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25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919663.8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E02D5/8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快速插拔的地锚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棍状的锚身和至少一个抗拔片;所述抗拨片为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锚身的侧壁上;所述抗拔片的轴向横截面为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具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曲面,当所述锚身在岩土中旋转时由于呈中心对称的两个曲面所受力完全相反,使所述抗拨片的另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锚身;本发明提供方的快速插拔的地锚,对非埋入式地锚的活动抗拔片结构进行优化和合理布置,在保证地锚具有较大固定力的同时,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插拔作业的时间,提升地锚埋入和拔出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55458.5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提高弱电网条件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方法,包括:在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中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并预先配置超前校正环节的参数;利用小信号注入法实时测量电网感抗值Lg;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超前校正环节参数整定,若不需要则结束,若需要则整定超前校正环节中超前网络的分度系数a和时间常数T,整定超前校正环节的调节系数ka。本发明在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中加入超前校正环节,通过小信号注入法测量电网阻抗,并在系统相角裕量不足时整定超前校正环节的参数来补偿系统相位,依靠电网阻抗的测量结果自适应地调节超前校正环节的参数以实现对系统相位裕度的补偿,可使系统维持足够的稳定裕度,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29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485997.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辉 , 王祥 , 李延 , 薛斌斌 , 时振通 , 袁家辉 , 黄建南 , 王振林 , 杨科闻 , 奚森涛 , 刘然 , 袁艳芳 , 张磊 , 王文强 , 李鹏 , 郭广鑫 , 金童 , 周亮 , 朱亚运
IPC: H04W12/06 , H04W12/79 , H04W12/122 , H04L9/3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终端设备标识的认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终端设备的静态属性信息和动态行为信息;根据静态属性信息生成用于标识终端设备的当前设备指纹;基于当前设备指纹和指纹库中的原始设备指纹对终端设备进行静态认证;在静态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动态行为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动态认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静态属性对终端设备进行静态认证,并在静态认证通过的情况下通过分析终端设备的动态操作,确定终端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是否符合预期,这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多维度认证机制,不仅能够抵御传统的身份冒用攻击,还能够有效防范复杂的网络威胁,提高了认证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27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18779.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12/02 , H04W12/06 , H04W12/041 , H04L9/08 ,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生成第一随机数,以及发送启动身份识别指令至终端;随机生成第一公钥和第一私钥,通过第一私钥对第一随机数进行签名,以及通过第一预设密钥对第一随机数的签名结果、第一公钥以及第一随机数形成的整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密文数据;发送第一密文数据至终端,以及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密文数据;通过第二预设密钥对第二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数据;通过第二公钥对第二随机数的签名结果进行验签,以实现对终端的身份识别。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方案消耗大量资源以及会被攻击者捕获后使用伪造的公私钥冒用身份捕获数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198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64880.7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导线风振抑止装置,包括:连接部,套设于架空导线上,并与所述架空导线转动连接;配重部,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下侧。本发明提供的装置通过配重部和连接部的配合使用,当架空导线舞动时,连接部与架空导线发生相对转动,配重部基于其自身惯性向架空导线提供反力,降低、扰乱覆冰架空导线的气动力载荷,达到抑止架空导线舞动的效果,防止架空导线在舞动时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5050.6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导线舞动报警装置和抑止系统,通过固定安装于地上,并通过舞动测力组件的环形结构套设于导线上,使导线在覆冰后以及发生舞动后导线与环形结构接触时,传感报警单元能够测量覆冰和导线的重力,以及覆冰导线的舞动力,并基于测量到的重力和舞动力的数值进行报警,维修人员得到报警信息后能够迅速进行覆冰清理,提升对覆冰厚度和舞动幅度的判断准确度,减小导线断裂的可能性,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29587.8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断面大转角浅埋暗挖电力隧道机械化施工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进行掌子面钻孔注浆加固施工;采用回转式挖掘臂对电力隧道全断面进行非爆破机械开挖;对于挖掘后的区域进行超前小导管支护以及进行喷射混凝土封堵;安装格栅拱架;对安装好的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形成电力隧道初支;对电力隧道中的中心核心土进行挖掘。通过本方案可快速开挖、出渣、超前支护、立拱架、喷混初支,并且可减少施工工序、施工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95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604303.9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鼎诚恒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柜局部放电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开关柜在局部放电时的放电信号;获取在放电信号耦合至预设的多个电容后产生的阻抗值;基于阻抗值,确定开关柜局部放电产生的脉冲电压值。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测量开关柜的局部放电量时,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导致无法对放电量进行标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35040.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片顶升卸载器及其工作方法。该管片顶升卸载器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四个旋转升降机构,每个旋转升降机构均包括支撑架、升降架、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旋转升降臂,升降组件可升降的设于支撑架上,升降架设于升降组件上,旋转组件可旋转的设于升降架上,旋转升降臂的一端与旋转组件连接,旋转升降臂用于提升管片;其中,升降组件升降带动升降架和旋转组件升降进而带动旋转升降臂升降,旋转组件旋转带动旋转升降臂旋转,旋转升降臂之间构成提升部以提升管片。该管片顶升卸载器的工作方法利用管片顶升卸载器。通过至少四个旋转升降机构,能够同时实现管片的升降和旋转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管片在搬运、安装或卸载过程中的效率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7167.0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隧道施工用开凿装置,涉及开凿装置技术领域,该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隧道施工用开凿装置,包括开凿装置本体,过滤机构包括有开槽、安装板、过滤板以及清洁刷,当阀门开启后水从水管进入阀体内部,此时水通过过滤板,杂质被过滤板阻拦,通过过滤板的水通过过滤板进入阀体内部直至到达装置,当使用移动一段时间后,拉动安装板使安装板与开槽的连接解除以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清理,对开凿装置内部的水源进行过滤,避免含有杂质的水进入使开凿装置内部堵塞从而影响开凿装置的使用,同时限定把手的转动,避免在开凿装置使用过程中他人误碰把手使把手转动使通水关闭从而影响开凿装置使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