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模拟方法和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2680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452304.0

    申请日:2016-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模拟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制冷系统的N组实验数据;通过N组实测压降数据模拟得到N组模拟流量数据和N个第一中间压降系数,通过N个第一中间压降系数拟合得到第一压降系数;通过N组实测流量数据模拟得到N组模拟压降数据和N个第二中间压降系数,通过N个第二中间压降系数拟合得到第二压降系数;确定第一压降系数与第二压降系数之间的偏差是否小于预设偏差阈值,如果小于,则取第一压降系数与第二压降系数的平均值作为连接管管内的压降系数;基于连接管管内的压降系数进行制冷系统模拟。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现有的根据经验参数确定系数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制冷仿真软件的精度。

    电子膨胀阀的固定工装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1587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646469.7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固定工装。该固定工装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和竖直板相互垂直地设置。水平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电子膨胀阀组件的竖直管。竖直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用于固定电子膨胀阀组件的水平管。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电子膨胀阀组件的水平管和竖直管可以实现对电子膨胀阀的稳固固定。即使在冷媒流速大的时候,电子膨胀阀的固定也会比较稳定。在对电子膨胀阀进行仿真测试时,可以确保电子膨胀阀连接的垂直度和稳定性,进而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测试数据。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5685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310416593.5

    申请日:2013-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制热运行模式下,实时检测空调器室外机电机的制热运行电流;根据制热运行电流计算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的霜层厚度;判断霜层厚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厚度;以及在判断出霜层厚度大于第一预设厚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进入除霜运行。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准确性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空调器除霜准确度的效果。

    制冷系统模拟方法和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2680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52304.0

    申请日:2016-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模拟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制冷系统的N组实验数据;通过N组实测压降数据模拟得到N组模拟流量数据和N个第一中间压降系数,通过N个第一中间压降系数拟合得到第一压降系数;通过N组实测流量数据模拟得到N组模拟压降数据和N个第二中间压降系数,通过N个第二中间压降系数拟合得到第二压降系数;确定第一压降系数与第二压降系数之间的偏差是否小于预设偏差阈值,如果小于,则取第一压降系数与第二压降系数的平均值作为连接管管内的压降系数;基于连接管管内的压降系数进行制冷系统模拟。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现有的根据经验参数确定系数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制冷仿真软件的精度。

    离心风叶及离心风机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7587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73174.9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风叶及离心风机。根据本发明的离心风叶,包括前盖板(10)、后盖板(20)和设置在前盖板(10)和后盖板(20)之间的多个叶片(30),叶片(30)与前盖板(10)连接处的叶型入口角为βa1;叶片(30)与后盖板(20)连接处的叶型入口角为βb1,其中,βa1<βb1。本发明通过使叶片(30)与前盖板(10)连接处的叶型入口角小于叶片(30)与后盖板(20)连接处的叶型入口角,从而可以减小气流在进口处的冲击损失,降低噪音,提高风叶气动效率。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5466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604301.0

    申请日:2013-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1/00 F25B4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其中,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包括:室外机换热器;液态冷媒流通支管,与室外机换热器相连接;压缩机;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与室外机换热器相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冷媒出口通过气态冷媒流通支管与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相连接,压缩机的排出口与油分离器的冷媒进口连接;室外机模块还包括均油管,均油管的第一端与油分离器的冷冻油出口连接,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液态冷媒流通支管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自身的压强差实现均油,结构上相对现有技术比较简单。

    均流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54685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32656.0

    申请日:2014-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流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均流装置包括:预处理部,预处理部具有管壳,管壳上设置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且管壳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打散气泡的气泡破碎结构,气泡破碎结构位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之间;均流部,均流部与预处理部连通,且位于预处理部下游。通过该均流装置能够达到很好的均流效果。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586611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52405.1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其中,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包括:室外机换热器;液态冷媒流通支管,与室外机换热器相连接;压缩机;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与室外机换热器相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冷媒出口通过气态冷媒流通支管与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相连接,压缩机的排出口与油分离器的冷媒进口连接;室外机模块还包括均油管,均油管的第一端与油分离器的冷冻油出口连接,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液态冷媒流通支管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自身的压强差实现均油,结构上相对现有技术比较简单。

    分液器稳流装置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92731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490537.7

    申请日:2012-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液器稳流装置,包括入管、出管、第一三通、第二三通、两个毛细管和连通管路;第一三通的一端连接出管,第一三通的另两端分别连接其中一个毛细管的一端和另一个毛细管的一端;第二三通的一端连接入管,第二三通的另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路连接两个毛细管与第一三通连接的一端的相对另一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通道流体对撞方式,利用毛流管在混流管路末端节流,提高流速使冷媒在进入混合区后产生涡流,从而使冷媒两相流充分混合,进而使冷媒两相流在进入分液器前达到充分混合从而以较均匀的流速流入分液器,从而解决生产时由于安装不当而造成的分液器失效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