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2834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710754662.1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金湖县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渗透率间歇式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的需求侧管理系统,该配电网包括间歇式新能源和负荷群,所述需求侧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控制架构,包括上层的需求侧决策系统,下层的负荷群控系统。本发明采用分层控制架构,将负荷划分为若干负荷群,设置决策系统和群控系统,简化了通信网络,增强了系统扩展性,一方面简化了上层决策系统的计算复杂度,提高响应速度;另一方面,下层群控系统可与具体负荷设备紧密联系,分析负荷特性,进行广义电池等效,可在控制的同时不破坏负荷使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79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19816.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计及控制设备经济性及动作次数限制的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包括:1)根据光伏出力预测和负荷预测进行次日24小时无功预优化,并以此计算出实时优化所需数据;2)在当日以一小时为周期进行实时控制,结合灵敏度对全网的电压、网损、设备寿命及动作次数进行综合的实时优化。本发明通过构建以调节效果最优、操作成本最低、动作设备最少为子目标的多目标函数,进行电网的无功优化,解决了传统无功优化中由于控制设备调节过多带来的综合经济性不一定最优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控制设备的频繁动作导致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所提出的无功优化模型中引入灵敏度与惰性因子,能够更灵活快速地进行无功优化,并取得较好的调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7648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19799.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拟电厂环境下的配电网无功辅助服务交易机制,构建了一种基于主导节点的分布式发电商无功备用价值评判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无功交易决策方法。在考虑配电网各分布式发电商的无功备用能力的前提下,于虚拟电厂侧实现无功辅助服务的交易决策优化,在配电网电压无功处于安全范围的前提下,确保配电网整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该交易机制可使虚拟电厂环境下的各发电商有效地参与到无功备用交易市场,并对无功备用的交易过程进行优化决策,以实现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8182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54198.9
申请日:2019-03-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仿真教学的插排,包括,衔接单元,包括第一电线,第一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主体单元,包括插排主体及其连接的第二电线,第二电线的末端连接有第一对接头;以及;接电单元,包括第三电线,第三电线的两端分别为连接有插头和第二对接头。本发明所述适用于仿真教学的插排的电线能够灵活地使用和切换长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或减小插排线的长短,且各单元之间接线方便、安全可靠,直接通过对接操作即可完成两路电线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52834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754662.1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金湖县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渗透率间歇式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的需求侧管理系统,该配电网包括间歇式新能源和负荷群,所述需求侧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控制架构,包括上层的需求侧决策系统,下层的负荷群控系统。本发明采用分层控制架构,将负荷划分为若干负荷群,设置决策系统和群控系统,简化了通信网络,增强了系统扩展性,一方面简化了上层决策系统的计算复杂度,提高响应速度;另一方面,下层群控系统可与具体负荷设备紧密联系,分析负荷特性,进行广义电池等效,可在控制的同时不破坏负荷使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536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48294.0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28
Abstract: 一种基于供蓄能力的配电网储能装置选址定容方法,包括:S1计算一配电网的储能系统的供蓄能力指标,用于量化分析储能系统消除或削弱外部输入功率或内部系统的吸收功率;S2计算基于供蓄能力指标的电网转供能力安全运行目标函数,用于衡量兼容储能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裕度,包括:基于供蓄能力的智能电网转供能力指标、模型;S3采用供蓄能力指标作为依据进行初始可行解筛选的依据并通过量化分析储能系统对网络安全与经济性的影响,计算储能装置的安装地点和容量配置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80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048291.7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DG协调控制系统,其根据主动配电网最优目标函数求解长时间尺度下各控制子区域的局部优化目标和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最优出力,在优化运行的基础上,根据子控制区域自治控制最优目标函数实现区域内部各DG的实时协调控制。本发明实现对接入主动配电网的分布式能源全局优化与局部自治相协调使得网络处于更加优化的运行状态,对分布式能源的利用也更多;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影响,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以及优化运行的鲁棒性,更利于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3826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047789.1
申请日:2013-02-06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机制的分层分布式配电网电压调控系统,包括:面向单条支路无功电压控制器、面向局部区域的协调电压控制器以及面向整个配电网的主动配电网电压管理子系统;主动配电网电压管理子系统根据配电网有功功率分布情况确定电压控制指标;电压越限后,由无功电压控制器对电压越限就地调节,若该调节失败,则在综合考虑电压波动和间歇式能源并网离网计划基础上调节协调电压控制器,由两者合作实现基于主动机制的电压越限恢复。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系统对应的调控方法。该系统及方法在满足配电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了对配电网的电压越限进行主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53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048295.5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馈线控制误差的协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用于主动配电网中并网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优化协调运行控制;该基于馈线控制误差的协调控制系统包括电网一次系统和协调控制系统,通过基于馈线控制误差的协调控制系统根据交换功率的目标值和实测值,以及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的目标值和实测值得出交换功率误差和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的运行误差,从而得出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在馈线控制误差协调控制下的功率控制值;进而对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进行闭环控制,从而提高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优化运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419408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457625.7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一种基于负荷监测仪的单相断线故障区域的判定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对所监测的10kV配电线路进行拓扑分析,得出每个负荷点的供电路径,再采集监测的10kV配电线路上的每个负荷点上装设的负荷监测仪的三相电压幅值和相角数据,计算每个负荷点的配变负序电压幅值,接着将每个负荷点的配变负序电压幅值与整定值进行比较,若大于等于整定值,则负荷点的供电路径经过故障点,将负荷点的供电路径列入故障点的可能区域;若小于整定值,则将负荷点的供电路径列入故障点的不可能区域,最后将可能区域与不可能区域作差集运算,判定出发生单相断线故障的最小发生区域。该方法能适用于单相不接地故障的情形,原理简单,可靠性高,实施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