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662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69890.5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76 , C12Q1/6816 , C12Q2561/113 , C12Q2563/107 , C12Q2545/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活细胞内多种mRNA含量实时并行检测的纳米探针。所述纳米探针包括穿透肽、量子点、捕捉探针、报告探针和纳米金颗粒;其中,量子点作为供体与捕捉探针相连,纳米金颗粒作为受体与报告探针相连,捕捉探针与报告探针通过部分碱基互补配对,形成能量转移供受体对;穿透肽与量子点相连,修饰能量转移供受体对;所述捕捉探针能与目标mRNA完全互补配对。所述纳米探针能高效地进入细胞,且抗光漂白性能强。将多种纳米探针导入到活细胞内,能对活细胞内的多种mRNA含量进行实时并行检测,为更加全面地了解细胞中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490933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94994.X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工艺领域和仪器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电极的纳米线阵列的生长方法。本发明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在多孔模板两侧分别制作电极A和电极B,其中电极B需确保不会堵塞多孔模板的孔洞;所述电极A为溅射得到的金属电极,所述电极B为溅射得到的金属电极;步骤2,电极A和电极B分别与电源相连,并浸入装有电解液的溶液槽中,直至生长出均匀的纳米线阵列。相比于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来保证纳米线长度的一致性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对于纳米线的长度控制更加简单易行,不再需要抛光工艺介入。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途径避免了抛光过程对多孔模板的损伤,有利于良品率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72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95086.2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工艺领域和仪器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在多孔模板两侧分别制作电极A和电极B,其中电极B需确保不会堵塞多孔模板的孔洞;步骤2,电极A和电极B分别与电源相连,并浸入装有电解液的溶液槽中,直至生长出均匀的纳米线阵列。相比于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来保证纳米线长度的一致性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对于纳米线的长度控制更加简单易行,不再需要抛光工艺介入。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途径避免了抛光过程对多孔模板的损伤,有利于良品率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821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511033.3
申请日:2012-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微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细胞图形化芯片及其制备和应用。此方法利用光刻和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亲生物性的六甲基二硅胺点阵列以及生物钝化的聚乙二醇图形化区域;然后在六甲基二硅胺点阵列上形成牛血清白蛋白-生物素、亲和素和生物素化细胞的三明治结构,从而定向排布细胞,实现细胞的分离与定位。本发明的方法所用材料简单,方法简便;通过对HMDS阵列的大小以及排布方式的控制来实现对细胞阵列的排布进行控制;可用于各种细胞的图形化;在芯片的后续检测应用中,单细胞阵列不易被破坏;所用材料以及生化物质对细胞活性影响不大,能够使其用于活体细胞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379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479236.9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微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磁场过滤而形成高磁场梯度的单细胞图形化芯片。此芯片由磁源、磁过滤器和生物兼容性修饰层依次层叠而成,其中磁过滤器为带小孔阵列的永磁体。本发明的芯片利用磁源和磁过滤器形成梯度很高的磁陷阱阵列,将磁性颗粒向陷阱中心吸引,磁性颗粒一旦进入磁场内部,若没有足够的力就无法使其脱离该磁场的束缚,而形成的单个磁陷阱大小与单个细胞直径大小接近,所以满足一个磁陷阱只吸引一个细胞,保证形成的细胞阵列为单细胞阵列。该发明提高了细胞图形化的效率,缩短细胞图形化的周期,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该芯片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754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79206.8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40B4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可调节微磁场的细胞阵列芯片。此芯片由基底层、接地层、第一绝缘层、微线圈阵列层、第二绝缘层、铁磁体层、第三绝缘层依次层叠而成,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铁磁体层和第三绝缘层上分别刻蚀有导电窗口;微线圈阵列层由微线圈阵列和正极焊盘构成,铁磁体层对应微线圈阵列层的微线圈有通孔阵列;本发明的芯片利用图形化微线圈阵列形成梯度磁场,形成一些列无形的磁性颗粒牢笼,将磁性颗粒向中心吸引,磁性颗粒一旦进入磁场内部,若没有足够的力就无法使其脱离该磁场的束缚,提高了细胞图形化的效率,缩短细胞图形化的周期,同时使单细胞图形化操作步骤得到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37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79236.9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微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磁场过滤而形成高磁场梯度的单细胞图形化芯片。此芯片由磁源、磁过滤器和生物兼容性修饰层依次层叠而成,其中磁过滤器为带小孔阵列的永磁体。本发明的芯片利用磁源和磁过滤器形成梯度很高的磁陷阱阵列,将磁性颗粒向陷阱中心吸引,磁性颗粒一旦进入磁场内部,若没有足够的力就无法使其脱离该磁场的束缚,而形成的单个磁陷阱大小与单个细胞直径大小接近,所以满足一个磁陷阱只吸引一个细胞,保证形成的细胞阵列为单细胞阵列。该发明提高了细胞图形化的效率,缩短细胞图形化的周期,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该芯片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408595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810227535.7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33/028 , B81B7/02 , B81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传感器制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扭摆式微型磁敏感器。技术方案是,扭摆式微型磁敏感器包括表头芯片和检测控制电路;表头芯片由低阻硅片和玻璃基底键合而成;检测控制电路包括高频调制模块、一次同步解调模块、锁相环、二次同步解调模块。低阻硅片由可动结构和支座构成;可动结构包括扭摆、两根折叠梁、应力释放结构和阻尼孔;可动结构上面加工有上层金属线圈、下层金属线圈、T字型开口和SiNx绝缘层;玻璃基底上包含金属极板、金属极板引线电极和硅引线电极;支座与玻璃基底阳极键合,并使可动结构与玻璃基底脱离,成悬空状态。本发明提供的磁敏感器制作简便、灵敏度高、灵活性强;输出的信号准确、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408595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227535.7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33/028 , B81B7/02 , B81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传感器制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扭摆式微型磁敏感器。技术方案是,扭摆式微型磁敏感器包括表头芯片和检测控制电路;表头芯片由低阻硅片和玻璃基底键合而成;检测控制电路包括高频调制模块、一次同步解调模块、锁相环、二次同步解调模块。低阻硅片由可动结构和支座构成;可动结构包括扭摆、两根折叠梁、应力释放结构和阻尼孔;可动结构上面加工有上层金属线圈、下层金属线圈、T字型开口和SiNx绝缘层;玻璃基底上包含金属极板、金属极板引线电极和硅引线电极;支座与玻璃基底阳极键合,并使可动结构与玻璃基底脱离,成悬空状态。本发明提供的磁敏感器制作简便、灵敏度高、灵活性强;输出的信号准确、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0356139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510011222.4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用于微小卫星的微型组合姿态测量系统,属于微型航天器与航天测控技术领域。为了提高微小卫星在轨姿态测量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抗外界影响能力,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微小卫星的微型组合姿态测量系统,包括惯性/磁组合测量单元、信号处理电路和存储数据处理程序的星上计算机,惯性/磁组合测量单元是由分别安装在高精度六面基体的三个正交面上的三套基于微机电系统的传感器组组成,每个传感器组均包括微陀螺、微加速度计和微磁强计,各传感器组的输出端均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相连,各传感器组的输出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送往星上计算机。本发明可实现完全自主式空间姿态确定和导航,既可不依赖外部信息,又大大克服了纯惯性测量带来的漂移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