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4643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78196.8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 C02F1/32 , C02F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4 , B01J35/02 , C02F1/32 , C02F2101/3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全天使用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合成与应用领域。本发明以g‑C3N4为基体,由氧化镍纳米颗粒改性复合之后,表面增强修饰有荧光催化物质,最终形成一种可全天使用的光催化剂,具有三维球体鲜花状的形貌特征。本发明通过构造g‑C3N4和氧化镍两种异质结间的P‑N结构增强了g‑C3N4/氧化镍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并通过表面修饰的荧光催化物质使得光催化反应在无光照条件下继续进行,能够实现全天候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质,提高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7299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191302.8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 C04B24/14 , C04B24/12 , C04B24/16 , C04B22/08 , C04B103/30 , C04B103/48 , C04B103/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稳泡、低敏感混凝土引气剂及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外加剂制备技术领域,其原料组分及组分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双子型表面活性剂20~40%,粘度调节剂2~4%,泡沫稳定剂2~8%,增效剂1~3%,水45~75%;本发明的高稳泡、低敏感混凝土引气剂以不对称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和多种功能组分协同作用,起泡和稳泡能力显著提升,相比于常规引气剂具有掺量低、稳泡性高、对硬水适应性高等优点,可以满足高寒低气压等严酷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0986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84595.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处理洗砂废水有机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制砂行业洗砂废水的高效絮凝,所述复配絮凝剂由不同规格聚丙烯酰胺聚合物、胺化试剂、醛类试剂、调和缓冲试剂,通过低温曼尼希反应高效合成。所述合成的有机絮凝剂在砂石废水中适应性强(能够处理不同细度砂石废水)、沉降速度快、水中絮凝剂残留物少、抗盐能力强、形成的污泥含水率低等特点,并且用本絮凝剂洗出的砂石表面有机残留少,能够有效降低聚合物对砂石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能够减少实际工程应用中外加剂的用量降低成本,并且合成反应操作简单,低温反应且无废水废气产生,能够有效降低生产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04643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811178196.8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 C02F1/3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全天使用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合成与应用领域。本发明以g‑C3N4为基体,由氧化镍纳米颗粒改性复合之后,表面增强修饰有荧光催化物质,最终形成一种可全天使用的光催化剂,具有三维球体鲜花状的形貌特征。本发明通过构造g‑C3N4和氧化镍两种异质结间的P‑N结构增强了g‑C3N4/氧化镍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并通过表面修饰的荧光催化物质使得光催化反应在无光照条件下继续进行,能够实现全天候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质,提高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310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91276.9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4B24/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引气剂抗碳吸附牺牲剂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按质量份计,将10份木质素和80~100份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充分溶解,并加入3~5份催化剂,然后将反应器放入到微波消解仪中,设定温度120~150℃,反应时间15~30min,冷却后过滤,得到滤液待用;(2)向滤液中缓慢滴加40~80份羧酸化试剂,加入NaOH调节pH为7~8,保持温度80~100℃,搅拌速率40~60r/min,反应时间2~3h;(3)缓慢滴加40~60份醇胺,控制温度90~100℃,搅拌速率60~80r/min,反应时间2~3h;(4)加入10~15份NaOH,保温60~80℃,搅拌速率60~80r/min,反应1~2h,将所得产物调整至固含量35±2%,即得抗碳吸附牺牲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