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结构及制冷设备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125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68968.5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水结构及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面的风机,所述风机包括叶轮及围绕所述叶轮的导流圈,所述导流圈下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集水孔,所述集水孔连通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将进入所述集水孔内的水排走。本发明通过在风机导流圈上设置集水孔,然后通过引流管,从而将落到导流圈上的雨水快速排出,防止雨水进入制冷设备。具体通过风机导流圈底部增加集水孔及接水盘,周边做引水槽,将雨水集中汇流至排水管排出,解决机组防雨、内部装置防腐等问题。

    进风组件及通风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082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84007.3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风组件及通风装置。进风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缓冲腔和风机腔,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缓冲腔与所述风机腔连通;排砂结构,所述缓冲腔的底面上设置有排砂口,所述排砂结构设置于所述排砂口处。本发明提供的进风组件及通风装置,在需要将壳体内部积存的细小杂质排出时,控制排砂结构打开排砂口即可实现,能够有效的保证进风组件的工作可靠,同时还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对通风器进行拆卸,降低了进风组件的清理难度及清理成本。

    射流装置及空调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682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65198.7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射流装置及空调,用于缓解送风不均的问题。其中,射流装置包括:壳体;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整流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所述风机和所述整流件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整流件包括入风面和出风面,所述入风面为弧形面,且相对于所述出风面靠近所述风机,所述入风面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出风面设有射流口,所述射流口通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射流装置在风机的出风侧设置整流件,风机的出风通过整流件的入风面的多个通气孔进入整流件内,该过程对气流进行整流,使气流均匀,避免产生涡流,整流后的气流通过整流件的出风面上的射流口均匀射出,射流高度更高更稳定,从而使室内气场更均匀,且能够降低噪音。

    一种过孔承接结构及包含其的接水盘

    公开(公告)号:CN112178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09385.7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孔承接结构及包含其的接水盘,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接水盘过孔漏水的技术问题。该过孔承接结构包括紧配合连接在穿孔件上和过盈配合连接在穿孔内的结构本体,通过结构本体能将穿孔件与过孔之间的间隙封堵形成密封结构,结构本体上还设置有能增加与穿孔件接触面积的密封部;接水盘包括接水盘本体和过孔承接结构,接水盘本体上设置供穿孔件穿过的过孔,过孔承接结构密封连接在过孔和穿孔件之间。本发明仅使用橡胶件和钣金件的配合,有效解决接水盘过孔漏水问题,不需要密封胶或密封胶泥等复杂操作,并提高了耐久性。

    风量测量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4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51646.8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量测量装置,涉及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型和S型风量测量装置采用单点取压,测量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的技术问题。该风量测量装置包括全压管和静压管;所述全压管、静压管相互平行,并固定在进风管道或箱体内;所述全压管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全压测孔;所述静压管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静压测孔;所述全压测孔、静压测孔分别正对气流和背对气流。本发明通过多点取压然后计算平均值,就能够得到整个截面的平均压力,对风速和风量的测量就更加精准。同时,由于全压管、静压管可进行独立设计,直接使用标准管材即可加工制造,不需要特殊模具,也较现有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准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9486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68326.6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末端装置。末端装置包括末端本体及散流器,末端本体包括箱体及出风件,散流器设置于出风件背向于箱体的一侧,通过散流器的自重,使得第二抵接件抵接于第一抵接件上,实现散流器与末端本体的安装。需要对末端本体进行检修时,相对于出风件由一第一抵接件朝另一第一抵接件的方向转动散流器,使得第二抵接件转动至相邻两个第一抵接件之间,向远离末端本体的方向移动散流器,进而将散流器由末端本体上拆卸下来,方便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为维护。上述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不需要在天花板上单独设置检修口,即可实现对末端本体的检修和维护,使得检修与维护过程方便,检修和维护效率高。

    变风量末端辅助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0799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96529.2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风量末端辅助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空调器领域。该方法包括:在送风系统调节送风温度后,延迟第一阈值时间检测变风量末端环境温度和实际送风量是否满足过冷保护条件,其中,过冷保护条件包括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实际送风量在预设范围内;在满足过冷保护条件的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阈值时间的情况下,启动加热器进行辅助加热。本公开系统优先调节变送风温度,再根据需要进行末端电加热辅助控制,在提高室内温度的同时,能够使得系统更加节能的运行。

    变风量末端和空调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8830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109830.7

    申请日:2016-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风量末端和空调,变风量末端包括:风箱,设置有出口;风管,风管用于将风导入风箱内;折流板,设置在风箱内并位于风管的出风侧,折流板能够改变风管内流体的流向。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置折流板能够避免风从风管出来后直接吹向出口,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消声混风箱及空调器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9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80168.X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声混风箱及空调器,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回风口;消声回风导流格栅,对应回风口设于箱体内,消声回风导流格栅包括若干吸声导流片,各吸声导流片倾斜设置,吸声导流片之间具有连通回风口的狭缝;新风机组,设于箱体外,新风机组具有伸入至箱体内的新风口。通过在箱体内对应回风口设置消声回风导流格栅,使得箱体内的噪声运动至回风口所在的位置时不是直接从回风口辐射出去,而是先进入至消声回风导流格栅的狭缝内被吸声导流片吸收,剩下的再通过回风口辐射出去,减低了从回风口辐射出去的噪声的量,通过设置吸声导流片倾斜设置,可以加长狭缝的长度,使得噪声在狭缝内滞留的时间变长,使得吸声导流片能充分吸收噪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