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976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57589.4

    申请日:2013-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绿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涉及一种贝类水产生物杂交制种方法。将皱纹盘鲍与绿鲍个体作为种鲍,通过控温设施,将海水温度控制在24~26℃的条件下进行亲鲍的性腺同步促熟,将种鲍按照雌、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培育池中进行饲育,每个培育池内亲鲍的性别特征必须单一;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采用阴干结合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方法进行催产,直至雌、雄种鲍产卵和排精为止;在20~22℃水温条件下授精,通过正交组合,即皱纹盘鲍♀×绿鲍组合,或通过反交组合,即绿鲍♀×皱纹盘鲍组合,获得授精后的杂交鲍苗;将授精后的杂交鲍苗按照常规的幼体、苗种及中间培育方法进行培育,最终获得绿鲍与皱纹盘鲍正杂交或反杂交鲍苗。

    一种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7444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009897.4

    申请日:2007-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

    Abstract: 一种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涉及一种贝类的培育方法。提供一种受精率和孵化率较高的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制种方法。在自然海水温度为22~26℃时,取西氏鲍为种鲍,取皱纹盘鲍为种鲍;将种鲍按照雌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亲鲍培育池中培育;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采用阴干结合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方法进行催产,直至雌雄种鲍产卵和排精为止。分别取西氏鲍的精子和皱纹盘鲍的卵子,将二者混合,调节受精卵海水pH值,待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后开始洗卵;西氏鲍♀×皱纹盘鲍杂交种受精卵的获得:分别取皱纹盘鲍的精子和西氏鲍的卵子混合,调pH值,待受精卵分裂至二细胞期后洗卵;按照常规的孵化及后期培育方法即可。

    一种皱纹盘鲍四倍体的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0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50811.9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皱纹盘鲍四倍体的诱导方法,涉及贝类四倍体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鲍促熟:取种鲍置于亲鲍培育池中同步促熟;2)种鲍的选择和人工催产:选择倍性确定的性腺发育良好的雌性三倍体个体及性腺发育成熟的雄性二倍体个体进行催产,至雌雄种鲍产卵和排精为止;3)精卵的选择和混合受精:分别滤除步骤2)精卵中的杂质,将二倍体精子加入三倍体卵液中混合受精,得受精卵;4)药物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5)药物去除及孵化。通过保障种鲍(雌性三倍体和雄性二倍体)性腺成熟度、优化诱导条件(药物处理时机和药物浓度),从而实现皱纹盘鲍四倍体的高效稳定获得。

    一种无线水生生物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1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48180.5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水生生物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探头电路基板、主控电路基板、供电模块、外部通信模块和终端设备。所述探头电路基板,包括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位移检测模块和心率传感模块,用于采集水生生物血管容积在心动周期变化下的反射光信号和水生生物运动初始信号;所述主控电路基板,包括主控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探头电路基板和主控电路基板提供电源;所述外部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的心率信息、位移活动信息和预警指令并输出;所述终端监控设备,用于接收、保存并显示外部通信模块输出的所述心率信息、位移活动信息和预警指令,并根据预警指令做出预设警示响应。本发明实现了水生生物活动信号的探测和运算处理的各个模块封装集成化,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从水下到空气的无线实时传输,打破了传统水生生物活动信号监测“有线测量”的局限性。

    一种高通量鲍耐高温能力的快速测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19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04271.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鲍耐高温能力的快速测评方法,涉及水产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用于开展鲍耐高温能力的测评装置包括养殖箱、海水温度调节器、制氧机、蛋白分离器、温度监测仪、水泵和附着板。利用鲍拥有宽大而发达的腹足,腹足吸力极强,可牢固吸附在光滑表面的物理特性,以鲍个体在持续高温胁迫下,足肌逐渐失去吸附能力,会从附着物上脱离的时间作为指征,测评不同鲍鱼个体对高水温的耐受能力。操作简便、单次测试样本数量大、测评周期短、受试鲍鱼不会因测评工作造成损伤,完成测评后的鲍样本可用于开展后续育种工作,有助于提高鲍耐高温品种的育种效率。可避免环境对受试鲍样品造成影响,测试结果精准度高,可大量开展鲍耐高温性状的测评工作。

    一种低铜福建牡蛎选育系的制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49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47020.6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铜福建牡蛎选育系的制种方法,涉及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从同一性成熟福建牡蛎群体中挑选壳型整齐的个体作为基础选育群体暂养;取部分外套膜进行铜含量测定,剩余软体部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原位保存;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完成外套膜铜含量测定;将亲贝复苏,进行人工受精,受精成功出现极体后洗去多余精子;将群体选育系受精卵置于养殖池中孵化及浮游幼体培育,幼体附着变态后继续培育稚贝;将培育得到的稚贝转移至同一养殖海域进行养殖,获得子一代低铜选育系,9~12个月后子一代发育至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规格;从性成熟子一代中选择壳型整齐、大小近似的个体,重复1~2次进行性状固定,获得低铜富集的福建牡蛎新品系。

    水生动物产卵自动警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18903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70535.0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水生动物产卵自动警报装置,涉及一种警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需要人工授精的水生动物产卵后立即报警的水生动物产卵自动警报装置。提供一种水生动物一旦产卵就能够及时发出提示的水生动物产卵自动警报装置。设有容器、筛网、浮球、触动开关、充气管、气动力水泵和报警器,筛网设于容器内,筛网的孔径小于水生动物的卵径,浮球设于容器内,浮球通过绳索与触动开关相连,触动开关与报警器电连接,容器的上半部设有通孔,充气管经通孔与筛网的底部连接,充气管接气动力水泵。

    一种鲍鱼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84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7530.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鲍鱼养殖系统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研究目的与生命周期碳足迹系统边界;S2、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社会工业过程生命周期清单;S3、收集鲍鱼养殖过程的钙化作用释放碳、壳固定有机碳、生物沉积埋藏碳数据;S4、结合社会工业过程与自然过程,分别计算鲍鱼养殖碳足迹和自然过程碳收支;S5、对计算结果影响评价并依据贡献度找到关键碳排放过程;该方法能够量化评估养殖过程的碳足迹,识别碳排放关键贡献环节,同时考虑了鲍鱼养殖自然过程的碳收支情况,提升鲍鱼养殖碳足迹评估的全面性从而为实现鲍鱼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