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8160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082531.9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车辆轮载空间分布的桥梁影响面识别方法,包括:1)采用特定的加载路径用标定车辆对桥梁进行加载并采集响应数据;2)将桥梁二维位置进行编号并建立影响面识别的数学模型;3)利采用L2正则化方法对影响面辨识方程进行求解。本发明利用了通过特定路径过桥的加载车辆与其引起的桥梁响应的实测信息,通过桥梁二维位置编号和建立以此为基础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影响线识别的精度;同时本发明可以对传统方法无法识别的边界进行有效重构,具备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82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46200.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损伤模拟的斜拉桥健康监测基准模型,主要由纵梁、横梁、连接螺栓、纵梁腹板连接板、纵梁翼缘连接板、纵横梁腹板连接板、纵横梁翼缘连接板、索塔、边墩立柱、边墩横梁、高度可调节滑动支座、限位螺栓、钢轴、斜拉索、竖直拉索、索力调节螺栓组成。纵向加劲梁与索塔横梁与边墩横梁之间设置高度可调节的滑动支座;支座的上下两片垫板之间设置钢轴以及可以旋进旋出的限位螺栓;支座下垫板中设置高度调节螺旋;斜拉索与主梁连接位置处设置索力调节螺栓。本发明的模型可以模拟纵梁与横梁之间发生连接损伤,可以模拟斜拉索发生损伤的情况,可以模拟更换拉索施工的短暂状况,可以实现斜拉桥模型结构体系转换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6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844373.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宁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箱梁桥横向刚度测试评估方法,属于桥梁结构安全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挠度传感器基于加载车辆的加载过程采集测点的挠度值;基于测点的挠度值和加载车辆的信息矩阵得到每个测点的纵桥向挠度影响线;基于纵桥向挠度影响线采用插值方法拟合得到小箱梁桥横桥向挠度影响线;基于小箱梁桥横桥向挠度影响线进行刚度评估得到刚度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7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82010.X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索力监测数据的斜拉桥车致索力实时在线提取方法,步骤如下:建立运营索力分布的核密度估计模型;基于运营索力分布特性的静载索力提取;基于移动窗口分析的静载索力实时在线更新;建立静载索力响应的时域平滑模型进而提取车致索力。本发明中通过建立运营索力分布的核密度估计模型可以实现在索力分布先验信息未知时的准确拟合,并基于其分布特性提取静载索力;移动窗口分析模型可以有效保证索力分布核密度估计模型足够的样本容量以及静载索力的实时在线更新;索力响应的时域平滑模型可以有效消除噪声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得到静载索力时变趋势项,进而实现车致索力的实时在线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60025.9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斜拉桥群索索力异常识别定位方法,步骤如下:(1)建立群索索力异常敏感特征指标;(2)建立基于k‑NN规则的斜拉索索力状态在线全局无监督评估模型;(3)构造斜拉索索力异常隔离和定位指标。本发明建立的群索索力异常评估指标有效反映了群索索力的分布特性;基于k‑NN规则的拉索索力状态在线评估模型有效消除了桥梁运营条件复杂外界因素对评估模型判别的干扰,进而构造预警指标并确定合理阈值,实现群索索力的在线状态评估和异常预警;通过构造并计算斜拉索异常隔离指标,可实现斜拉索的在线异常定位。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的斜拉桥索力状态评估和异常定位,在斜拉桥性能评估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74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13302.3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K9/6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动态称重数据的车致桥梁疲劳损伤分析方法,步骤如下:(1)疲劳应变影响线反演;(2)各车道随机车流荷载模拟;(3)应变影响线虚拟加载;(4)疲劳损伤不确定性评估。相比与现有的通用疲劳车模型,通过分析车辆实测数据并考虑区分交通不同运行状态,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桥梁真实运营状况下的车辆荷载特征,同时还可以考虑交通增长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实测应变数据反演得到的应变影响线进行疲劳加载,可以获得比有限元模型更加符合结构实际受力情况的疲劳应变响应。由此分析的结构疲劳损伤分析结果和预测的剩余寿命更加合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8339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10980.3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安全性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归一化车辆轴重时程监测的桥梁损伤定位方法。方法包括:(1)在运营状态下采集多个轴距相同的双轴车辆单独行驶过桥梁时的桥梁支座处转角响应数据及车辆轴距和车速信息;(2)运用最小二乘QR分解递推算法根据实测转角响应和标定影响线计算平均归一化轴重时程;(3)根据车辆前轴经过损伤时造成的轴重时程的突变进行损伤定位。本发明利用运营状态下多个轴距相同的随机双轴车辆计算平均归一化轴重时程来进行桥梁损伤定位,方法鲁棒性和损伤定位精度较高。同时不需要中断交通,可用于对桥梁结构的长期健康监测,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84620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603539.4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迭代法的准静态桥梁影响线识别方法,步骤如下:(1)建立影响线的数学模型;(2)利用吉洪诺夫正则化法优化影响线识别方程。(3)采用LSQR方法对影响线进行识别。本发明利用了匀速过桥的加载车辆与其引起的桥梁响应的实测信息,利用LSQR法求解影响线识别方程,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影响线识别的效率。同时该方法具备更强的适用性,针对多种不同的测试情况进行识别,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因而具备后续工程应用的良好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81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82531.9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车辆轮载空间分布的桥梁影响面识别方法,包括:1)采用特定的加载路径用标定车辆对桥梁进行加载并采集响应数据;2)将桥梁二维位置进行编号并建立影响面识别的数学模型;3)利采用L2正则化方法对影响面辨识方程进行求解。本发明利用了通过特定路径过桥的加载车辆与其引起的桥梁响应的实测信息,通过桥梁二维位置编号和建立以此为基础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影响线识别的精度;同时本发明可以对传统方法无法识别的边界进行有效重构,具备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91030.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应力时程重构的高铁桥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步骤如下:获取高铁桥梁关键测点位置的应变监测数据,并识别该测点的各车道应力影响线;获得不同工况下虚拟加载和重构参数的概率分布特征,并抽样求解桥梁动应力时程;结合长期监测数据获得各参数时变趋势,并计算疲劳可靠度的时变曲线从而实现疲劳寿命预测。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高速列车激励的桥梁动力效应,在任意工况下均能够保持较高的疲劳分析精度,可以实现复杂工况下高铁桥梁疲劳寿命的可靠预测,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