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核级阀门阀杆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3750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062269.3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核级阀门阀杆密封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阀杆、阀门上盖、两个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滑动轴承压环、密封填料。其特征是,阀门上盖中心设有通孔,两个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滑动轴承压环套在阀杆上插入阀门上盖中心通孔中,阀杆外表面和阀门上盖中心通孔内表面及上下两个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滑动轴承压环配合组成密封填料函,密封填料位于密封填料函中。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滑动轴承压环与阀杆构成滑动轴承支撑的摩擦副结构,即保持阀杆轴心位置的稳定性,又是密封填料函两测的压环,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滑动轴承压环与阀门阀杆外表面间隙很小,减少了阀门阀杆的最大径向偏移量。

    一种渣浆泵进口耐磨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0525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93479.9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nventor: 刘建瑞 汪家琼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渣浆泵用进口耐磨装置。本发明的耐磨装置由带折边的圆筒形耐磨套和内置的折线形金属骨架组成,折边被夹持在进口管法兰和泵进口法兰之间,不需要额外的固定措施,远离折边的另一端圆筒内侧设有环状切口,切口圆柱面与叶轮进口外缘间隙配合,该耐磨装置耐磨性好,缓解了渣浆泵叶片进口靠前盖板侧局部磨损快的问题。当耐磨装置严重磨损,拆开法兰紧固件,即可方便地更换耐磨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更换。耐磨套由耐磨性高的复合材料组成,内部设置高强度金属骨架,确保耐磨装置强度高。

    一种新型结构自吸离心泵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44271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181232.0

    申请日:2009-07-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结构自吸离心泵,把单级自吸离心泵的压水室结构设计成环形,叶轮出口增设导叶,导叶出口径向是封闭的流道,该流道与导叶背面反导叶形成液体流道,(增设径向盖与反导叶盖),液体流向压水室中心,由于压水室面积大,减小了泵的冲击损失,提高了泵的效率;减小了泵的速度环量,加速了泵气液混合分离的速度,提高了泵的自吸时间;导叶、涡壳组合式压水室,可以导叶、涡壳分别铸造及加工,还可以采用铝合金压铸和非金属材料制造等新工艺,不仅工艺性好,重量轻,操作方便;而且减小了泵的径向力,降低噪声,提高可靠性,向轻型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种大流量自吸离心泵

    公开(公告)号:CN100451343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037878.8

    申请日:2006-01-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流量自吸离心泵,在自吸泵的外壳内,有一个S形弯管,S形弯管的上端联结进水管路,S形弯管的下端与叶轮进口对正直通,在正对叶轮进口的S形弯管外侧,装一组(即多个)长方形喷嘴,长方形喷嘴的出口全部指向叶轮进口,在自吸泵外壳内有一个从水泵的出口扩散管到长方形喷嘴的进口之间的大通道。在这组长方形喷嘴的进口处,可以装一个有弹簧的阀板,也可以不装弹簧阀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减小自吸泵体积的同时,提高自吸泵启动时的上水速度。还可以提高自吸泵的水泵效率(在喷嘴进口处装阀);或则提高自吸泵的吸程和扬程(在喷嘴进口处不装阀)。

    一种大流量自吸离心泵

    公开(公告)号:CN1804402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37878.8

    申请日:2006-01-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流量自吸离心泵,在自吸泵的外壳内,有一个S形弯管,S形弯管的上端联结进水管路,S形弯管的下端与叶轮进口对正直通,在正对叶轮进口的S形弯管外侧,装一组(即多个)长方形喷嘴,长方形喷嘴的出口全部指向叶轮进口,在自吸泵外壳内有一个从水泵的出口扩散管到长方形喷嘴的进口之间的大通道。在这组长方形喷嘴的进口处,可以装一个有弹簧的阀板,也可以不装弹簧阀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减小自吸泵体积的同时,提高自吸泵启动时的上水速度。还可以提高自吸泵的水泵效率(在喷嘴进口处装阀);或则提高自吸泵的吸程和扬程(在喷嘴进口处不装阀)。

    一种可调节开度的射流自吸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5965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1027278.8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开度的射流自吸系统,包括下吸气室、上吸气室和依次连通的一级喷射器、一级石墨烯圆环、二级喷射器、二级石墨烯圆环、三级喷射器、三级石墨烯圆环和四级喷射器,一级石墨烯圆环、二级石墨烯圆环和三级石墨烯圆环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连通到上吸气室内的空腔,上吸气室置于下吸气室上,并且下吸气室的顶壁上设有后喉部,上吸气室内设有连杆止气塞,用于调节止气塞与喉部的开度。本发明各级喷射器与石墨烯圆环采用的收缩、扩散内径组合不仅可以提高对系统内气体的卷吸能力,同时增大了对卷吸气流的排放,增强了系统的自吸性能。

    一种新型无水启动自吸泵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949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99809.9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无水启动自吸泵,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储液室、外自吸室和内自吸室,内自吸室内设有主轴和可转动地安装于主轴上的三叶隔板,每个隔板的叶顶均与内自吸室的内壁面紧密贴合,内自吸室的外侧设有三个相同的收缩槽,收缩槽内均设有弹簧和分离挡板,每个收缩槽的一侧均设有排气管,另一侧均设有吸气管,排气管连通储液腔和外自吸腔,吸气管连通内自吸腔和外自吸腔,外自吸室的底端沿切向设有泵进口管,泵进口管内设有止逆阀,本发明解决了自吸泵首次启动前需灌水等问题,实现了自吸泵无水启动,再次启动时可直接进入正常运行工况,并且三叶隔板转过一周,能完成九次自吸,显著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的简化了操作过程。

    一种用于自吸系统的逆止阀

    公开(公告)号:CN10388376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086400.9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吸系统的逆止阀,包括吸入段和阀箱,其中吸入段顶端连接阀箱,吸入段内有滤网,介于吸入段和阀箱之间,阀箱包括阀座、平垫挡块以及阀箱连接部,阀座嵌于阀箱底端并且开有通孔,平垫挡块在阀箱内部且同阀箱连为一体,平垫挡块同所述阀座的通孔之间为球形阀芯,阀箱连接部位于所述阀箱一侧面,用于同射流喷嘴连接。该逆止阀用于新型自吸系统中,使得该类型泵不需要外加辅助装置,完全与泵一体运行,整个系统都由一台柴油机带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铸造,安装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用于自吸泵上的射流喷嘴

    公开(公告)号:CN10388356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086456.4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吸泵上的射流喷嘴,包括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第三喷嘴,其中第一喷嘴和第三喷嘴由第二喷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喷嘴的内部通道相贯通,自上而下依次为匀速段、压缩段、扩散段;第二喷嘴中间内部纵向为一通孔,同第一喷嘴和第三喷嘴相连通,第二喷嘴侧面均匀分布四个进气口并同所述中间通孔相连通;第三喷嘴的内部通道相贯通,自上而下依次为压缩段、匀速段、扩散段。该射流喷嘴应用于新型自吸系统中,使得该泵不需要外加辅助装置,整个泵系统都将有一台柴油机带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自吸效果好等特点。

    一种自吸式离心泵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1915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92101.8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9/02 F04D29/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吸式离心泵,包括泵体、蜗壳、前F形扇面隔板与后F形扇面隔板,前F形扇面隔板、后F形扇面隔板与蜗壳内壁为一体成型,并且前后F形扇面隔板交错布置,叶轮的叶片凸出叶轮前盖板和叶轮后盖板的距离为2-3mm,这种结构不仅能够在不造成较大水力损失的前提下使叶片与液体进行充分接触,同时增强了启动时泵内的扰动,有利于迅速排除吸入管道及泵体内的气体,加速气液分离,缩短气体排出时间及上水时间,提升上水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