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14289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6621.5

    申请日:2011-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47 H01M2/1252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其可以切实地防止水从外部的侵入,同时一旦由电池产生气体,就将气体安全地排放到外部。该电池组具有: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多个单电池,与单电池邻接、且使由该单电池产生的气体通过的排气路径部,收纳着多个单电池和排气路径部的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上、且将通过排气路径部的气体排放到外部的气体排出管道(42);其中,气体排出管道在出口(44)或者排出路径的途中配置有由防水构件构成的盖部(51),并借助于该盖部而进行密闭;还进一步具有开通构件(61),其打开盖部使气体排出管道开通;开通构件借助于由单电池产生的气体而进行工作。

    电池模块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1428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6358.X

    申请日:2011-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可以防止起因于内部的电流输出线的噪声对信号线产生影响。该电池模块具有多个单电池(100)、将多个单电池的电极端子彼此之间进行电连接的电流导通构件(34)以及用于测量多个单电池的容量的信号线(50);其中,电流导通构件具有:包括流过的电流的方向相互相反但大致平行地配置的2个构件的平行部、以及在该平行部的一个端部将该2个构件彼此之间进行电连接的连结部;信号线距离所述2个构件各自大致等距离地配置,而且与该2个构件大致平行且延伸至连结部跟前。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56717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80003916.7

    申请日:2011-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4 H01M2/1016 H01M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块(100),其是多个单元电池排列并收纳于壳体(10)内的电池模块(100),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0)的第1侧面(11),以规定的间隔并列配设有与多个单元电池的各电极连接的正极外部端子(20)以及负极外部端子(21);在与壳体(10)的第1侧面(11)邻接的第2侧面(12),以与规定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形成有一对沟部(30、31),L字型的电极片(50)的第1片(51)可以选择性地与正极外部端子(20)或负极外部端子(21)安装在一起,电极片(50)的第2片(52)可以选择性地与一对沟部(30、31)的任一方安装在一起。

    电池模块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83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80003192.6

    申请日:2011-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单体电池、以及对单体电池(100)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部(25,26,27,28)的电池模块(300),该电池模块通过使多个单体电池(100)并联连接来形成组合电池(200),并使多个组合电池(200)串联连接而构成。通过将温度调节部配置在对每个组合电池的至少一个单体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的位置,能够使串联的单体电池中至少一个单体电池开始放电,从而既能够省电,又能够实现车辆等发动时所需电流的早期放电。

    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7512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80002980.9

    申请日:2010-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H01M2/105 H01M2/204

    Abstract: 在组电池(2)中,电池(3)的用于密封电池壳体(10)的开口部的封口板(13)相互向相同的方向配置。电池(3)的第1极的端子(10)分别与封口板(13)侧所配设的第1极的连接板(33)连接,电池(3)的第2极的端子(13)分别与封口板(13)侧所配设的第2极的连接板(27)连接。第1极的连接板(33)相互并联连接,第2极的连接板(27)相互并联连接。第1极的连接板(33)和第2极的连接板(27)经由绝缘构件(32)而层叠在封口板(13)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