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52219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246597.8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机房空调室内机内部布局不合理导致机组换热能力相对较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蒸发器部件、壳体和风机安装板,其中,风机安装板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相连接,蒸发器部件沿壳体顶部以及风机安装板之间对角线的方向倾斜设置在风机安装板及壳体上,安装在风机安装板上的风机部件能驱动气流穿过风机安装板并吹向蒸发器部件。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机组的换热效率。

    空调组件及空调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94584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1118707.2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组件及空调,属于空调领域。本申请空调组件包括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本申请通过增加进风口的面积,使得进风口面积大于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在进风量一定的条件下,进风口面积的增加能够降低进风速度,因而可实现低风速进风,在低风速下,蒸发温度比较低,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同时在低风速下,空气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进而能够增加空气中水分的凝出效果,从而实现提高除湿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机房空调及其风道结构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88247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1584272.6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房空调及其风道结构,所述机房空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风道结构;呈弧形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风道结构中,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侧风腔,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后在所述导流件的引导下进入所述侧风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房空调及其风道结构能够引导气流流动方向,最大程度降低气流阻力,减少气流噪声,提升进风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末端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7350492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0795730.4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末端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末端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模块,单元模块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包括安装框架和设置在安装框架上的面板组件,安装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表冷器组件,表冷器组件设置在安装框架内;出水管,出水管设置在安装框架内,且位于表冷器组件的前部或后部;进水管,进水管设置在安装框架内,且位于表冷器组件的前部或后部。该空调末端方便运输。

    一种制冷设备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72794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83376.8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还包括冷凝水收集器和换热装置,冷凝水收集器用于收集蒸发器析出的冷凝水,换热装置能够与冷凝水收集器进行热交换,以对换热装置中的冷媒进行冷却,该换热装置的冷媒进口连接冷凝器冷媒出口连接蒸发器,以将换热装置连入整个制冷系统。工作时,蒸发器析出的冷凝水携带大量的冷能进入冷凝水收集器中,而经过冷凝器冷凝后的冷媒进入换热装置中,并与冷凝水发生热交换,以使冷媒吸收冷凝水中的冷能后进入蒸发器中,向环境中释放冷量。上述设置可对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中的冷量进行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浪费,而且还可使冷媒获得更大的过冷度,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量,提升了制冷设备的能效比。

    接水盘及空调器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46357U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21868377.9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该接水盘包括盘体,盘体的接水面上设置有承载凸台,承载凸台用于承载蒸发器支撑板并使蒸发器支撑板与接水面相间隔。通过在盘体的接水面上设置有承载凸台,让承载凸台承载蒸发器支撑板,使得蒸发器支撑板与接水面相间隔。这样一来,蒸发器支撑板就不会再整体阻断接水面的上的水流方向,让蒸发器支撑板和盘体的接水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隙用于冷凝水的流动,从而使得接水盘可以顺畅的排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692074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0795781.7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空调系统,包括安装框架,至少一根电加热器并列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安装结构,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电加热器,实现单人安装,减少固定螺栓的使用,降低物料成本,卡槽和卡扣结构均能够与其他结构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将电加热器与换热装置平行设置,和/或将所述电加热器倾斜设置,能够保证在制取相同热量的同时,降低空调系统的输入功率,实现节能减排。(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机房空调系统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81485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65462.6

    申请日:2016-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房空调系统,该机房空调系统包括:制冷部件和加湿器,还包括:换热器,设置有冷媒输入端、冷媒输出端、水体输入端和水体输出端,冷媒输入端与制冷部件的冷媒出口端连接、冷媒输出端与制冷部件的冷媒进口端连接、水体输入端与水源相连、以及水体输出端与加湿器的加湿用水进口端连接,换热器用于对制冷部件传输的冷媒和接收的加湿用水进行换热处理,并将降低温度的冷媒传输至制冷部件,以及将升高温度的加湿用水传输至加湿器。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利用制冷部件传输的冷媒产生的热量来对较低温度的加湿用水进行预热,以使导入加湿器的加湿用水温度升高,降低了加湿器的功耗,也相应降低了机房空调系统的总能耗。

    空调壳体及空调机组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31628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2021196.9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壳体及空调机组。空调壳体包括由多个板体围成,且至少两个板体上设置有回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壳体及空调机组,通过在至少两个板体上设置回风口,能够在相同尺寸风机的情况下增大机组的回风量,前面板和相邻的两个侧板均设置回风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回风口的回风对其他侧板之间产生冲击噪音的问题,而通过设置防护板和铰接机构能够在减小气流阻力、减小气流噪音、提升机组显热比、提升机组制冷量的同时,减小过滤机构的售后维护问题。

    换热器组件、空调器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65377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176847.0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组件、空调器。该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通过载冷介质管(3)串联,第一换热器(1)设置在第二换热器(2)的背风侧,载冷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回风依次流经第二换热器(2)和第一换热器(1),以使载冷介质沿着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逐层冷却,回风沿着第二换热器(2)和第一换热器(1)逐层冷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保证充分冷量的同时,提高显热比,减少除湿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