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墙体连接件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69646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449035.9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墙体连接件,包括连接棒和封套;连接棒的截面为圆形结构,连接棒侧壁设有等距离的螺纹;封套套在连接棒中段的外面;连接棒的外表面还涂覆有耐高温层。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保温材料两侧混凝土板之间的拉、压和剪切等受力变形的拉结装置,纤维增强树脂连接棒外表面上涂覆的有耐高温层具有耐高温、阻燃的效果,使用寿命长。

    套筒浆锚连接件抗震性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575284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204455.5

    申请日:2015-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筒浆锚连接件抗震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计算机、激振器、振动台、套筒、连接底座和质量球,所述套筒内设有钢筋,钢筋与套筒灌浆连接,套筒上端与质量球连接,套筒下端通过连接底座固定在振动台上,所述套筒通过钢筋固定在连接底座上,所述计算机用来控制地震波大小并发出和接收信号给激振器,所述质量球圆形实心,质量均匀,振动时不会产生偏心破坏,所述振动台提供的振动频率最大为50Hz,本实用新型利用小的振动台实现大的抗震能力检验,质量球提供振动力,可拆卸使用,快速批量检测浆锚连接材料在地震作用下是否有损伤。

    一种预制墙体竖向连接件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11364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532018.6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竖向连接件,包括楼板,楼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部墙体,下部墙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墙体,下部墙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钢筋,上部墙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灌浆槽,钢筋顶部贯穿且延伸至灌浆槽顶部,上部墙体靠近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块,钢筋位于混凝土块内部位置套设且螺纹连接有螺母,钢筋顶部且位于螺母的下方套设有垫片,灌浆槽靠近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浆孔,上部墙体靠近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浆孔,注浆孔位于上部墙体内部的一端与灌浆槽连通,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连接件技术领域。该预制墙体竖向连接件,达到了提高结构稳定性,施工高效方便,提高灌浆密实度,从而增加连接件的连接强度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带拉杆的后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633325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449103.1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拉杆的后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结构。该带拉杆的后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结构,预应力钢筋的下端通过圆环与矩形长条钢管焊接,且圆环位于矩形长条钢管的内部与矩形长条钢管焊接;多根预应力钢筋的下端沿着一根矩形长条钢管的长度方向排列并焊接在矩形长条钢管的上面;矩形长条钢管的下面设有垫板;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成后,经过张拉的预应力钢筋的上端采用张拉端锚具来固定预应力钢筋;拉杆的一端与地面所设孔道连接,拉杆的另一端设在与地下连续墙墙体上的拉杆固定锚具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基坑开挖的工程中可以减小墙体的水平位移,增大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并且同时兼顾了施工成本与支护结构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GRC复合保温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469519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449343.1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RC复合保温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GRC复合保温外墙板,主体结构包括由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的上梁、底梁以及两侧的边柱;GRC复合保温外墙板的四周预埋有固定件,GRC复合保温外墙板的四周通过预埋的固定件分别与上梁、底梁以及两侧的边柱固定连接,且GRC复合保温外墙板的四周与上梁、底梁以及两侧的边柱的缝隙处用硅酮结构密封胶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采用以直接固定为主,辅于硅酮结构密封胶弹性连接的方式,相比湿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具有更低的刚度,还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在地震中更有效的保护GRC复合保温墙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约束浆锚钢筋搭接连接件的制备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509438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929917.5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约束浆锚钢筋搭接连接件的制备模具,包括框体和压实板,所述压实板位于框体的上端位置处,所述框体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底板,所述压实板前后两侧中间处均固定安装有空心块;所述压实板内部中间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嵌板,所述活动嵌板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嵌入卡板,所述空心块内部开设有嵌入空心槽,所述空心块外部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螺纹杆,所述嵌入卡板内部开设有与转动螺纹杆相对应的纹印,所述框体内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边侧滑板,该制备模具不仅便于外部人员对整个混凝土件进行提取,从而达到较好的取料效果,同时也能够带动抵触面板对外部的连接件进行夹紧固定,从而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

    一种钢筋搭接用浆锚连接件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243379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1126761.6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筋搭接用浆锚连接件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底端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设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上端设有振动盘,且振动盘底端固定安装有振动器和振动感应器,所述振动盘上端设有浆锚连接件,且浆锚连接件贯穿振动盘,所述安装架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浆锚连接件插于安装架的升降筒内,以在限定浆锚连接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其两端固定于两个固定环套上,便于快速便捷将浆锚连接件安装于测试装置上,再调整升降筒下降使其和浆锚连接件分离,启动液压缸和振动器,使推拉板移动以使两个固定环套产生对浆锚连接件两端朝相离端的拉力,根据振动感应器的感应作用了解不同振动条件下抗拉效果。

    一种新型预制夹心保温墙体复合连接件

    公开(公告)号:CN209011302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536533.1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夹心保温墙体复合连接件,一种新型预制夹心保温墙体复合连接件,设置于内叶混凝土墙板、保温板和外叶混凝土墙体之中,所述复合连接件包括钢质连接件和纤维增强塑料套筒,所述钢质连接件包括上、中、下三段,所述上段和下段分别位于外叶混凝土墙体和内叶混凝土墙板内,所述钢质连接件上段为圆弧形连接,所述钢质连接件下段为曲线形状,所述纤维增强塑料套筒紧密套置在钢质连接件中段,所述纤维增强塑料套筒的长度与保温板的厚度相等,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该种新型预制夹心保温墙体复合连接件及其连接方法,轻质高强、导热系数低、抗剪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施工简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梁柱的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07469451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449016.6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框架梁柱的连接节点,包括与钢框架柱焊接的悬臂梁段、钢框架梁和H型连接板,H型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缝,且H型连接板的两端以及悬臂梁段和钢框架梁的连接端均设有齿型预留孔;悬臂梁段连接端的腹板插入H型连接板一端的连接缝中,且H型连接板一端的齿型预留孔与悬臂梁段的齿型预留孔重叠对齐,采用齿型螺栓插入齿型预留孔实现悬臂梁段与H型连接板一端的连接;钢框架梁连接端的腹板插入H型连接板另一端的连接缝中,且H型连接板另一端的齿型预留孔与钢框架梁的齿型预留孔重叠对齐,采用齿型螺栓插入齿型预留孔实现钢框架梁与H型连接板另一端的连接。

    一种铝基非晶薄带收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019373U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20463222.0

    申请日:2018-04-03

    Inventor: 刘旋 陈旭东 曹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基非晶薄带收卷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支撑操作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操作台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表面除杂装置,所述支撑操作台顶部且位于表面除杂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表面吹干装置,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且位于支撑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卷固定架,所述收卷固定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收卷滚轮,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基非晶技术领域。该铝基非晶薄带收卷装置,达到了薄带收卷开始阶段便于固定收卷,保证薄带收卷传输过程中不出现偏移褶皱现象,保证薄带表面的光滑度,不被划伤,从而提高光洁度和磁性能,减少材料浪费,保证铝基非晶薄带表面的干燥度,预防液体对铝基非晶薄带腐蚀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