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型涂料印染粘合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8342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10196677.1

    申请日:2008-09-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品涂料印染加工的羟端基丙烯酸酯改性的核壳型乳液型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粘合剂由软单体与交联单体、部分硬单体等共聚得到核层粒子,然后由少量软单体、大部分交联单体与硬单体共聚包覆于核层表面得到壳层,形成稳定的核壳型乳液。其中,以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和丙烯酸羟己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作为部分软单体与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作为部分硬单体与交联单体;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作为主要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作为硬单体;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辛基苯酚聚乙二醇醚作为乳化剂;以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通过乳液共聚得到的共聚物乳液所组成。本发明乳液透射电镜观察出其粒子具有明显核壳结构,且粒径分布均一,乳液稳定,在加工与使用过程完全没有甲醛释放,既可用于涂料印花也可用于涂料染色。本发明的关键技术在于采用羟端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单体并且制备成核壳型乳液,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色牢度而不影响手感。本发明用于织物涂料印花或染色时不堵网、粘辊,能得到颜色鲜艳、花纹与图案清晰的印染图案,织物手感柔软、颜色的牢度优异。

    一种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9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790155.4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胶囊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以质量份计,所述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包括:微胶囊5‑8份、抗氧化剂1份;所述抗氧化剂为植酸、白藜芦醇和茶多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包覆囊芯的囊壁,所述囊芯包括非水溶性光致变色染料;所述囊壁包括壳聚糖、交联剂;以质量份计,所述微胶囊包括:非水溶性光致变色染料1‑3份、交联剂1份和壳聚糖1‑3份。本发明所述的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采用的抗氧化剂与壳聚糖均为天然无毒害材料,可降解,对环境友好。

    一种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9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90155.4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胶囊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以质量份计,所述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包括:微胶囊5‑8份、抗氧化剂1份;所述抗氧化剂为植酸、白藜芦醇和茶多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包覆囊芯的囊壁,所述囊芯包括非水溶性光致变色染料;所述囊壁包括壳聚糖、交联剂;以质量份计,所述微胶囊包括:非水溶性光致变色染料1‑3份、交联剂1份和壳聚糖1‑3份。本发明所述的光致变色微胶囊材料采用的抗氧化剂与壳聚糖均为天然无毒害材料,可降解,对环境友好。

    一种水果染料的特征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8577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391213.5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果染料的特征鉴定方法,属于纺织品染料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先用乙酸/甲醇/水(1:2:1)有机溶剂体系采用索氏提取的方法进行剥色处理,把染料从织物上萃取下来之后的萃取液或者是将萃取液旋蒸之后再溶解的染液在波长200nm‑75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测试,根据近紫外区(200‑400nm)与可见光区(400‑750nm)的积分面积比值定性鉴定水果染料。结果表明而水果染料由于近紫外区的强吸收峰的原因,近紫外区与可见光区的积分面积比值大于6,该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廉,可以很好地应用到纺织品上染料分析鉴定的研究中。

    一种水果染料的特征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857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91213.5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果染料的特征鉴定方法,属于纺织品染料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先用乙酸/甲醇/水(1:2:1)有机溶剂体系采用索氏提取的方法进行剥色处理,把染料从织物上萃取下来之后的萃取液或者是将萃取液旋蒸之后再溶解的染液在波长200nm‑75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测试,根据近紫外区(200‑400nm)与可见光区(400‑750nm)的积分面积比值定性鉴定水果染料。结果表明而水果染料由于近紫外区的强吸收峰的原因,近紫外区与可见光区的积分面积比值大于6,该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廉,可以很好地应用到纺织品上染料分析鉴定的研究中。

    一种基于酶促接枝的抗氧化丝素膜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970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056821.7

    申请日:2014-0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酶促接枝的抗氧化丝素膜制备方法,属于纺织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借助于酪氨酸酶,将具有抗氧化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催化氧化后接枝到丝素蛋白表面;同时酶促丝素中酪氨酸与黄酮类化合物交联,增进丝素膜的抗氧化性能。具体工艺流程包括:丝素溶液准备、丝素膜制备、酶促丝素接枝黄酮类化合物、改性丝素膜后处理。通过本发明制备的丝素蛋白膜不仅抗氧化和抗菌性能得到改善,膜材料力学性能也得到提高。与基于化学交联丝素蛋白膜改性方法相比,本发明述及酶促改性方法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