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8790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408588.7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8/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异构网络下嵌入式设备固件更新方法,在客户端软件刺激下,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会产生JSON路由信息数据,第N层设备路由信息通过总线上传至第N‑1层,第N‑1层设备完整接收后,添加自身属性及其与第N层的链路关系再向第N‑2层传递,最终汇总到第一层设备,由其传送至远程主机进行解析,固件更新时,依据用户选择的目标设备,远程主机会生成目标路由并随程序文件一起下发,各层设备解析路由后进行转发,最终将程序文件下发至目标设备。本发明利用JSON描述设备路由,结合IAP技术,远程主机可更新多层异构网络下任意设备固件,大大减轻了工程维护成本,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拓扑复杂的各种工业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488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0777.X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S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巷道网络与定位基站拓扑结构的井下定位纠偏方法,主要由拓扑网络构建、巷道精确定位和纠偏解算三个部分组成,包括以下步骤:第1步骤、构建拓扑结构:首先构建出巷道网络与定位基站的联合拓扑结构;第2步骤、巷道精确定位:然后利用井下人员/车辆的测距信息,根据拓扑网络定位出人员/车辆的实际所在巷道;第3步骤、纠偏解算:最后通过纠偏计算模型解算出人员/车辆的纠偏坐标,将人员/车辆的井下测量位置实时映射到巷道中线,便于在精确定位系统中对于人员/车辆实时工作位置的监控。该基于巷道网络与定位基站拓扑结构的井下定位纠偏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人员/车辆的实时精确定位,提升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456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049753.0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配置参数的静态链接库文件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基于C/S架构的客户机以及服务器端的服务器实施,其中服务器端的服务器采用支持多用户端并发访问的Http方式对外开放接口,用户通过客户机与服务器端的服务器信息交互,通过上传包括用户标识、参数配置等信息,在服务器端的服务器生成相应定制的lib文件供用户下载到客户机上进行本地项目编译。本发明将所有需要保密的核心源代码均保存于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保存的源代码包生成用户所需要的定制的lib文件,既能有效适应用户复杂多变的使用场景,又能有效保证核心源代码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8790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08588.7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8/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异构网络下嵌入式设备固件更新方法,在客户端软件刺激下,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会产生JSON路由信息数据,第N层设备路由信息通过总线上传至第N-1层,第N-1层设备完整接收后,添加自身属性及其与第N层的链路关系再向第N-2层传递,最终汇总到第一层设备,由其传送至远程主机进行解析,固件更新时,依据用户选择的目标设备,远程主机会生成目标路由并随程序文件一起下发,各层设备解析路由后进行转发,最终将程序文件下发至目标设备。本发明利用JSON描述设备路由,结合IAP技术,远程主机可更新多层异构网络下任意设备固件,大大减轻了工程维护成本,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拓扑复杂的各种工业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4404.4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 , H04L67/1008 , H04L67/101 , H04L41/0894 , H04L41/0823 , H04L6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建立云边协同架构,边缘节点采集数据,选择对应的数据压缩策略对数据进行压缩;生成边‑云协同上传数据流;协同控制层基于实时监测到的云‑边节点状态、任务特性及网络状况,执行自适应负载均衡,实现云‑边之间的任务分配与调度;云端接收边缘节点传输的数据流,依据元数据信息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和处理,完成任务并反馈执行结果;利用系统状态监测信息,构建节点性能预测模型,依据预测结果对任务分配策略、资源分配与数据压缩策略进行实时调整,实现云‑边协同优化。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传输、灵活的任务调度和自适应的资源管理,全面提升系统在复杂多变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312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35826.1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机交互界面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人机交互界面的运行规则;S2、生成图元标识,以形成静态界面;S3、构建数据中心:将步骤S2中图元所涉及数据源的本体存储,并与数据驱动进行交互;S4、根据步骤S3中每个数据源实时值的变化情况,定位数据源动画所对应的图元,以形成动态界面;S5、通过步骤S4所形成的动态界面反馈控制请求。本发明通过优化人机交互界面的生产过程,能够精简和优化图元的解析和运行环节,能够降低B/S架构体系下HMI的运行需求,以适应低性能的煤矿本安型设备;在实际使用中,无需更换更高性能的设备,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52434.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8B21/10 , G06Q10/0635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火灾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及其密闭采空区灾害监测、防控方法。监测方法:对氧化升温带进行网格加密划分;获取监测子系统的高温火源点判断结果并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区分加密网格间的位置,计算各监测子系统判定结果的权重;融合各监测子系统判定结果,得到火灾风险等级判定结果。防治方法:建立密闭采空区数值模型并模拟分析不同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对比不同防治方法的耗时以及运行成本;根据火灾风险等级判定结果,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进行火灾治理。本申请通过智能监控处理模块实现上述方法并与现有的监测系统、防治装置进行联动,实现了对密闭采空区的全面监测和有效防治,提高了矿山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21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88053.6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物联网数据可视化协同交互处理系统,包括:构建以边缘为核心的“云、管、边、端”四层架构;“云”是指以智能矿山基础信息平台为中台底座,在云上部署有多种微服务,云上具备HMI动态组态模块,用以形成HMI可视化规则;“管”是指网络管理,是边和云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边”是指位于井下的边缘设备,是在靠近端侧设备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提供边缘智能服务,通过网络将微服务和HMI可视化规则输入至边缘设备;“端”是指数据感知和执行的井下传感设备,实现对井下运行环境、设备状态、人员以及移动车辆位置信息的感知;其中,边缘设备包括边缘计算模块和HMI动态解析模块;本发明能够满足井下对数据处理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08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41076.8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系统的控制反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控制反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Web端调用服务器端的控制接口,服务器端生成相应的控制事务标识并返回给Web端;S2、Web端根据控制事务标识在控制记录缓存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控制记录,若是,则Web端根据查询到的控制记录控制服务器端执行控制事项;若否,则Web端反馈控制失败。本发明不仅可以在各个环节上提升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如果出现问题,还可以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536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029864.9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征巷道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矿井的最大阻力路线;标记特征巷道;进行特征巷道的阻力测定;进行通风设施的阻力测定;计算所需测定巷道的阻力。该基于特征巷道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能够明显减少阻力测定工作中待测巷道的数量,同时依然可以保证阻力测定结果的完整性,所述方法在进行大型矿井的通风阻力测定时优势更加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