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6008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62983.1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G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G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桑葚果汁的制作工艺,涉及桑葚加工技术领域,该复合桑葚果汁的制作工艺包括步骤:桑葚汁制取→葛根汁制取→蓝莓汁制取→混合发酵→过滤→调配→灭菌冷却,首先选取新鲜成熟的桑葚果、葛根块茎以及蓝莓分别洗净榨取桑葚汁、葛根汁以及蓝莓汁,榨汁完毕进行混合发酵10~15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8~30℃,发酵完毕进行过滤,制得上清液,然后在上清液中加入酒精度为53%的贵州飞天茅台,最后进行灭菌冷却灌装。本发明的复合桑葚果汁的制作工艺将桑葚、葛根、蓝莓混合发酵并调配以酒精度为53%的贵州飞天茅台,制备的复合桑葚果汁口感好,营养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通过将不易保存的浆果制成果汁可实现农产品的大规模商品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41061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62992.0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 A01C21/00 ,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桑茶粉的制备方法,该富硒桑茶粉的制备方法每年进入采茶期前,茶叶新梢长出后,每天在茶叶新梢处喷3次洒浓度为100mg/kg的硒溶液,直至采收前一天,采摘茶叶新梢,将茶叶新梢放入密封袋内,按1:0.01的比例与硒酵母混合均匀,在25-27℃下放置一天后,置于60-68℃下不断翻烘30-40分钟,将上述翻烘后的茶叶新梢置于40-42℃的热风下处理12-15小时,将上述热风处理后的茶叶新梢置于烘干机中,在120-128℃下烘干至含水量低于5%,然后置于球磨机内,使球磨机转速保持在400~500r/min,球磨时间3~4h,制成桑茶粉装入纱袋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39679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642611.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方法,包括:土地的平整:在平整的土地上起垅,各垅之间预留垅沟;果桑的栽植:选择无虫害的果桑苗栽种在垅上,果桑的修剪:每年根据果桑的高度进行修剪;篱架的搭建:待果桑的树高达到要求时,在相邻的垅之间搭设置篱架,将达到篱架高度的果桑枝条固定在篱架顶部,使果桑枝条匍匐于离架顶部。本发命使所有的果桑枝条匍匐于离架顶部开花、结果,结出的桑果充分、均匀获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桑果甜度高,所有桑果成熟时间统一,便于采收;果桑品质统一,能减少,甚至杜绝残次品。
-
公开(公告)号:CN10736118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62991.6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除臭脱涩处理工艺,涉及桑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桑叶发酵后留有异味的问题。该工艺包括步骤:鲜桑叶釆摘、杀青、揉捻、渥堆脱涩、汽蒸除臭、漂洗过滤、二次汽蒸、烘焙提香,在渥堆脱涩工序中通过加入脱涩剂进行渥堆发酵,可脱除桑叶的青涩味,使得桑茶汤更加纯和回甘,保证了桑茶汤色的淡黄明丽,在汽蒸除臭工序中通过加入除臭剂,可将渥堆发酵的桑叶中的异味进行物理吸附,保证了桑茶的清香,再经过后续的漂洗过滤、二次汽蒸和烘焙提香,极大程度地去除了桑茶的苦涩味和异味,改善了桑茶的饮用口感,提升了桑茶在色香味上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25901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62461.1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3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茉莉桑茶的生产工艺,涉及茶叶加工领域。该茉莉桑茶按重量份包括100份的桑叶芽尖和30份的茉莉花,茉莉桑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杀青、烘焙、复火提香和包装,桑叶芽尖采自清明节期间的鲜嫩桑叶芽尖,茉莉花为未开放的茉莉花骨头,揉捻工序是对桑叶芽尖的揉捻,在揉捻过程中加入新鲜桑葚汁,发酵工序加入茉莉花,使揉捻的桑叶芽尖和发酵的桑叶芽尖吸收茉莉花中的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增加桑叶芽尖的香味,从而使本发明加工制备出的茉莉桑茶具有怡人的茉莉清香,茉莉桑茶香气馥郁,具有有理气止痛、温中和胃、消肿解毒、强化免疫系统、降脂降压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49780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70331.2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球孢白僵菌的培养方法,包括(1)一级斜面培养:将球孢白僵菌菌体接种于一级斜面培养基中,在24-25℃培养5-6天;(2)二级液体培养:将步骤(1)培养后得到的菌种接种至种子罐中,在24-25℃培养24-28h,(3)三级液体扩大培养:将步骤(2)培养后得到的菌种接种至发酵罐中,在25-28℃培养28-32h;(4)四级固体培养:将步骤(3)扩大培养后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在22-25℃下培养5-6d。通过每个阶段中培养基组分的筛选和配比,同时配合培养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可以缩短培养周期,提高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分生孢子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97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64238.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C12M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菌生产自动施菌系统,所述自动施菌系统包括设置于蚕房内部地面的上滑动轨道,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上的施菌装置,设置于蚕房外部的控制器,设置于蚕房内部的信号采集模块,所述施菌装置通过设置于底部的驱动装置实现在滑动轨道上行走,所述滑动轨道延伸至所述蚕房外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向所述驱动装置输出控制信号。可以根据蚕房中蚕座的温度、湿度、孢子浓度参数判断施菌程度,结合施菌程度施菌装置实现行走控制,实现完成自动调整,均匀施菌,可减少人员进出蚕房对其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减少人工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白僵蚕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48985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79826.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蚕生产用蚕房,所述蚕房包括养蚕室、超声波补湿施菌装置、输送管,所述超声波补湿施菌装置位于所述养蚕室的外部,所述超声波补湿施菌装置包括有液体室和位于液体室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室,所述输送管一端连接所述液体室,另一端穿过所述养蚕室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养蚕室内部,所述养蚕室内部设置有控温控湿装置,所述养蚕室侧壁设置有取样检测管道。可以实现养蚕室增温增湿以及白僵菌施菌的功能,减少了额外的设备投资,同时减少人工白僵菌喷雾成本;白僵菌施菌喷雾均匀,有利于提高白僵蚕的品质,同时能够实现更为简便精确的温度湿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99581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6790.X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圣源桑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椹膏,其特征在于:其具体质量组份为:桑椹汁100,酒石酸0.9-1.1,枸杞4.5-5.5,蜂糖45-50。所说的桑椹汁为桑椹经过清洗、板式压滤机压榨、去除果柄、二次压榨、混合、降温、均质、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达到规定的糖度和酸度、灭菌后的清膏。其糖度为20-25BX,酸度为PH4-5。枸杞为经干燥、粉碎后的枸杞粉。蜂糖要经过炼制、提取杂物。由于其桑椹汁原料经过了精细加工,不再含有果柄内的单宁成分,所以口感好,营养成分也保持完好,再辅以枸杞、蜂糖,不但増加了产品中的有用成分,而且能适应所有人们食用,完全达到了本发明能适应所有人们食用、产品口感好的发明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9958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6789.7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圣源桑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IPC: A23L2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椹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桑椹采收,选择未喷洒农药成熟的果实;b清洗,用消毒后的清水清洗,沥干水分;c压榨,用板式压滤机压榨至原原料重量的60-70%;d去柄,用振动式分离机振动分散、去除果柄;e二次压榨,将去柄后的原料用螺旋式压榨机压榨,分离出果籽;f混合、降温,用一台专用的搅拌冷却挤出机对步骤c、e所得物进行搅拌、混合、降温,使其出口原料的温度接近霜点;g均质,用均质机进行均质;h浓缩,用真空浓缩设备将原料浓缩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达到规定的糖度和酸度;i调配、收膏,按产品的需要加入配料,用真空浓缩设备熬制收膏;j灭菌、贮存,经过高压灭菌后,放入贮存罐贮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