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倾斜对静动压混合油垫综合润滑性能影响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798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332245.7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一种径向倾斜对静动压混合油垫润滑性能影响的研究,综合考虑间隙温度场、压力场和流场的影响,得出不同极端工况下润滑性能最佳时的油垫径向倾斜角度。在空载和承载12t极端工况下,油垫周向倾角为0.002°和0.0025°时润滑性能最佳,模拟径向倾角0°至0.005°时的油膜压力场,温度场和流场,通过对比油膜压力场,温度场和流场,并进行比析,获得平均温度曲线和平均压力曲线,分别得出在周向倾角为0.002°—径向倾角为0.0025°和周向倾角为0.0025°—径向倾角为0.0045°时,系统平均温度最低,平均压力最高,流场中油液粒子被剪切次数最少,此时静动压混合油垫综合润滑性能最好,即可得出不同极端工况下综合润滑性能最佳时的径向倾角的大小。

    一种用于激光加热辅助切削铍材的刀具

    公开(公告)号:CN1120592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6539.8

    申请日:2020-09-15

    Inventor: 王宇 姜忠南

    Abstract: 铍材的价格昂贵,在200℃以下时,与普通有色金属相比机械加工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高效快捷以及高质量的加工,在常规切削加工中,经常会出现局部断裂和锐边崩边的缺陷,为提高铍材料的机械加工质量,可采用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方法,由此便对用于切削的刀具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加热辅助切削铍材的刀具,包括刀头、尾座、刀齿、刀片、螺钉,该刀具切削轻快、能抑制积屑瘤的产生、利于排屑,对于机床功率要求较低,非常适用于小功率和刚度低的机床,提高了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抗冲击能力。

    板材批量模块化侧向挤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6204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219659.0

    申请日:2018-10-19

    Inventor: 李峰 王宇 王野

    Abstract: 板材批量模块化侧向挤压成形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板材的高效批量侧向挤压成形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板材批量制造工艺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工序繁琐、装置结构复杂等瓶颈。装置:内套筒5放置在底座3上,内部依次放入坯料2及凸模1,镶块4放置在内套筒5的凹槽5‑1与底座3之间,外套筒6置于底座3、镶块4、内套筒5外侧。方法:根据成形制品的实际要求,利用模块化思想更换相应的镶块4及肋板7结构,挤压过程中凸模1下行加载,受压变形坯料2分别顺次沿径向流入镶块4的槽型孔4‑1,达到不同形状、尺寸及数量等多种规格板材的批量量身订制,同时可以实现挤出板材的细晶改性。本发明适用于板材批量挤压成形。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动态网络异常检测算法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2949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17070.X

    申请日:2021-03-23

    Inventor: 王宇 张凤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动态网络异常检测算法模型,将图结构、属性以及动态变化的信息引入模型中,来学习进行异常检测的表示向量。本发明将改进图上无监督的图神经网络框架DGI(Deep graph infomax),然后提出一种面向动态网络无监督表示学习的算法Dynamic‑DGI,该方法能够同时提取网络本身的异常特性以及网络变化的异常特性,用于表示向量的学习。该算法除能够有效提升异常检测准确度外,也能够挖掘网络中存在的有实际意义的异常。针对于目前动态网络异常检测存在的问题,发明贡献包括:将图神经网络应用于动态网络异常检测,从而使网络异常检测可以同时抓住结构上的异常和属性上的异常;提出Dynamic‑DGI框架,从而使模型能够脱离标记数据来学习网络变化的一般特征。

    一种偏载工况下静压回转工作台位移传感器最佳定位与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810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60706.6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一种静压回转工作台位移传感器最佳定位与安装方法,传感器最佳位置由理论计算和模拟过程联合确定。不考虑热变形时,在偏载半径方向上半径越大油膜厚度越小,考虑热变形时,偏载工况不同导致热变形也不同,根据热流固耦合理论结合ANSYS仿真得到仿真油膜厚度,提出油膜厚度矩阵比较法确定油垫上油膜厚度最小位置。最佳定位在封油边上时扩大传感器所在油垫封油边宽度,增大静压回转工作台的有效承载面积。设计了新型油垫与传感器安装孔,确定了偏载工况下位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法。确保位移传感器探头比封油边的外表面略低,最后在安装位置涂上耐高温密封胶,堵住传感器与油垫之间的间隙,防止液压油从安装孔泄露造成测量不准确。

    一种基于Matlab的液体静压推力轴承润滑油膜三维温度场显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75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36227.0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atlab对液体静压推力轴承润滑油膜的温度场数据进行后处理,使温度场数据三维显示的方法,将POST-CFD中温度场数据导入到Matlab中,再将数据分为X、Y、P三部分以表格形式导入工作区并命名为x、y、p,以便为后续Matlab编程作准备,然后在Matlab主页内编写能够使液体静压推力轴承油膜温度场三维显示的程序脚本,最后选中脚本并运行,得到静压推力轴承油膜温度场的三维显示图。

    静压回转工作台偏载承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48320.9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一种静压回转工作台偏载承载力计算方法,静压支承工作时受工件形状不规则、装夹位置以及切削力等影响,工件质心不在工作台中心或承受偏载。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可分解为一个轴向力和一个倾覆力偶矩。如果仅有轴向力,则工作台向油垫平移不发生偏转,此时油膜厚度为 ,对应的油腔压力为 ,在偏载力矩作用下工作台发生倾斜,进而改变各油腔压力和承载力分布情况。以十二油垫双矩形油腔为模型,给出静压回转工作台偏载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准确的油腔压力。

    一种插铣刀智能控制方法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02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410097.8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一种插铣刀智能控制方法,它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插铣刀智能控制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插铣刀具加工过程中减振降温控制方法操作繁琐、通用性差、对环境有污染、温度测量不准确、降温过程单一、没有共同考虑温度和振动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为:安装插铣刀;加速度传感器、一号位移传感器、二号位移传感器、三号位移传感器、四号位移传感器、五号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加速度信号和位移信号传送给振动信号控制器,振动信号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信号和位移信号向电流控制器发出指令,电流控制器通过调节一号电磁铁、二号电磁铁、三号电磁铁、四号电磁铁、五号电磁铁内的电流。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一种智能插铣刀刀杆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2832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407403.2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一种智能插铣刀刀杆,它涉及一种刀杆,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插铣刀刀杆。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插铣刀刀杆操作繁琐、通用性差、降温过程单一、没有共同考虑温度和振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刀头、刀头座、刀体和刀尾座,刀头通过刀头座固定安装在刀体的前端,刀尾座固定安装在刀体的后端;本发明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套筒、支撑板、减震橡胶、振动信号控制器、电磁铁及位移传感器组件、永磁铁质量块和连接杆;刀体内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型腔、第二型腔、第三型腔,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刀头座的一端。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一种超声波辅助机械搅拌制备新型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55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39419.7

    申请日:2017-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2 C22C1/1036 C22C2026/002

    Abstract: 发明提出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使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在镁基体中,获得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合金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8%Al,2%Si,0.75%Sb,0.5%Ca,1%的碳纳米管,余量为Mg,原料为:纯镁锭,铝锭,锑锭,Mg-10Al-27Ca中间合金,Al-50Si中间合金,镁屑,碳纳米管;具体实施和处理步骤为:(1)碳纳米管的预分散;(2)合金的熔炼及半固态搅拌;(3)超声波分散;该工艺解决了基体与复合材料润湿性差的问题,有效地消除了复合过程中的微孔、缩松等缺陷,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