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36505.2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导热系数和散热系数的电缆群稳态温升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电缆群截面的结构,建立电缆群稳态温升计算模型;2)获取已知的多个工况下的电缆稳态温升,获取不同工况下对应的电缆群稳态温升转移矩阵;3)通过数据拟合获取拟合后考虑土壤导热系数和对流散热系数变化的电缆群稳态温升转移矩阵A′;4)在实际测量时根据现场测得的土壤导热系数和对流散热系数获取实际的电缆群稳态温升转移矩阵,并结合现场电缆热流量计算获得实际的电缆群稳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导热系数和散热条件、方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18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006905.X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依赖表皮温度排管敷设的三相电缆暂态温升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排管敷设的三相电缆热路模型;2)根据排管敷设的三相电缆热路模型获取排管敷设的三相电缆暂态温升计算模型,并确定三相电缆暂态温升计算模型中的参数值;3)采用三相电缆暂态温升计算模型获取三相电缆暂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外护套温升与线芯温升、扩展了模型的适用范围、计算简单快速易验证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949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3641.X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依赖表皮温度的单回电缆线芯暂态温升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单回电缆的热流载流量、边界温度、电缆密度、电缆比热容调和导热系数以及与单回电缆相关土壤的土壤密度、土壤比热容和土壤换热系数,得到单回电缆的散出热流与线芯暂态温升的关系;2)根据散出热流与线芯暂态温升的关系,分别获取不依赖表皮温度的单回电缆暂态温升模型的参数;3)构建不依赖表皮温度的单回电缆暂态温升模型;4)获取单回电缆的环境温度,并计算单回电缆线芯的暂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计算方便、原理简单、方法先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9496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2517.1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埋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建立直埋电缆的二维温度场模型,并按照二维温度场模型中的电缆敷设和环境参数建立直埋电缆的几何模型;S2、确定直埋电缆周围土壤的物理性能参数;S3、确定直埋电缆的二维温度场模型的范围及边界条件;S4、对直埋电缆进行网格划分,并设定与直埋电缆的几何模型相匹配的最小网格单元尺寸及最大网格单元尺寸;S5、确定直埋电缆的二维温度场分布的计算方法,并配置相应的求解器;S6、计算得到直埋电缆的二维温度场分布,以获得直埋电缆的稳态载流量。本发明基于有限元法,通过建立直埋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模型,并模拟实际的热交换边界条件,以获取电缆载流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9463.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21/55 , G06F18/24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位置检测方法、装置和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的测量值,并定义标签和编码器的输出分类,将测量值转化为向量后输入编码器进行位置编码,得到相对位置编码;S2、位置编码输入编码器的多头注意力机制层,多头注意力机制层输出作为编码器的前馈网络的输入;S3、前馈网络的输出输入到编码器的全连接层中,全连接层输出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各个位置的预测结果,判断预测结果是否大于阈值,若是则该位置受到攻击,反之未受到攻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捕获复杂的空间依赖特征,并在整个电网中提供准确的FDIA发生位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183742.2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N3/045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监控系统加密流量分类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S1、获取原始流量数据,将原始流量数据转换为第一多级流量表示矩阵,基于掩码自编码器范式对第一多级流量表示矩阵进行随机遮蔽,输入掩码自解码器中进行矩阵的还原,计算损失并迭代训练,得到编码参数;S2、获取已标记的流量数据,并转化为第二多级流量表示矩阵,第二多级流量表示矩阵输入包级注意力模块,得到预测流量分布,计算损失并迭代训练,得到流量分类器;S3、获取待检测流量,输入流量分类器,得到分类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在资源和内存有限的电力监控系统环境中对于电力的流量的高效分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1729.3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R24/44 , H01R13/648 , H01R13/6581 , G01R1/04 ,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导电缆故障定位的射频快速接头和故障定位方法,该接头包括接头半屏蔽壳,设于接头半屏蔽壳外部的入射SMA射频母头、入射脉冲线、反射SMA射频母头和反射脉冲线,设于接头半屏蔽壳内的阻抗调节器、PCB板和接头半屏蔽壳接地柱,所述入射脉冲线和反射脉冲线分别与入射SMA射频母头和反射SMA射频母头连接,所述入射SMA射频母头和反射SMA射频母头均安装在接头半屏蔽壳外侧壳体上,并二者安装处的接头半屏蔽壳的壳体上均设有信号传输孔,所述阻抗调节器设于PCB板上并与信号传输孔对应,所述接头半屏蔽壳接地柱设于接头半屏蔽壳开口处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阻抗匹配、故障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6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007096.4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根隧道电缆稳态温升快速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隧道单根电缆线芯温升计算模型;2)采用隧道单根电缆物理模型分别在含辐射散热与无辐射散热的工况下,进行参数估计获取单根电缆线芯温升计算模型中各常数参数以及热辐射系数的值;3)根据确定参数后的隧道单根电缆线芯温升计算模型迭代获取隧道单根电缆线芯稳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计算效率高、物理意义清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088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1007279.6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时延开关的两回电缆间暂态温升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含有时延开关的电缆间互响应热路模型;2)根据含有时延开关的电缆间互响应热路模型获取含有时延开关两回电缆间的暂态温升计算模型,并确定含有时延开关两回电缆间的暂态温升计算模型中的参数值;3)采用含有时延开关两回电缆间的暂态温升计算模型获取两回电缆间暂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方法创新、快速计算、计算简单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659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611139047.1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依赖表皮温度的多回电缆暂态温升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第i根电缆的自响应集总参数模型,并且分别构建第j根其他电缆对第i根电缆间的互响应集总参数模型;2)根据自响应集总参数模型及第i根电缆实际运行的热载荷获取第i根单回电缆的线芯自温升Tii;3)根据互响应集总参数模型及第j根其他电缆实际运行的热载荷获取第j根单回电缆对第i根单回电缆的线芯互温升Tij;4)对线芯自温升Tii和所有线芯互温升Tij求和得到第i根单回电缆的初步暂态温升,并进行修正,得到第i根单回电缆的最终暂态温升;5)重复步骤1‑4)获取全部电缆的最终暂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模型准确、计算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