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324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80027597.3
申请日:2011-04-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IPC: A61M5/1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5/158 , A61M25/0606 , A61M25/0631
Abstract: 在衬套(40)位于护套(20)的内腔的前端侧的初始位置,内针(50)贯通外针(30)而从外针的前端突出至外部,在衬套位于护套的内腔的后端侧的后退位置,内针被收纳于护套的内腔内。在外针的外周面形成有第1侧孔(31),在内针的外周面形成有第2侧孔(51)。在衬套处于初始位置时,包含外针的第1侧孔的区域(33)的内周面紧贴于内针的外周面,第2侧孔与外针的内周面及外针的前述外周面紧贴的区域相比,更靠近衬套侧。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内针与外针之间的间隙用血液充满的预充操作,另外,在穿刺时血液不会从外针的侧孔漏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370545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780002601.4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5/158 , A61M5/3243 , A61M25/0631 , A61M25/0637 , A61M2005/3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用针装置,本发明的医疗用针装置包括:护罩(4),包括大致圆筒状部(4a);管(3);第1衬套(2),插入在护罩的内腔中以使其能够沿轴向移动,在其后端上连接有管(3);硬质针(1),固定在第1衬套的前端部上;衬套移动控制部件(14),可拆装地安装在护罩上;衬套移动控制部件(14)包括:挡块部(14a),从护罩的后端侧相对于护罩内腔能够插拔,能够使其前端抵接在到达护罩内腔的前端侧移动端的状态的第1衬套上;保持部,能够保持挡块部(14a)的前端抵接在到达前端侧移动端的第1衬套(2)上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030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03819272.1
申请日:2003-08-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Inventor: 藤井亮至
IPC: A61M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9/045 , A61M39/0606 , A61M39/26 , A61M2039/0072
Abstract: 塞体(1)保持在盖(6)的内腔内并安装在形成流路一部分的基座(7)上。其包括主体,主体具有通道和形成在两侧的压缩肋。与通道正交的主体截面的长度方向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尺寸。通道包括形成在主体外端表面附近的宽度方向缝隙(4)。孔(5)形成在从缝隙延伸到主体内端表面的区域内,其截面为具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长轴的纺锤形。压缩肋形成在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盖的内腔具有圆形截面,其直径小于压缩肋的外表面间距。随着塞体被安装,主体表面部分和盖内壁表面之间限定一个空间。通过压缩肋从盖内壁表面施加到塞体上的压缩力闭合孔。塞体通道内几乎不会形成导致残液的死角,并且即使在受压时塞体表面上的缝隙几乎不会打开。
-
公开(公告)号:CN101146568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80009638.5
申请日:2006-0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Inventor: 藤井亮至
IPC: A61M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25/0637 , A61M5/3243 , A61M25/0606 , A61M25/0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留置针装置。具有护筒(4a),固定在其顶端部的软质外针(8),能够在护筒内腔内移动、连接输液管(3)的导管头(2),固定在导管头的顶端部、能够插入外针内腔的硬质内针(1)。在导管头上形成有贯穿其内腔的横贯通道(2e),导管头外周面与护筒内周面之间的空间(14)通过横贯通道与导管头内腔(10)连通,在比横贯通道靠后端一侧的导管头外周面上设置保持导管头与护筒之间的液密性的密封部(2c),在横贯通道两侧侧壁的导管头外周面上设置卡止凹部(2b),在护筒内周面上设置后端侧卡止凸部(12b)。在内针收纳到护筒内腔的状态下,后端侧卡止凸部能够与卡止凹部卡合。能够确保与导管头内腔连通的开口面积足够,能够使具有开口的导管头侧壁与导管头顶端的结合牢固、并能够使导管头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5561C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01140903.7
申请日:2001-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Inventor: 藤井亮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确实地吸出发生在混注口里的、或混入其中的气泡的医疗用混注口。具备:在中央部形成插入孔的盘状阀门(1),支承阀门(1)背侧面的中央部之外的周缘下部的底座(7),除了将阀门(1)表侧面的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阀门(1)的周缘上部并支承阀门(1)的罩子(2);罩子(2)的内侧缘端部形成嵌接孔(6),在将插入体插入嵌接孔时,插入体与嵌接孔嵌接,具有使插入体卡止在混注口上的卡止机构的作用,由插入体将阀门(1)压下时,阀门(1)的前端与底座(7)的内侧底面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531981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310119969.2
申请日:1998-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9/045 , A61M39/02
Abstract: 一种在设置了送液路的医疗器械中能可靠地进行溶液的混注或从中抽取溶液的医疗用混注口。具有在中央部形成有插入孔的盘状阀(1)和除了阀(1)的正侧面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阀(1)的周缘上部、并拘持阀(1)的帽(2),在帽(2)的中央上形成圆形的嵌合孔(6)作为使插入体卡止在混注口中的卡止机构,嵌合孔(6)可卡止地与插入体嵌合。
-
公开(公告)号:CN1346683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40904.5
申请日:2001-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JMS
Inventor: 藤井亮至
IPC: A61M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9/045 , Y10S604/905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起动加注时也不使气泡停留在医疗用混注口内部、能对患者安全地进行输液和输血的医疗用混注口。具备:在中央部形成插入孔的盘状阀门1,支承阀门1背侧面的中央部之外的周缘下部的底座7,除了阀门1表侧面的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阀门1的周缘上部并支承阀门1的罩子2;罩子2的内侧缘端部形成嵌接孔6,在将插入体插入嵌接孔时,插入体与嵌接孔嵌接、具有使插入体卡止在混注口上的卡止机构的作用,流路开口部的底面低于底座7内侧的底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