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61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84773.3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位器控制动态跟踪双向同步位移测量装置,属于土工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步进电机、电动滑台、激光位移传感器、分离式可旋转夹具、电动滑台台面、局部位移传感器及电位器控制结构、电动滑台底座。其中,步进电机连接轴与电动滑台传动轴首端相连;激光位移传感器与分离式可旋转夹具连接,二者行程组合体装配在电动滑台台面上端中心位置处;在电动滑台台面下端中心位置处装配局部位移传感器及电位器控制结构;电动滑台下端嵌入电动滑台底座并进行调平固定。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三轴试样不同局部测点的轴向‑径向位移的精准测量,可用于静力、动力试验,不受加载条件的约束;安装方法简单,操作简便,且测量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74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87687.2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河南黄河河务局信息中心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火箭锚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溃口快速封堵装置及方法,涉及水利工程堤防溃口封堵技术领域,包括溃口两侧的断堤头,两侧断堤头的外周围均设置有裹头结构,裹头结构包括第一道防护和第二道防护,第二道防护和固定结构相连接,固定结构设置在断堤头上;两侧裹头结构之间设置有进占合龙结构,进占合龙结构的两端和两侧裹头结构相接。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火箭锚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溃口快速封堵装置及方法,采用大型土工包稳定堤头,火箭锚和高分子土工合成材料快速堵口,最后采用待充水橡胶袋覆压,进一步提高了裹头的稳定性,具有封堵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3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11728.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堵口的圆槽型钢结构框架及其快速组合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堤防溃决堵复技术领域。包括圆槽型钢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圆槽型钢框架上的支撑结构,所述圆槽型钢框架开设有物料投放口。若干个所述圆槽型钢框架之间通过连接装置组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件、挡水板以及螺丝,所述挡水板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圆槽型钢框架组合,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挡水板之间设置有快速组合装置,所述螺丝通过所述定位孔将固定件与所述圆槽型钢框架进行连接。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以及组合方法,解决了小型堵口装置的稳定性差、难以面对大型堵口工作需求的问题,保证了结构的稳定,同时可以自行快速组装,使圆槽型钢框架自由组合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45980.5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土体内部变形监测传感器及形状传感方法,属于岩土体内部变形监测领域,目的是解决传统测斜仪只能监测一个方向变形且无法在变形较大情况下工作的问题。所述传感器包括基体、应变传感器、卡箍、保护管、连接件。将所述的传感器埋设与岩土体内部,通过应变传感器测量基体表面的应变,结合所述的形状传感算法,可以精准还原基体的三维变形,进而实现岩土体内部变形监测。本发明可以实现岩土体的大变形监测,且可以同时监测岩土体的内部沉降和水平位移,采用光纤测量基体应变时无需进行温度补偿,不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与大坝、边坡、基坑等岩土结构的内部变形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8729.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云理论的高土石坝静力参数快速反演识别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这种基于云理论的高土石坝静力参数快速反演方法,从高土石坝坝料之间的模糊关联入手,通过云理论建立了高土石坝变形与本构模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并且引入Jaya优化算法对构建的基础云代理模型内部控制参数进行了修正,最终利用工程实测的高土石坝变形数据反演了本构模型的参数。通过反演搜索识别出的本构参数具有极高精度,并且整个反演过程的运行时间较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减小98%以上,相比直接采用有限元进行反演减小99.9%以上。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当前反演方法耗时长的问题,在保证系统内不确定性的传递下,能够依据实测变形准确地识别本构模型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5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38797.X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一种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装置,包括壳体、光纤光栅、凸轮推杆机构、卡固机构、温度补偿器、同心滑轮、偏心轮、柱形底座、可变形基板等。测量探杆伸入壳体内与凸轮上侧相切,另一端可自由移动。凸轮一侧设有大型滑轮,滑轮上侧设置主动滑轮;主动滑轮与被动滑轮之间设传送皮带,被动滑轮镶嵌在卡固机构的直槽口里;卡固机构的直槽滑杆另一侧与偏心轮嵌固,偏心轮固定在底座上,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外侧连接有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置在传感基板上,传感基板上内置四个方向不同的光纤光栅。本发明利用光纤光栅进行位移测量,耐久性好不受电磁场干扰,配有温度补偿器,可从根本上排除温度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干扰,避免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与外界腐蚀性物质接触,能够适应恶劣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9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72984.5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机主余震序列的模拟及随机动力分析方法,属于地震的随机动力分析领域。关键内容包括基于Copula函数建立主余震参数相关性、基于随机物理模型产生地震序列,基于DPIM方法进行随机响应分析。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对余震在地震动时产生的影响的忽略,可以合理地从概率的角度建立主余震参数之间的随机关系,能够克服传统的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计算量大、效率低的局限,从而极大地缩短了运算时长,提高了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6479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7908.6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装置、监测装置和警报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设置在控制室内,用于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所述警报装置设置在控制内和边坡监测现场,用于边坡危险状态的警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外表监测机构和若干个埋入式监测机构,所述外表监测机构设置在边坡监测现场的固定地基上,若干个所述埋入式监测机构均匀通过预先钻孔的方式均匀的埋设在各级边坡结构中;所述警报装置、外表监测机构和若干个埋入式监测机构均电性连接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上。该系统能够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的精准监测,提高边坡监测的准确性,降低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8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82301.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量砂土三轴试样全局体变的方法,属于土工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砂土三轴试样动态全表面应变及其均匀性,该方法基于试验装置实现,试验装置包括三个高速工业相机、改造后三轴压力室、砂土三轴试样,通过3个高速工业相机全方位拍摄试样上印制的散斑来跟踪模拟试样的变形过程,而后利用先进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所拍摄的散斑图像进行分析,获取试样体全表面各局部的变形。本发明试验操作简单,后期图像处理成本低,分析结果有效性和可信度高,测量过程不会扰动试样,同时还可以进行径向应变等其他参数的分析;此方法为应变标准的选取提供准确可靠的方法和测量手段,能够推动土动力学和砂土液化研究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99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072984.5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机主余震序列的模拟及随机动力分析方法,属于地震的随机动力分析领域。关键内容包括基于Copula函数建立主余震参数相关性、基于随机物理模型产生地震序列,基于DPIM方法进行随机响应分析。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对余震在地震动时产生的影响的忽略,可以合理地从概率的角度建立主余震参数之间的随机关系,能够克服传统的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计算量大、效率低的局限,从而极大地缩短了运算时长,提高了计算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