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329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84465.7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6 , Y04S10/16 , Y04S10/40 , Y04S40/22 , H02J13/001 , G06F17/504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SCD完整模型的二次虚回路可视化系统,包含:网络通信模块,将GOOSE报文解析成GOOSE实时模型输出;模型解析模块,接收SCD文件,补充联接光缆模型构成SCD完整模型,解析SCD文件形成二次系统虚回路模型;图模映射模块,接收二次系统虚回路模型,建立物理联接与逻辑链路及逻辑链路与功能回路的映射关系;可视化展示模块,接收GOOSE实时模型和图模映射模块的映射关系,采取图模一体化技术,进行基于完整SCD模型的二次回路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可根据GOOSE报文异常情况,定位于具体物理联接环节及对于保护二次回路功能的影响,并以可视化方式展示,为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52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87280.1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CD建模的互感器次级监测方法,用于通过对于SCD文件的管理实现互感器次级的状态监测,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SCD文件实现互感器次级模型的补充;解析SCD文件,得到互感器次级模型与继电保护系统的对应关系;接收SV报文,根据SV报文和得到的互感器次级模型与继电保护系统的对应关系,确定互感器次级异常影响的继电保护系统范围;对互感器次级异常影响的继电保护系统范围进行可视化展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监测准确、实现简单以及展示结果直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6045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041318.4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TDS的同塔双回线路距离保护超越范围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RTDS中搭建同塔双回线的数字模型;2)将四台距离保护装置分别连接于RTDS中的同塔双回线路的两侧;3)调节同塔双回路的工况,在各工况下,模拟本线两端、邻线两端、线路中点分别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通过电流与电压功率放大器将每台距离保护所在处的线路电流与线路电压实时输出到各距离保护装置中;4)将距离保护装置的跳闸接点返回到RTDS中,RTDS显示各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误差,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实际动作范围进行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测试全面、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832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63585.7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1R4/60 , H01R4/36 , H01R43/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0 , H01R4/36 , H01R43/033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高压电缆导电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所述导电连接结构包括波纹连接管件、紧固螺栓和固定组件,所述波纹连接管件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通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固定高压电缆。所述导电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高压电缆一端的护套层,暴露分割导体结构;(2)所述分割导体结构分别从波纹连接管件两端插入导电连接结构,并连接形成接触平面;(3)将短紧固螺栓插入通孔中,将分割导体结构固定于连接管件内;(4)将长紧固螺栓插入中央穿孔中并延伸至扇形股块;(5)安装固定组件。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实施步骤简便,以较快的速度就能完成整个连接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33897.9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多模式振荡特性非线性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含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系统状态方程;S2、基于系统状态方程,采用正规形理论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非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非线性相关指标,计算得到电力系统中与振荡模态非线性交互作用最强的控制模态及引起的非线性相关程度;S3、根据非线性作用系数灵敏度指标,结合特征值灵敏度方法,利用电力系统振荡模态与控制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对电力系统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准确分析振荡模式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为电力系统控制参数优化方向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6865.2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评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中,根据含有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的系统模型进行电力仿真建立系统电气模型,得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根据正常运行和交流侧短路故障的录波图对系统电气模型进行修正,使系统电气模型覆盖多种工况以及得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承受的波形;根据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极端的工况和通流能力,计算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承受的能量值;根据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承受的波形和能量值,建立评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的连续脉冲发生器以模拟极端工况;根据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温升情况,评估可控换相换流器避雷器的质量、状态、通流能力以及对多次脉冲的重复能量吸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0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2261.0
申请日:2024-08-09
IPC: H02J3/24 , G06F17/16 , G06F18/213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并网系统的模型的降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新能源机组并网系统线性动态模型;S2、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对所述模型产生的振荡模式进行分析,计算出系统所存在的特征根与参与因子,得出系统主要参与的状态变量;S3、基于时间尺度的方法对所述状态变量进行剔除,略去其中快速衰减的模式,保留主导特征值,建立降维系统的状态方程,基于所述降维系统的状态方程分析动态响应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保证模型应用效果和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实现新能源并网系统模型降维,降低计算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6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5469.8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及低压限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Logistic函数型DC‑VDCOL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CLCC拓扑结构搭建CLCC换流器模型;步骤2、设计脉冲时序控制用来控制CLCC换流器模型;步骤3、基于所述CLCC换流器模型,搭建单极CLCC‑HVDC仿真模型;步骤4、建立基于单级CLCC‑HVDC的Logistic函数型VDCOL,并将其替换传统的VDCOL,实现对VDCOL控制的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故障和恢复期间可对VDCOL输出的电流指令波动幅度和陡度进行有效限制,提升交流电网电压的恢复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903409.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源控制切换过程中暂态冲击电流的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并获取新能源电源控制切换过程中的暂态冲击电流特性;基于暂态冲击电流特性,在电流内环中设计限流控制环节,并推导引入限流控制环节后的暂态冲击电流表达式;依据控制切换过程中暂态冲击电流的解析结果对所述限流控制环节中的相关系数进行整定,实现对暂态冲击电流的控制。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新能源电源控制切换过程中的暂态冲击现象,从而充分保障新能源并网换流器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05634.1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含大量温控负荷的城市社区能源互联网参与需求响应市场的调度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社区居民用户的柔性负荷模型及其聚合模型,其中,柔性负荷类型包括温控负荷、可转移负荷;构建用户意愿度模型;基于聚合模型和用户意愿度模型构建响应潜力模型;以响应潜力模型作为温控负荷参与响应的约束,构建城市社区参与需求响应的市场机制,建立以社区运营商为上层、负荷聚合商为下层的双层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调度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温控负荷响应潜力,将温控负荷聚合模型和用户意愿度结合得到符合实际的响应潜力,并且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社区参与需求响应的市场机制,充分考虑社区运营商以及负荷聚合商的利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