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暂态事件监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8299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986460.X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质量暂态事件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获取并缓存当前监测周期内被监测的交流电的电信号采样数据。读取预先缓存的在当前监测周期的起始时刻前设定期间内获取的被监测的交流电的电信号采样数据;设定期间为被监测的交流电的电信号的周期的二分之一与当前监测周期的差值。依据当前监测周期内被监测的交流电的电信号采样数据,以及预先缓存的在当前监测周期的起始时刻前设定期间内获取的被监测的交流电的电信号采样数据,确定被监测的交流电的半波有效值。若半波有效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判定被监测的交流电发生电能质量暂态事件。基于此防止遗漏监测暂态事件,提高监测电能质量暂态事件的准确性。

    电网EMS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5031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188275.6

    申请日:2017-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EMS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在EMS旧系统的前置交换机上选择一端口设置成镜像端口,将EMS旧系统的各个前置机的配置端口镜像到镜像端口上,通过镜像端口获取前置机的源端口的所有网络报文;在EMS新系统中选择一前置机设置为网络侦听服务器,选择一镜像网卡设置成混杂监听模式,建立与镜像端口之间的网络连接;部署网络侦听管理进程;配置网络侦听通道和侦听规约插件;从镜像网卡上采集EMS旧系统的网络报文,利用侦听规约插件对所述网络报文进行处理。本发明技术对原有的EMS旧系统和采集子站设备没有任何影响,极大地加快EMS新系统数据的采集工程化进度,缩短了EMS新系统工程化进度。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099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72170.7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本地超参数,以及预设时段内的各电力设备负荷数据;基于对应电力设备负荷数据的身份信息,将各电力设备负荷数据分类为若干个负荷数据集;开启预设数量的线程,并基于各线程分别读取相应的负荷数据集;基于预先搭建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各线程分别处理相应的负荷数据集和本地超参数,得到电力负荷预测数据。本申请能够通过使用本地超参数,结合预先搭建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以及使用多线程进行负荷预测,降低了训练次数,减少了负荷预测耗时,进而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效率。

    无源保护装置及其监控模块与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390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74583.0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源保护装置及其监控模块与监控方法,监控模块包括:连接线路、直流偏置电压处理模块及全波整流处理模块;连接线路第一端输入交流电流;连接线路第二端分别连接直流偏置电压处理模块及全波整流处理模块;直流偏置电压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无源保护装置的单极性模数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全波整流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单极性模数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一方面以交流方式进行采集,另一方面以直流方式进行采集,而且与传统装置相比无须改进或变换传统的模数转换模块,且不影响保护动作速度,能可靠防止保护误动,在不降低装置速动性的前提下采用低成本方案解决了使用单极性AD的无源保护装置存在线路低负载情况下误动的缺陷。

    无源保护装置及其监视模块与监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3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72607.9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源保护装置及其监视模块与监视方法,一种无源保护装置的监视模块,其包括:并接线路、电阻、信号线路、接地线路及两个二极管;所述并接线路、所述电阻、两个所述二极管及所述接地线路顺序串联设置,所述电阻的第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并接线路连接无源保护装置的电源电压;所述电阻的第二端还用于通过所述信号线路连接无源保护装置的单极性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上述无源保护装置的监视模块,应用于无源保护装置,通过监视装置模数转换的参考电压,有效防止电源波动时保护装置误动的情况;且几乎不增加硬件成本,亦不影响保护动作速度,而且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能可靠防止保护误动。

    低压配电网低电压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9697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999782.7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网低电压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低电压治理装置包括控制系统,设于配电网线路中后段且与负载并联设置,控制系统用于检测配电网线路的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并根据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判断配电网线路是否满足预设的低电压补偿条件,若判定配电网线路满足预设的低电压补偿条件,则控制系统向外界发送低电压补偿指令;以及有源补偿单元,设于配电网线路中后段且与负载并联设置,有源补偿单元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用于接收低电压补偿指令并根据低电压补偿指令补偿配电网线路的电压降。上述低电压治理装置能够就近化快速治理配电网线路中后段的低电压问题,从而保证配电网的运行安全。

    电压暂降免疫度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54281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17663.5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压暂降免疫度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一种电压暂降免疫度测试方法,可在最大容忍持续时间较短的残余电压区域内分别获取每个残余电压对应的最大容忍持续时间,并能够避免电压容忍度曲线可能存在的“非单调”特性对测试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待测设备故障停机一次即可确定相应的残余电压下待测设备的最大可容忍时间,减少了测试过程中的测试点,缩减了测试周期,并降低了待测设备的损坏程度,进而能够在提高电压暂降免疫度测试的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兼顾了高测试效率和准确的测试结果。

    优质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12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61646.5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质供电系统。优质供电系统包括开关模块、储能模块以及光伏模块。开关模块用于串接电网及负载,并用于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断开电网与负载之间的连接。储能模块用于与负载连接,并用于通过开关模块与电网连接。储能模块用于在电网发生故障时为负载供电。光伏模块与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在电网正常时为储能模块供电。优质供电系统由电网供电以及储能模块供电切换,避免了负载因电网侧的故障受到影响,保证了负载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暂降治理装置存在电能损失大的问题。再者,优质供电系统还设置了光伏模块,光伏模块可以为储能模块供电,确保储能模块的能量充足。

    直流电压暂降补偿装置和直流电压暂降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153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89443.2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电压暂降补偿装置、控制器、直流电压暂降补偿方法。其中,直流电压暂降补偿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电感和超级电容器组和控制器,第一开关管与第一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并联连接,第二开关管与第二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并联连接,该超级电容器组作为储能单元,该电感、该第一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和该第二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组成双向DC/DC拓扑电路进行充放电,实现能量双向流动。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直流电压暂降补偿装置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成本低。

    直流电压暂降补偿器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61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88340.4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电压暂降补偿器,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电感和超级电容器组、控制器,该超级电容器组作为储能单元,该电感、该第一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和该第二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组成双向DC/DC拓扑电路进行充放电,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在检测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发生暂降时,采用给出的公式得到第一驱动信号并输出至第一开关管,控制第一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使得超级电容器组供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压暂降补偿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