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3869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506647.7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15/20
Abstract: 一种管内固相微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管内固相微萃取柱由石英毛细管和氧化石墨烯涂层组成,氧化石墨烯涂层是通过化学键合固定在石英毛细管内壁上。制备时,石英毛细管内壁依次用酸洗、碱洗、氮气吹干,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的甲苯溶液灌入毛细管内,两端密封置于水浴中进行反应,然后将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活化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灌入毛细管内,两端密封于水浴中进行反应,使氧化石墨烯键合到石英毛细管壁上,获得管内固相微萃取柱。本发明的管内固相微萃取柱制备方法简单、快速,石墨烯涂层化学、机械和热稳定好、萃取容量高,使用寿命长,在分析化学、环境分析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18252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07118.4
申请日:2013-07-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领域,涉及一种陶瓷基碳纳米管无机复合膜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碳纳米管为膜功能层、多孔陶瓷为基体,以高聚物为加固材料,采用涂覆-浸渍加固-高温碳化法,得到孔径可控、孔隙率为70-90%的陶瓷基碳纳米管无机复合膜。该陶瓷基碳纳米管无机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导电性能、高膜渗透性和选择性。本发明改善了传统膜制备过程中孔隙率的损失,增强了膜的机械性能,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316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03209.1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臭氧氧化催化剂的制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常温常压下,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粉体的钛铈催化剂。将四异丙醇钛、六水合硝酸铈、乙醇、高纯水和冰醋酸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形成凝胶,凝胶在一定温度下干燥形成干凝胶,干凝胶在高温条件下烧结后研磨制得粉体催化剂。该催化剂金属离子溶出率小,制备操作简单,在适当的煅烧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晶型结构。本发明在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中催化性能优越,当将钛铈复合催化剂用于臭氧催化降解酸性橙II时,其10min内脱色效果显著且反应2h后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166515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048031.0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定源尾气脱硝的催化剂制备领域,涉及采用蜂窝状金属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载体由附着氧化铝涂层的平板状和瓦楞状金属丝网相互交替堆积并固定成型,载体内部通道具有三维通透结构,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是通过分步负载的方法将活性组分V2O5、WO3和TiO2负载于催化剂载体表面制备的,V2O5、WO3和TiO2的质量之和为氧化铝涂层和V2O5-WO3-TiO2总重量的10%~70%,V元素的质量为V2O5、WO3和TiO2质量之和的0.2%~5.6%。本发明具有低温脱硝活性和低温抗硫抗水性能,当烟气温度为250℃、SO2浓度为600ppm、水分含量为10%时,催化剂脱硝效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61678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3698.7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直流电弧法制备碳化钛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领域。其特征是使用自动控制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设备,以块体金属钛原料作为阳极,石墨棒作为阴极,通入一定比例的含碳反应气体、惰性气体、活性气体的混合气氛,蒸发块体金属原料后获得碳化钛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可规模化该类纳米粉体材料,其粒度分布均匀且纯度高,可应用于电化学电极、耐磨涂层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003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010282.2
申请日:2009-01-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技术领域,涉及以多孔陶瓷膜为载体的光催化复合陶瓷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多孔陶瓷膜基体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得羟基磷灰石溶胶和银-二氧化钛复合溶胶,载体膜先后经过二次溶胶-凝胶浸渍、干燥、焙烧,得到孔径为100-1900nm、孔隙率为20-55%的载银二氧化钛/羟基磷灰石光催化复合陶瓷分离膜。本发明具有生物吸附性和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膜渗透性,提高了复合膜分离、光催化降解与灭菌性能,去污杀菌效果显著,减小了膜制备过程中孔隙率损失,制备应用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膜分离、光催化降解与灭菌三个单元一体化,减少了投资和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2336471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66008.9
申请日:2011-09-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电极-厌氧生物耦合处理含盐废水装置,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厌氧反应器,在其下部设有布水器,中部设置阳极与阴极并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外部设有保温层。水箱通过冷水泵与反应器底部相连。阳极与阴极同轴插入反应器有效高度的1/4处,它们的长度为整个反应器有效高度的50%,外加电压最优为1.2伏。本项技术在厌氧反应器中内置铁-碳电极用于处理高电导率的含盐废水,在电场及二价铁离子释放的耦合作用下,强化了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并延长了污泥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加快微生物代谢速率并提高生物量,有利于筛选出高效嗜盐微生物,用于处理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处理废水效果良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591064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12294.9
申请日:2009-06-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厌氧内置零价铁反应器,其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这种反应器在位于布水器和生物滤料层之间设置2~6个零价铁填充层,形成位于生物滤料层和零价铁填充层之间的悬浮污泥区和位于零价铁填充层和布水器之间的污泥膨胀区。悬浮污泥区经循环管道和循环泵连接到厌氧反应器下部的进水管道。厌氧反应器外部设置一套水力循环管路,提高了载体污泥层及悬浮污泥区内的水流速度,从而提高了厌氧菌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该反应器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好,可以限制底部污泥层的膨胀及上浮流失,并可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达到高的有机物去除率,同时实现污水的快速启动,后期实验表明可在43天实现化工含盐废水的成功启动,并在后续阶段保持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59106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12294.9
申请日:2009-06-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厌氧内置零价铁反应器,其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这种反应器在位于布水器和生物滤料层之间设置2~6个零价铁填充层,形成位于生物滤料层和零价铁填充层之间的悬浮污泥区和位于零价铁填充层和布水器之间的污泥膨胀区。悬浮污泥区经循环管道和循环泵连接到厌氧反应器下部的进水管道。厌氧反应器外部设置一套水力循环管路,提高了载体污泥层及悬浮污泥区内的水流速度,从而提高了厌氧菌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该反应器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好,可以限制底部污泥层的膨胀及上浮流失,并可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达到高的有机物去除率,同时实现污水的快速启动,后期实验表明可在43天实现化工含盐废水的成功启动,并在后续阶段保持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003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10282.2
申请日:2009-01-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技术领域,涉及以多孔陶瓷膜为载体的光催化复合陶瓷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多孔陶瓷膜基体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得羟基磷灰石溶胶和银-二氧化钛复合溶胶,载体膜先后经过二次溶胶-凝胶浸渍、干燥、焙烧,得到孔径为100-1900nm、孔隙率为20-55%的载银二氧化钛/羟基磷灰石光催化复合陶瓷分离膜。本发明具有生物吸附性和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膜渗透性,提高了复合膜分离、光催化降解与灭菌性能,去污杀菌效果显著,减小了膜制备过程中孔隙率损失,制备应用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膜分离、光催化降解与灭菌三个单元一体化,减少了投资和占地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