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96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59853.8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力补偿的高韧性沥青路面及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改进沥青路面高韧性结构层来提升抗疲劳层的弯拉强度与疲劳次数,技术方案为:其结构包括地基以及道路路基,道路路基顶部铺筑有第一层沥青砂层,第一层沥青砂层上铺筑有格栅层,格栅层上铺筑有第二层沥青砂层,第二层沥青砂层上铺筑有沥青结构组合层。该方法具体如下:S1、道路路基施工完毕后,在道路路基顶部撒布最大粒径9.5mm的单粒径碎石;S2、撒布乳化沥青进行封闭;S3、在道路路基顶部与第一层沥青砂层之间设置同步碎石封层,并铺筑第一层沥青砂层并碾压;S4、喷洒热沥青并铺设格栅层;S5、铺设第二层沥青砂层并碾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74756.X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路面结构包括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乳化沥青粘层、骨架嵌挤型沥青碎石下面层及上面层,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乳化沥青粘层、骨架嵌挤型沥青碎石下面层及上面层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地基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沥青路面结构具有运料简单、工程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耐高温和抗车辙能力强等特点,实现了低交通量道路快速铺设及耐久使用的目标,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68186.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希忠 , 韦金城 , 刘乐民 , 张晓萌 , 商淑杰 , 吴文娟 , 徐长靖 , 胡家波 , 梁泽东 , 夏雨 , 杜云峰 , 刘姗 , 冯俊丰 , 陈婷婷 , 闫翔鹏 , 杨永富 , 张宸 , 季正军 , 李作钰 , 符东绪 , 张正超 , 韩烨 , 狄恩州 , 芮照成 , 王绪丰 , 李广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01C7/18 , E01C7/32 , E01C3/02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涉及道路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设计年限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交通参数,利用当量损伤法计算半刚性基层和沥青层的累计当量轴次,确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初始设计方案,并逐个分析期利用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减模型计算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累积损伤和模量衰减值,基于弹性层状理论获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路面结构响应,利用疲劳预估模型计算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和沥青层累积疲劳损伤,更新调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案,直至遍历所有分析期,确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最优设计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减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沥青路面的长久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9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27884.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E01C23/01 , G06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轴载谱和温度场的路面永久变形预估系统及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本发明系统中交通动态称重装置、路面结构温度场测量装置和路面数据处理装置所测量的实时轴载谱数据和温度场数据,利用弹性层状理论体系计算各分析周期内各轴型在各轴载区间作用于各路面结构分层的力学响应量,再基于沥青层永久变形预估模型确定各分析周期内各轴载在不同轴载区间作用于路面结构各分层的塑性压应变,结合路面结构各分层的厚度,得到各分析周期内沥青路面永久变形情况,确定总分析周期内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发展趋势。本发明实现了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发展趋势的精确预测,为指导路面结构的科学养护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20218.9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废‑水泥复合固化剂及其固化粉土的方法,方法包括:对固废进行研磨,过筛,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和水泥混合均匀,得到固废‑水泥复合固化剂;将固废‑水泥复合固化剂与天然粉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搅拌料;将搅拌料压实成型,得到预压料;对预压料进行养护,得到固化粉土。本申请提供的固废‑水泥复合固化剂的原料易得,对粉土进行固化的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实施,解决了天然粉土路基填筑中的压实困难、路用耐久性能差等工程问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及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2556.X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C04B28/04 , C04B24/3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粉‑水泥复合固化剂及其固化粉土的方法,沥青粉‑水泥复合固化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得到:沥青粉10~60份,水泥40~90份;然后将沥青粉‑水泥复合固化剂与粉土进行混匀后,加入水,并利用沥青粉填充粉土颗粒之间的孔隙、水泥水化反应生成胶凝物质的特性,共同实现对粉土的固化,提高固化后粉土的强度,以满足路基填筑的施工要求。本发明提供的沥青粉‑水泥复合固化剂的原料易得,且对粉土进行固化的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实施,解决天然粉土路基填筑中的压实困难、路用耐久性能差等工程问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及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66085.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半岛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沥青路面弯曲劲度模量预测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用于预测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弯曲劲度模量,包括测试不同试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沥青混合料的弯曲劲度模量,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建立出弯曲劲度模量主曲线;确定沥青面层各结构层的等效温度作为设计温度和设计车速下车辆荷载对沥青路面目标结构层的加载频率,确定不同温度、不同加载频率下沥青混合料弯曲劲度模量的计算模型,向计算模型中输入数值进行计算,得到结构层材料的室内空隙率模量,通过结构层材料室内空隙率模量向预测模量调整,完成沥青路面弯曲劲度模量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对沥青混合料弯曲劲度模量的精准预估,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材料模量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7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10507679.8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济南绕城西线公路有限公司
IPC: E01C3/00 , E01C3/06 , C04B28/26 , C04B111/00 , C04B111/27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408179.0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长寿命沥青道路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修筑路基;(2)铺筑水泥改善土;(3)撒布、碾压单层大粒径碎石;(4)喷洒乳化沥青;(5)喷洒热沥青;(6)铺筑沥青混合料层。该施工方法改变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受力损伤模式,设计使用寿命可达35年以上。寿命周期内无需结构性的大修重建,仅需对表面磨耗层进行修复,以满足功能性需求。大大缓解因路面维修和重建造成的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972349.1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中铁建(山东)高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台阶式透水性建筑垃圾的边坡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道路施工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利用建筑垃圾避免雨水冲刷导致的土质边坡破坏和失稳,技术方案为:包括边坡坡面,边坡坡面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式凹槽,台阶式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侧面铺设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上侧面铺筑建筑垃圾透水层,建筑垃圾透水层上侧面铺筑回填土植被层;边坡坡面上设置有坡面排水系统;建筑垃圾透水层包括一层下透水结构层,下透水结构层位于防水土工布上侧面且下透水结构层上侧面铺筑有若干层上透水结构层,上透水结构层采用破碎混凝土‑破碎砖块建筑垃圾混合料,下透水结构层采用单一破碎混凝土块建筑垃圾粒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