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806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237602.1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铁柱 , 马士聪 , 赵兵 , 张曦 , 杜勉 , 郭剑波 , 韩悌 , 王吉利 , 柯贤波 , 张振宇 , 牛拴保 , 程林 , 霍超 , 魏平 , 任冲 , 张刚 , 王姗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特高压直流送端的最小开机数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特高压直流送端交流系统等值为单支路系统;计算所述特高压直流出现功率扰动时送端的换流器的暂态压升;确定满足约束条件为所述暂态压升不超过预设的最大压升阈值时的等值阻抗的最大值,并计算直流近区配套火电机组模块的最大等值阻抗;根据所述直流近区配套火电机组模块的参数进行机组组合,以确定满足所述直流近区配套火电机组模块的最大等值阻抗在不越限约束条件下的最小开机数量。本发明能够考虑暂态过电压确定特高压直流送端的最小开机数量,可用于实际电网的分析和运行,简化了分析计算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能够有效地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1039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71850.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无功平衡确定厂站无功缺额的方法,该方法依据无功功率按站平衡的思路,通过分析重载、轻载、检修等不同情况下厂站容性无功、感性无功需求,利用厂站及其出线的一半实现无功消耗和无功补偿之间的平衡,根据无功功率缺额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提高了厂站无功平衡程度,避免了厂站电压在不同工况下的大幅度波动,同时避免了因无功补偿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后期重复施工,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质量。本发明具有提高厂站供电可靠性、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334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821228.5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涉及供配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并网电力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在调峰约束下新能源发电机组的最大渗透率;依据并网电力系统的正常频率波动范围得到新能源发电机组的第一渗透率范围和第二渗透率范围;依据火电机组的寿命损耗得到新能源发电机组的第三渗透率范围;依据最大渗透率、第一渗透率范围、第二渗透率范围和第三渗透率范围确定新能源发电机组的渗透率。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分析方法从影响新能源发电机组消纳能力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全面、有效的反映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为系统新能源接入容量大小提供依据同时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66855.2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自适应撬棒电路的低电压穿越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电网发生故障使所述转子电流大于电流限额值时,按照预先设置的撬棒整定值投入并联式撬棒,并闭锁转子侧换流器;再计算撬棒调整值,并在故障后直流母线电压不小于直流母线电压越限值,或者故障后直流母线电压小于直流母线电压越限值,且故障时间大于设置的延时值时,投入撬棒调整值;当直流母线电压小于直流母线电压越限值,且转子电流小于电流限额值时,切除所述并联式撬棒,并解锁转子侧换流器。所述方法和系统能根据不同故障严重程度精细调整并联式撬棒结构的阻值,提升了撬棒电路对转子电流的抑制效果,满足了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下的双馈型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253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174562.7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多直流送出系统送端暂态过电压的系统,包括: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直流送出系统每条直流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每条直流的端口交流电压、每条直流的自阻抗,以及任意两条直流节点间的互阻抗;暂态过电压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参数计算每条直流送端的暂态压升;根据所述暂态压升与所述端口交流电压确定每条直流送端的暂态过电压,解决对多直流送出系统送端暂态过电压的理论计算方法的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11287.2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场级一次调频与阻尼控制的联合控制方法,包括:针对因大电网内发生的扰动故障引起系统频率骤升、骤降,设计风电场级的一次调频控制与阻尼控制器,同时解决并网风电场系统低频振荡与系统的高低周问题。本发明具体涉及风电场并网点的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校正一次调频的有功功率输出,从而增加系统阻尼。将本发明应用到大型并网风电场,能够增强受扰后系统调频特性与低频振荡阻尼特性,快速抑制频率波动与系统振荡,提升电网接纳大容量新能源电力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772616.5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低励限制功能相协调的电力系统稳定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基于低励限制边界线的发电机典型进相运行工况点集合;确定低励限制未动作时传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1经过励磁环节产生的电磁转矩增量信号相对于PSS1输入信号的开环传递函数GX(s);确定低励限制动作时新增电力系统稳定器PSS2经过励磁环节产生的电磁转矩增量信号相对于PSS2输入信号的开环传递函数G′X(s);利用传递函数GX(s)和G′X(s),构建PSS2的超前‐滞后环节时间常数的优化数学模型并求解。该配置方法具有考虑因素全面,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可有效解决低励限制动作时引起的电力系统动态稳性定恶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742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47840.0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能源环境下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确定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生成电力系统初步运行方式,并确定母线电压控制范围;进行单一元件安全稳定计算,并对其进行评估;进行严重故障冲击下的安全稳定计算,确定最终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本发明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能源基地方式确定的问题,通过对风光火新能源外送电力系统的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利用各种电源不同比例开机方式比较分析的方法,可以通过各种开机组合方式下的故障分析,在确保系统故障后满足N-1的要求,并且使得发生严重故障后系统的安控措施量最小,并为故障后系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2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681590.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输电断面极限传输能力控制方法,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计及暂态稳定约束的断面传输容量难以实时调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极限传输能力自动控制方法。考虑到异步强化学习算法需要对大量实际和仿真工况进行“试错”学习,若使用计算效率较低的传统物理模型计算的极限传输能力将导致异步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时间过长的问题,基于神经网络建立了极限传输能力控制模型与异步强化学习算法的快速交互环境,在实现实时极限传输能力估计的同时,极大加速了异步强化学习算法训练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10390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1204922.9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频率稳定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频率稳定判定方法,包括:根据待监测母线的相关特征参数获取对应的母线频率实时数据;判断所述母线频率实时数据是否发生频率波动;在所述母线频率实时数据发生频率波动时,基于所述母线频率实时数据和预设控制策略表确定此次频率波动的最佳控制策略。本方法通过对获取的母线频率实时数据在线分析、计算,能够准确、高效监测电网中频率稳定情况并在待监测母线频率发生波动时及时给出控制策略,可以保障和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对指导实际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