罗元波 , 慕杰 , 李阎君 , 黄瀚 , 李宗隆 , 杨树茂 , 司马文霞 , 刘佳妮 , 杨鸣 , 袁涛 , 孙魄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VT量测数据的谐波状态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CVT采集量测节点初始电压时域数据;2)对初始电压时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初始电压幅值与相位数据;3)重构得到量测节点电压相量真实值;4)建立基于重构CVT电压数据的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方程;5)根据量测节点电压相量真实值和状态估计方程,对电力网络量测节点的谐波状态进行估计。本发明克服了CVT不能用于谐波量测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主要从CVT获得系统的谐波电压水平的矛盾,结合了电网谐波电压量测现状进行谐波状态估计。针对CVT提出一种提高量测谐波电压信号精度的可行性方案,为PMU提供重构后的谐波相量,支撑电力系统谐波监管和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1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88863.1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12 , G06K9/00 , G06F17/13 , G06Q50/06 , G06F119/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宽频电压检测的PMU两阶段自适应优化配置方法,包括通过宽频电压测量装置采集电力系统PT二次电压,经过反算得到精确的PT一次电压波形;所得一次电压波形输入至PMU装置,经过GPS对时模块、采样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操作后,实现对电压(电流)幅值和相角等信息的分析;利用遗传算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实现PMU两阶段优化配置;针对优化配置初级阶段,使用具有较强全局寻优能力和鲁棒性的遗传算法,避免算法从优化初期即向次优解靠近,保证算法最终的全局最优解;针对优化配置次级阶段,使用具有较强局部寻优能力的递推最小二乘法,保证求解的速度与精度;针对遗传算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引入自适应律,避免算法早熟和求解速率慢的问题。该方法针对优化配置两阶段分别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递推最小二乘法处理,保证了算法求解速率和优化配置方案的最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89930.7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和水分双重触发的聚氨酯微胶囊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领域。该方法是将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得到表面活性剂溶液;将TDI预聚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溶解后的TDI预聚体溶液;将Fe3O4@SiO2纳米颗粒加入到TDI预聚体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芯材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液;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到乳液,之后在温度为40~60℃的条件下在乳液中加入1,4丁二醇,65~75℃的条件下反应0.5~1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后干燥即得聚氨酯微胶囊。所制备的聚氨酯微胶囊克服了现有微胶囊体系单一触发机制的缺点以及造成基体本征性能下降的不足,为绝缘材料机械损伤与电损伤自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