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8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40225.4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接;电器箱(10),用于安置与压缩机(1)电连接的电器元件(16);第一冷媒流路(5),与冷凝器(3)连接并被配置成向电器箱(10)提供冷却用冷媒;第二冷媒流路(4),与冷凝器(3)连接并被配置成向电器箱(10)提供冷却用冷媒,第一冷媒流路(5)和第二冷媒流路(4)并联;第一节流部件(7),设在第一冷媒流路(5)中并沿冷媒流动方向位于电器箱(10)的上游,第一节流部件(7)可开闭地设置且开度可调地设置,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器箱不能得到有效的冷却降温的问题。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832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75115.X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制冷系统包括冷水机组、风冷式换热器和经过空调设备末端并对其进行制冷的冷却液循环管路,风冷式换热器与冷水机组串联设置,均用于对冷却液降温;存在一旁通流路与风冷式换热器并联设置,风冷式换热器和冷水机组所在流路、旁通流路均与冷却液循环管路之间存在有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本解决了制冷系统难以在室外环境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时满足空调末端设备的制冷要求的技术问题,即使室外环境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时,仍能满足空调末端设备的制冷要求,保证制冷系统制冷能力的可靠性。

    连线长度调节装置和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6541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44551.3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连线长度调节装置和制冷设备,包括收线盒和收线拨杆,收线盒内部具有收纳连接线的容纳腔,收线盒的一侧开设有收线口;收线盒还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一端逐渐远离收线口,收线拨杆通过滑槽伸入容纳腔中,并沿滑槽滑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滑动收线拨杆达到收线和放线的目的;本发明中靠近收线口的短槽为装卸档位,远离收线口的短槽为固定档位,通过档位的设置避免过度收线而导致连线端子受力脱落。

    不同冷却方式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759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607070.4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冷却方式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制冷系统,属于冷却模块切换技术领域,该方法、装置、设备及制冷系统在制冷系统的出液端设置储液容器,获取制冷系统的进液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并计算进液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根据进液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与设定差值阈值,触发不同冷却模块切换,以使不同冷却模块产生的冷却液在储液容器内混合,改变不同冷却模块切换时的出液温度。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同的冷却模块切换时,切换后的冷却模块产生的冷却液与切换前的冷却模块最终剩余的冷却液在储液容器内混合,从而改变切换时的出液温度,降低了两路冷却液的温度差,提升了使用端可靠性,提升使用寿命。

    冷媒循环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33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75452.5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回路、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冷媒回路包括氟泵和冷媒收集部。氟泵与压缩机并联地连接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冷媒收集部包括收集部进口、收集部气体出口和收集部液体出口。收集部进口与蒸发器连接,收集部气体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收集部液体出口与氟泵的入口连接。检测装置检测冷媒收集部内的冷媒参数。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信号连接,以根据冷媒参数控制冷媒循环系统在压缩机制冷模式和氟泵制冷模式之间切换。在压缩机制冷模式,压缩机开启,氟泵从冷媒回路中切除。在氟泵制冷模式,氟泵开启,压缩机从冷媒回路中切除。

    泵驱空调设备及其氟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21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89593.5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驱空调设备及其氟泵控制方法。所述的氟泵控制方法包括:当输入氟泵制冷剂的过冷度小于预设值时,根据储液罐的液位高度控制氟泵的运行频率;当所述过冷度大于等于预设值与允许误差之差,且小于等于预设值与允许误差之和时,维持氟泵当前运行频率不变;当所述过冷度大于预设值与允许误差之和时,降低冷凝风机的转速并开启旁通电动比例调节阀。本发明通过调整氟泵的运行频率,辅助调整冷凝风机和蒸发风机的转速,控制氟泵出口处旁通的分流,以及控制储液罐侧壁上设置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开闭,保证氟泵入口制冷剂有一定的过冷度,降低氟泵发生气蚀故障的概率,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并提高氟泵使用寿命。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391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38960.4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并联三条支路,每条支路上设置长度不同、内径相同的毛细管,三条支路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冷凝器还通过旁通管路与压缩机入口连接,旁通管路上并联三条卸荷支路,每条支路上设置长度不同、内径相同的毛细管,三条卸荷支路分别设置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该方法包括:空调制冷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室内回风温度、排气压力、排气温度,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的开闭。该方案,根据温度参数和压力参数选择合适的毛细管进行节流和卸荷,使空调运行在最佳状态,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

    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冷却机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69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22313.0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冷却机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由冷却机组的供液端流向负载的供液温度;获取所述负载的设定需求温度,并计算所述供液温度与所述设定需求温度之间的温差;判断所述温差是否超出设定的温差范围;若所述温差超出设定的温差范围,则根据所述温差控制所述高温旁通系统向第二连通管道输送高温冷媒介质或控制所述低温旁通系统向第二连通管道输送低温冷媒介质,以调整所述温差在所述设定的温差范围。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满足负载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的制冷量需求的技术问题。

    一种高低温试验箱工况切换方法、装置及高低温试验箱

    公开(公告)号:CN1172992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21588.8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低温试验箱工况切换方法、装置及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包括:空调系统和至少一个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内部设置蓄冷剂和冷媒管路,储能装置通过冷媒管路与空调系统中的室外换热器并联,室外换热器所在支路和储能装置所在支路均通断可控;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工况切换指令,监测储能装置内部温度;控制空调系统按照与工况切换指令对应的冷媒流向运行,并根据工况切换指令、储能装置的个数和储能装置内部温度,控制室外换热器所在支路和储能装置所在支路的通断。本发明可将工况切换时的能量损耗储存到储能装置中,待下次切换时使用,提高全寿命周期内系统能效,节能减排,解决了高低温试验箱在工况切换时能耗较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