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825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31915.1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单个逆变器模块的热投切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系统对逆变器模块施加电压单闭环控制;发出闭合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达到系统负载电流的平均值;控制系统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将逆变器模块由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转入电流单闭环控制模式;减小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到达门限值;发出断开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式。本发明可以减小浪涌电压冲击,提高多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72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65616.9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测试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快速无超调切换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最大充放电电流快速无超调切换控制电路,主电路正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与前端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在一起,限流电阻并联旁路开关,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电容器的正极和一个包含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器件的漏级,其中电容器的负极与前端电源的负极即直流母线-相连,功率开关器件的源级连接另一个包含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器件的漏级和平波电感的一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快速切换的控制方法,除了具备快速的电流控制能力而外,还可以实现充电和放电状态切换时电流几乎无超调的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55702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0868764.5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3/335 , H02M7/5387 , H02M3/158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能传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最大效率跟踪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LCL‑S补偿拓扑、不控整流桥和双管Buck‑Boost电路;LCL‑S补偿拓扑的输出与不控整流桥的输入连接,不控整流桥的输出与双管Buck‑Boost电路的输入连接。本发明通过调节全桥逆变电路超前与滞后桥臂之间的移相角来实现对感应电能传输恒压控制,通过采用交错占空比偏置调制策略来控制DSBB开关管来实现阻抗匹配,保持整流桥输出侧等效负载始终处于最大效率负载点;本发明的双管结构能有效减小开关管的电压电流应力,使系统输出具有更宽的电压范围和更高的功率等级;升降压模式的调节能够使系统在实现最大效率跟踪时负载的可调范围更广,极大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9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81003.9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隔离DC/DC直流变换器,包括电源、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钳位电容(CL)、滤波电容(Co)、滤波电感(L)、第一辅助电感(Lr1)、第二辅助电感(Lr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及连接关系,本在传统有源钳位软开关拓扑基础上增加了由二极管与辅助电感组成的电流转移电路,可用于buck变换器以及boost变换器实现变换器连续电流模式下的ZVS软开关,能够减小变换器主开关管电压应力、二极管电流应力并减小占空比丢失,提高有源钳位软开关变换器的效率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1210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589963.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输出中点对地电压周期波动的抑制方法。在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系统中通过交流进线电压传感器检测任意两相交流进线的线电压,换算为三相相电压,利用软件锁相环锁定任意一相的相位,并使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A或B或C任意一相的调制波相位与所检测到的某相交流进线电压同相位,再调节其余两相的相位使A、B和C互差120°相位。针对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A、B和C相桥臂采用分相独立的SPWM调制方式,D相桥臂采用三次谐波注入的调制方式,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输出中点与地之间周期性电压波动幅值,有助于提高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后级设备和人员用电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013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68780.4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感应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待机模式切换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系统电路拓扑结构的感应电能传输主电路包括:松耦合变压器,LCL-S补偿拓扑,全桥逆变电路,不控整流桥以及滤波电容Cf。发明解决磁芯过热部分元器件被烧毁的问题,降低发射端电流输入使发射端处于低功耗状态,便于下次快速启动,同时不需增加额外的辅助电路,从而有效减小了传输系统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90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123179.5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8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三相逆变器并联的有源环流抑制方法。将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中表征各模块零序电压控制作用的时间变量Tu0N,送至数字CAN通信总线,任一逆变器模块均可接收其它逆变器模块的Tu0N分量,并在各自控制系统中完成对该分量的平均值运算,将其与自身零序电压控制作用的时间变量Tu0N之差作为本逆变器模块零序电流控制环路的前馈补偿量,结合零序电流控制通道的输出和并联系统采用dq轴解耦控制时SVPWM调制输出所得的非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按照线性分配机制对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进行调整,来获得单个三相逆变器各桥臂功率器件通断控制信号。在不增加额外硬件成本和体积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各并联逆变模块的电流均衡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90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123180.8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三相逆变器并联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以CPU软件方式实现的载波计数器、调制波计数器、脉冲发生器、信号输出仲裁器、线与驱动。由逆变器的控制系统向信号输出仲裁器发出同步使能信号;载波计数器产生与逆变器模块三角载波周期相同的对称三角波。调制波计数器记录在一个载波周期中接收到的同步总线上脉冲下降沿的数目。脉冲发生器的输入为来自于载波计数器的三角波和来自于调制波计数器的调制波复位脉冲信号。信号输出仲裁器的输入为来自于同步总线上的载波级同步脉冲信号和来自于逆变器模块控制器发出的同步使能信号。线与驱动模块将来自于脉冲发生器的准同步脉冲信号的功率放大并经硬件线与后,输出到同步总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1900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0131.1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低速和高速风力均可适用的发电机组,包括风轮机、离合器、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离合器包括空心齿轮、实心齿轮、空心齿轮轴,空心齿轮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的外侧依次安装第一电磁铁、第一弹簧、第一衔铁,第一钢板的内侧依次安装第二电磁铁、第二弹簧、第二衔铁,第二钢板内外侧与第一钢板结构相同,空心齿轮的内壁位于第一衔铁和第三衔铁的外侧,实心齿轮设置在空心齿轮的下方;风轮机连接空心齿轮轴,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轴安装于第二衔铁和第四衔铁之间,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轴安装在实心齿轮里。本发明能完成低风速和高风速下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32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49969.0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发电机在线并机的三相不间断应急电源及其不间断控制方法,包括由A相、B相、C相、第一直流电源Vdc1、第二直流电源Vdc2、第一电容器Cdc1、第二电容器Cdc2组成的三相四线制结构,串联后的第一直流电源Vdc1和第二直流电源Vdc2与串联后的第一电容器Cdc1和第二电容器Cdc2并联,两个串联的直流电源和两个串联电容器的中点连接在一起,作为三相四线制结构的输出中性线,此中性线与发电机的中性点N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实现了应急电源系统与发电机组的无冲击完美切换和柔性控制,显著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