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22460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80001924.8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 , H01M2/1241 , H01M2/1252 , Y02E60/1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在电池内压力上升时将产生在电池内的气体排到电池外的安全阀的密闭型电池,其具备在第1工作压下工作的第1安全阀(9a、10)和在比第1工作压高的第2工作压下工作的第2安全阀(15a),第2安全阀(15a)的工作时的排气速度大于第1安全阀(9a、10)的工作时的排气速度,第1安全阀(9a、10)至少在第2安全阀(15a)工作时闭塞。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36241.0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41 , H01M2/02 , H01M2/04 , H01M2/0456 , H01M2/08 , H01M2/12 , H01M2/1252 , H01M2/34 , H01M10/04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1264 , H01M2/1223
Abstract: 正极板1以及负极板2夹着分隔件3卷绕而成的电极组4被收容于电池外壳5内,电池外壳5的开口部被封口板10封口。封口板10是上部金属板11、阀体12以及下部金属板13层叠而成的封口板,在电极组4中电池外壳5的开口部侧配置有绝缘板6,电极组4的一个极的极板介由引线8连接于下部金属板13,在下部金属板13以及绝缘板6中形成有第1开口部13a以及第2开口部6a,将第1开口部13a的面积设为S1、将第2开口部6a的面积设为S2时,S2/S1的值处于1.8~3.3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780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0980100523.0
申请日:2009-06-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13 , H01M2/022 , H01M2/08 , H01M2/101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包括:具有底部、侧壁和上部开口的电池壳体,电极组,电解质以及覆盖收纳着电极组和电解质的电池壳体的上部开口的封口板;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以及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垫圈介于电池壳体的开口部和封口板之间;在电池壳体的开口部和垫圈之间具有第1高电阻层,或者在封口板和垫圈之间具有第2高电阻层。由此,即使在垫圈万一发生破损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电池壳体和封口板的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74205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80063067.X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02 , H01M2/263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2/020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方形电池,其是将由第1极的极板和第2极的极板隔着多孔质绝缘体卷绕而构成的电极组(3)与电解液一同收纳在电池壳体(1)内而成的方形电池,其中,连接在所述第1极的极板上的引线(9L)被连接在作为第1极的外部端子的所述电池壳体上,连接在所述第2极的极板上的引线(11L)经由设置在密封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的封口板(15)与所述电极组之间的连接板(31)而被连接在设置在所述封口板上的第2极的外部端子(25)上,所述电池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以往的所述方形电池在从电池壳体的长边方向外侧施加某一定的载荷时发生变形并且电池发热,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因而存在达到过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方形电池中将电池壳体的长边方向的至少一端上的电池壳体(1)与连接板(31)的间隔设定为在电池壳体的短边方向上的电池壳体的宽度的1/2以下等,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2376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80003632.8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组件(100、200),其中,制冷单元(20)设置于单电池(10)的附近,具有将片状部件(21)密封而形成的密封部(22)。在密封部(22)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开封部(24),在单电池(10)异常发热时,开封部(24)被开封。
-
公开(公告)号:CN101626093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10161658.X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22 , H01M2/26 , H01M2/34 , H01M2/348 , H01M4/70 , H01M10/0587 , H01M10/613 , H01M10/643 , H01M10/654 , H01M10/6553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具备:将第1电极和第2电极在其间夹着多孔质绝缘层地层叠或卷绕而形成的电极组;非水电解质;收纳电极组和非水电解质的电池盒;将第1电极与电池盒的底部连接的第1引线;将电池盒的开口部封口的封口部件;以及将第2电极与封口部件连接的第2引线。第1引线和第2引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高电阻部,该高电阻部在引线的长度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电阻高于其它部分,高电阻部位于第1引线上的比与电池盒的底部的连接部位更靠近第1电极的部位,或者位于第2引线上的比与封口部件的连接部位更靠近第2电极的部位,高电阻部与电池盒或封口部件接触。本发明的电池可抑制外部短路时因电极引线的发热而引起的电池温度的上升,具有优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5299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80104947.4
申请日:2009-0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 , H01M10/0525
Abstract: 以如下方式构成电池收纳托盘,该电池收纳托盘具有具备高度超过电池高度的外周框和底面部的收纳部件、以及在收纳部件内将电池单个地分离的间隔壁部件,间隔壁部件的高度超过电池高度的50%,小于收纳部件的外周框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93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3863.2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 , H01M10/613 , H01M10/623 , H01M10/6235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66 , H01M10/659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以及电池搭载设备,即使在电池发生异常而热失控、产生了热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池包或电池包内的发生异常的电池以外的电池成为高温。在电池包(1)中,在框体(2)与电池(3)之间的空间中配置热吸收部件(4)。即使1个电池(3)热失控,热吸收部件(4)也能够吸收从此处产生的热量,防止其他电池(3)热失控。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22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4596.3
申请日:2008-07-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以下述方式构成:将含有锂和镍的含锂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并且负极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在嵌入有锂的状态下的熔融温度为1200℃以下的负极活性物质。由此,可以期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高容量化、高输出功率化和长寿命化,而且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钉刺试验中,可以抑制由内部短路引起的发热,切实防止热失控的发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