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342940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20013901.2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装置,包括:臂架(1),设有多个探测器,并用于形成检查通道(5);第一舱体(2),设有射线源,并与臂架连接;防护墙(3),与第一舱体或臂架连接,用于对待防护对象进行射线防护;和移动组件,用于使臂架、第一舱体和防护墙相对于地面(7)发生移动;其中,臂架、第一舱体和防护墙被设置为在连接状态下一起运输。本实用新型设有移动组件,可使臂架、第一舱体和防护墙相对于地面发生移动;可以解决现有检查系统需要在检查现场重新安装和调试的问题;防护墙也与臂架和第一舱体在连接状态下一起运输,可避免在检查现场重新搭建防护墙和进行防护墙土建工作,提高转场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42939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20013893.1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装置,包括:臂架(1),设有多个探测器,并用于形成检查通道(5);第一舱体(2),设有射线源,并与臂架(1)连接;和防护墙(3),与第一舱体(2)或臂架(1)连接,用于对待防护对象进行射线防护;其中,臂架(1)、第一舱体(2)和防护墙(3)被设置为在连接状态下一起运输。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检查系统需要在检查现场重新安装和调试的问题,减少安装时间,减少人力投入;而且,防护墙也与臂架和第一舱体在连接状态下一起运输,可以避免在检查现场重新搭建防护墙和进行防护墙土建工作,使检查装置被运输到检查现场后能够很快投入工作,提高转场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65071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013435.8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辐射检查设备。辐射检查设备包括:辐射探测装置,包括射线源和与射线源配合以对被检物进行扫描检查的探测器,辐射探测装置具有用于被检物在接受扫描检查时通过的检查通道;和行走轮,设置于辐射探测装置的底部,用于辐射检查设备沿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行走,其中,行走轮设置为可旋转90°以使辐射检查设备沿垂直于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方向行走。基于本公开提供的辐射检查设备,可以实现对多排被检物的连续扫描检查,提高辐射检查设备的使用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00713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20013417.X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查设备,涉及射线检查设备领域,用以优化现有检查设备的结构,使其更易于转场运输。该检查设备包括臂架和舱体。臂架包括横梁、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第一竖梁设于横梁的一端,第二竖梁可转动地设于横梁的第二端,第二竖梁能转动至于横梁贴合的位置。第一竖梁与舱体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连接,连接件与舱体回转连接;其中,第一竖梁能转动至与舱体顶面贴合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检查设备,其臂架可折叠、旋转和趴下,在运输状态时,不需要将臂架与舱体拆卸开,可将两者一体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的便利性。可见,上述检查设备运输状态和工作状态简单切换,实现了主体的整体运输,转场后再次使用时也无需再次调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711429492.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检查系统和辐射检查方法。辐射检查系统包括辐射源和射束调制装置,射束调制装置包括设置于辐射源的射束出射侧的第一准直结构和设置于第一准直结构的射束出射侧的第二准直结构,第二准直结构与第一准直结构相对可动地设置以改变第一准直结构的第一准直口和第二准直结构的第二准直口的相对位置,使射束调制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工作状态,射束调制装置将初始射束调制为扇形束,在第二工作状态,射束调制装置将初始射束调制为位置可变的笔形束。本发明的辐射检查系统和辐射检查方法可以兼顾检查效率和检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021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78776.3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矿石分选装置,其包括:环形平台,其固定设置,且上表面被划分为多个矿石放置区;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平台的下方或者上方,用于通过探测将矿石分为不同等级,且每个所述矿石放置区对应有所述探测装置;接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平台的外侧或内侧,包括用于容纳不同等级的矿石的至少两个容纳部;分选构件,用于将不同等级的矿石送入相应的容纳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3987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436838.3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荐民 , 李玉兰 , 宗春光 , 顾菁宇 , 李营 , 杨学敬 , 于昊 , 王东宇 , 宋全伟 , 王伟珍 , 樊旭平 , 孟辉 , 杜龙 , 江涛 , 刘耀红 , 徐光明 , 凌松云 , 陈志强 , 李元景 , 张丽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检查系统和港口设施。其中,辐射检查系统,其包括:检查装置,用于检查集装箱/车辆;可移动的载具,用于可装卸地承载检查装置;以及固定支撑装置,设置在检查装置上并在触地时能够支起检查装置以使检查装置相对于载具悬空。辐射检查系统通过在检查装置上设置固定支撑装置,固定支撑装置能够在触地时支起检查装置以使检查装置相对于载具悬空放置,从而使得载具可以驶离检查装置,当需要转场时,载具驶近检查装置,固定支撑装置离地时检查装置承载于载具上,实现了检查装置的可自装卸,无需土建且可灵活转场,节约了检查成本,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270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66746.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V5/00 , G01N23/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背散射检查系统。车载背散射检查系统包括车厢和背散射成像装置,背散射成像装置具有车载工作状态和地面工作状态,在车载工作状态,背散射成像装置在车厢内进行检查作业;在地面工作状态,背散射成像装置在车厢外的地面上进行检查作业;背散射成像装置相对于车厢可分离地设置且能够在车厢和地面之间移动以在车载工作状态和地面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的车载背散射检查系统的背散射成像装置相对于车厢可分离地设置且能够在车厢和地面之间移动,在遇到车辆无法驶入的场所时,背散射成像装置可以从车厢移动至地面以切换至地面工作状态以进行检查作业,从而扩展了车载背散射检查系统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45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67939.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V5/00 , G01N23/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背散射检查系统。车载背散射检查系统包括车厢和背散射成像装置,背散射成像装置的扫描范围可改变。本发明的背散射成像装置的扫描范围可改变地设置从而可以扩大背散射成像装置的检查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936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810081325.1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谢亚丽 , 苗齐田 , 彭华 , 康克军 , 胡海峰 , 陈志强 , 曹学光 , 唐传祥 , 顾建平 , 王学武 , 温宏胜 , 何蓓 , 刘耀红 , 孙尚民 , 宋全伟 , 林津 , 丁先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 , G01N2223/414 , G01N2223/423 , G06T7/593 , G06T2207/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双视角多能量透射图像进行材料识别的方法及系统。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于在射线束方向上重叠的物体,剥离其中占射线吸收的主要成分的遮挡物,使原本因占射线吸收的次要成分所以不明显的物体变得明显,并且可以识别其材料属性:如有机物、混合物、金属等)。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射线方向上非主要成份进行材料识别,这为自动识别集装箱内藏有的爆炸物品、毒品等其它有害物体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