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7523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62006.1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湖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5161 , A61K9/5115 , A61K9/5146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肿瘤引发靶向能力的复合纳米药物载体系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苯基硼酸化的介孔硅纳米粒子MSN-B-(OH)2分散于PBS缓冲溶液中,加入阿霉素DOX,避光充分反应后,加入氨基功能化β-环糊精β-CD-NH2,再次充分反应后,固液分离、洗涤并烘干,即得载药中间体DOX@MSN-B-CD-NH2;S2.将S1制得的DOX@MSN-B-CD-NH2和醛基化的聚乙二醇mPEG-CHO充分分散PBS缓冲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固液分离、洗涤并烘干,即得。本发明提供的该药物载体系统的优点在于其具备高效的癌细胞内靶向给药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药物利用率并降低其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70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69944.8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PC: A61K47/36 , A61K47/04 , A61K31/704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7/36 , A61K31/704 , A61K4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肿瘤引发靶向能力的药物运载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运载控释系统具有三层核壳结构,内层为载药的介孔硅纳米粒子,中间层为叶酸修饰的叠氮化壳聚糖,外层为聚乙二醇。该药物运载控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巯基功能化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双硫功能化;炔基修饰;去除模板;叶酸修饰的叠氮化壳聚糖的制备;壳聚糖包裹;PEG修饰等。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以壳聚糖作为“阀门”材料,价廉、易得、生物相容性好;PEG通过pH敏感的亚胺键接枝在CHI表面,使该药物运载控释系统可以在正常血液循环中“隐形”、在肿瘤部位脱除PEG裸露出靶向配体叶酸,从而“激活”该系统对癌细胞的主动靶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43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198364.X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5/02 , B01J35/08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30 , C08F212/08 , C08F220/18 , C08F212/36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微孔胶聚体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负载光催化剂的聚苯乙烯基乳胶粒,再通过氨解、超交联对表面进行修饰和微孔化,最终通过界面自组装的方式得到胶聚体,即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微孔胶聚体。该胶聚体由于氨基修饰外壳层表面,增加了超交联微孔胶体的亲水性,并且这种外壳层聚苯乙烯基的超交联结构使其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可将有机污染物富集进胶体内部空腔中,实现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富集‑催化‑降解,具有可再生、高效、环保和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51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81534.4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PC: C08J9/28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30 , B01J31/06 , B01J35/00 , B01J35/02 , B01J35/08 , B01J35/10 , C08L75/02 , C08L79/08 , C08L61/28 , C02F101/30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三聚氰胺为基本单体“一锅法”批量制备一系列多孔聚合物微球(纳米尺寸)的制备方法,并探讨了一系列聚合物的潜在应用领域。本发明主要基于三聚氰胺合成了聚脲,聚酰亚胺和氨醛聚合物这三类多孔聚合物,均采用先乳化聚合形成球状胶体微粒,再进一步升温交联聚合以形成孔隙结构稳定的多孔聚合物。本发明合成一系列聚合物的方法,在扩大产量的同时能够继续保持产品优异的孔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在实验室“一锅法”达到100g级的制备。此外,本发明合成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具有单体成本低廉,合成方法简单,可批量化生产,吸附催化性能好等特点,具有实际工业化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20155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394650.1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PC: B01D67/00 , B01D69/08 , B01D71/80 , B01J20/26 , B01J20/28 , D01F6/42 , D06M11/28 , D06M13/123 , D06M13/332 , D06M15/61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对静电纺丝纤维膜改性,制备具有微孔/介孔结构的纳米多孔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快速高效制备纤维膜,然后对表面改性,以便在超交联反应过程中,保证纤维结构不被破坏,采用1,2‑二氯乙烷既作为溶剂,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二甲氧基甲烷作为超交联剂,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备的多孔纤维膜,该方法制备的纤维膜具有宏观膜形态,克服了多孔材料难以成膜、比表面积小等难题,同时该方法得到的纤维膜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可达640.41 m2/g,是传统纤维膜的10~10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01520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563157.8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载体体系,是以碳量子点和β环糊精修饰的普鲁士蓝为基体,通过与NO供体5‑氯‑2‑硝苯基三氟甲烷接枝聚赖氨酸结合后,再用叶酸修饰而得到的。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载体系统,可以通过叶酸靶向和肿瘤部位EPR效应实现在肿瘤部位的有效富集,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可以通过优良的光热转化效率消融肿瘤细胞。同时,该药物载体系统在400nm波长的光照下,可以控制一氧化氮的释放,从而改善EPR效应增强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同时NO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性等抑制肿瘤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61401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909072.0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PC: B01D53/14 , C08F293/00 , C08F220/54 , C08F220/20 , C08F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相分离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温敏性三嵌段聚合物上接枝氨基酸;利用胺化剂氨解温敏性三嵌段聚合物,然后将硅烷化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接枝在氨解后的温敏性三嵌段聚合物上,得到接枝磁性粒子的温敏性三嵌段共聚物;将接枝磁性粒子的温敏性三嵌段共聚物与接枝氨基酸的温敏性三嵌段聚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从而得到的。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具有温度响应性和磁响应性,在一定的温度下,CO2富集相会团聚成胶束使得液相转变为固相,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实现快速相分离,只对固相进行加热解吸即可实现吸附剂的循环再生,达到了高效率、低能耗的环保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138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87978.7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封堵的介孔硅药物控释系统,以近红外光发射的碳点为基体进行硅烷偶联,得到硅烷化的碳点;然后以硅烷化的碳点为核,生成具有荧光成像性能的中空介孔硅,之后在中空介孔硅表面修饰氨基,再通过与(3-羧丙基)三苯基溴化膦反应,在连载(3-羧丙基)三苯基溴化膦的同时载入药物阿霉素,最后纳米金的静电作用封装中空介孔硅的孔道所得。相比传统的载药材料,该药物控释系统具备生物成像性能,可以实时监测,并有效的提高药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77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94623.4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PC: C08J9/28 , C08J3/24 , C08L53/02 , C08L25/06 , C08K5/02 , C08F293/00 , B01J20/26 , B01J20/30 , B01D5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超交联制备微孔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步骤一,将苯乙烯基聚合物和二嵌段聚合物按摩尔比1:(1-9)混合,充分溶解在1,2-二氯乙烷中,然后在空气气氛、25~60℃下搅拌反应4h~24h;步骤二,将路易斯酸溶解在1,2-二氯乙烷,然后在空气气氛、25~60℃下搅拌反应4h~24h;步骤三、将步骤一、二所得溶液充分混合,搅拌1~4h后,升高温度到25~70℃,反应4~48h,充分洗涤后置于水中充分分散,冷冻冻干,得到棕色粉末微孔聚合物纳米粒子。本发明直接用1,2-二氯乙烷既作为溶剂,又作为超交联剂,所制备的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功能化基团也即聚酯部分暴露在表面,起超交联反应聚苯乙烯基单体未在外层,避免了纳米粒子间的交联,使其分散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7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98355.3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氨基化共聚微球和聚多醛的多孔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一、制备苯乙烯-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微球作为前驱体微球;二、将前驱体微球溶液中加二胺,制备得到表面氨基化微球;三、在基片上交替组装相反电荷的聚合物作为缓冲层,然后继续交替组装表面氨基化微球和聚多醛形成微球层;四、将外部交联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组装有缓冲层和微球层的基片在氮气保护下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薄膜从基片上分离下来即可。本发明将无皂乳液聚合合成的均一大尺寸的共聚微球的表面氨基化,然后和多醛液体交替相互组装成一层层规整的微球层膜,再将微球层膜放入溶剂中超交联成多孔膜,极大的简化了制备厚度可控的规整多孔膜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