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9816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25118.1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7/327 , G01N2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8 , G01N27/3275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免疫分析及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铂基合金为标记物的三通道夹心型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掺杂一些非贵金属合金,可以降低Pt的负载量,从而减少成本。利用Pt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另一种非贵金属的电活性,可以从另一方面作为标记物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对三种分析物的同时检测,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15535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221104.5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立方孔道介孔二氧化硅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金纳米粒子杂化氨基化石墨烯和金纳米粒子杂化KIT-6介孔材料,制备出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人血清中的人免疫球蛋白。其特征在于:(1)金纳米粒子杂化氨基化石墨烯的制备;(2)金纳米粒子杂化KIT-6介孔材料/人免疫球蛋白/甲苯胺蓝/1-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二抗标记物的制备;(3)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采用的KIT-6介孔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生物活性,有利于负载大量金纳米粒子来固定更多的二抗,同时可以负载大量的甲苯胺蓝,又引入溶解在羧甲基壳聚糖中的离子液体有效防止甲苯胺蓝泄漏并提供电子转移通道。其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操作、检测限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71673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237714.5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磁性环糊精/石墨烯生物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将磁性环糊精修饰到石墨烯表面上。这种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纳米磁性微粒为载体,先对其进行包覆修饰获得核-壳结构的磁性环糊精,再将磁性环糊精修饰到功能化的石墨烯上,制备具有超强吸附能力并易分离无污染的新型磁性纳米生物吸附材料。此制备方法解决了石墨烯易团聚的缺点,大大增加了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环糊精分子的包络位点,扩大了吸附对象范围。本发明制备的吸附材料具有表面结构可控性强、机械稳定性可靠、强识别能力、吸附量大、易解吸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为环境污染物的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728323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237801.0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固相微萃取纤维的一种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银-碳纳米材料复合涂层功能化金属丝的固相微萃取纤维。本发明先将碳纳米材料进行巯基化修饰,再在化学镀银过程中加入巯基化碳纳米材料,在金属丝表面沉积形成复合涂层,获得银-碳纳米材料复合涂层的金属丝固相微萃取纤维。本发明所制备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具有优良的萃取性能、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749442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10261179.7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3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银杂化介孔四氧化三铁抗生素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是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硫堇-石墨烯混合溶液,通过戊二醛交联Ag-Fe3O4介孔纳米粒子孵化的抗生素抗体,并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活性位点,制备成一种抗生素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抗生素的检测方法是将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对电极—铂丝电极及工作电极正确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通过方波伏安法进行免疫检测。本发明的抗生素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专一性,检测方法简单,完成一个检测过程需要2-3分钟,具有快速高效、特异性好、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1889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09662.8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钯核壳材料构建肺癌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制备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与临床检验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Au@Pd核壳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催化效率高等特点,显著提高了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该方法采用Au@Pd核壳纳米材料固载一抗和标记二抗,通过层层自组装构建一种肺癌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本发明的金钯核壳材料构建肺癌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操作,能实现血清样品中多种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快速、准确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778453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79845.X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27 , G01N27/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银杂化SBA-15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使用Ru(bpy)32+作为发光物质,介孔纳米材料SBA-15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作固载Ru(bpy)32+和肿瘤标志物抗体的基底材料,在SBA-15表面包覆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通过静电作用吸附更多的Ru(bpy)32+,并在SBA-15中杂化银纳米粒子,从而促进Ru(bpy)32+的发光。本发明所制备的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过程简单的特点,适用于血清中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71672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37802.5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0/286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功能化硅胶填料的一种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采用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作为功能单体对硅胶进行化学修饰,制备液相色谱填料。本发明先利用乙烯基咪唑或乙烯基吡啶与二卤代烷反应制备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作为功能单体,再将硅胶用巯丙基硅烷试剂修饰制得巯丙基硅胶,最后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将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键合到巯丙基硅胶上,获得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功能化硅胶色谱填料。本发明所制备的色谱填料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可以通过改变功能单体的化学结构来调节填料的色谱特性,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10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483707.7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石墨相氮化碳为模板的掺碳多孔微球无铅双钙钛矿Cs2(NaXCu1‑X)BiBr6/CNC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主要技术特征是:通过煅烧法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用葡萄糖对氮化碳进行包覆处理成多孔微球;再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掺碳多孔微球无铅双钙钛矿Cs2(NaXCu1‑X)BiBr6/CNC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将无铅双钙钛矿Cs2(NaXCu1‑X)BiBr6与掺碳多孔微球复合形成Z型异质结构,通过元素替换用无铅钙钛矿取代传统的含铅有毒钙钛矿,改变两种金属阳离子比例来调节带隙边缘以达到最佳目标效果,再将钙钛矿与其他助催化剂偶联以抑制电荷快速复合,保持光激发电子和空穴的氧化还原能力,得到对2,4‑二氯苯酚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催化性能的新型光催化剂;并且该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易控、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
-
公开(公告)号:CN116430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48545.0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31 , G01N21/76 , G01N35/08 , C01G49/08 , C01B32/16 , C01B32/168 , G01N33/573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寡核苷酸链功能化三明治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技术,主要技术特征是:制备了Au/ZIF‑8和β‑环糊精/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在二者表面修饰凝血酶适配体及凝血酶适配体的互补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将两种材料结合,得到对凝血酶分子有高特异性识别和分离能力的功能化三明治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检测凝血酶的新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寡核苷酸链功能化三明治状复合材料应用于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凝血酶中,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便、仪器简单等优点,并且成功用于人血清样品中凝血酶的检测,表现出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应用于更多实际样品检测提供了可能,在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