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利昂自动灌装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051568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616357.7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利昂自动灌装机械手,属于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人工灌装氟利昂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氟利昂自动灌装机械手,架体具有呈板状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具有内弯的定位部,顶部气缸位于连接部的外侧,顶部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部相连,每个定位部上均设置有锁紧气缸,连接部内侧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上转动连接有旋转壳体,旋转壳体的端部高度小于定位部的高度;旋转壳体上的灌装孔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旋转壳体转动连接,转动轴的外端部具有旋拧部;旋转壳体上还设置有旋盖机构和灌装阀,旋盖机构和灌装阀沿着灌装孔的周向成一定的角度,连接套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本氟利昂自动灌装机械手实现了氟利昂的自动灌装。

    一种自动绕管机的自校正送管单元和自校正送管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312443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777888.4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绕管机的自校正送管单元和自校正送管机构,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一种自动绕管机矫直效果不好、无法在多种不同尺寸的芯筒进行缠绕的问题。本自动绕管机的自校正送管单元,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有立板,立板上设置有换向轮组、引导轮组和展平轮组。本自动绕管机的自校正送管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储料筒,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上设置升降拖板,支撑架和升降拖板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拖板上设置有横托板,横托板和升降拖板之间设置有平移驱动机构;每个横托板上均设置有一个自校正送管单元,自校正送管单元的基座固定在横托板上,储料筒的数量与自校正送管单元相同。

    基于PDMS压阻和不锈钢电容的耐蚀压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6897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93040.2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DMS压阻和不锈钢电容的耐蚀压力传感器。包括密闭的耐蚀壳体、以及安装在耐蚀壳体内的PDMS压阻传感单元和不锈钢电容传感单元。耐蚀壳体由中空的螺栓头、不锈钢隔膜、封盖、螺母依次装配而成;PDMS压阻传感单元由绝缘膜、PDMS压阻层和下表面具有检测电极的惰性橡胶上电极衬底组成;不锈钢电容传感单元由中心开孔的不锈钢薄膜极板和后盾基板组成。本发明集合了压阻式和电容式两种力敏感单元,有效实现静态力和瞬态力的二阶量测量,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选用SS316不锈钢作为传感器耐蚀壳体,其优良的强耐腐蚀性等特点满足了传感器在腐蚀性气体及液体下的压力测量要求。

    一种自动绕管机的自校正送管单元和自校正送管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31244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777888.4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衢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06 B21D3/05 B21D11/06 B21D43/006 B21D4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绕管机的自校正送管单元和自校正送管机构,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一种自动绕管机矫直效果不好、无法在多种不同尺寸的芯筒进行缠绕的问题。本自动绕管机的自校正送管单元,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有立板,立板上设置有换向轮组、引导轮组和展平轮组。本自动绕管机的自校正送管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储料筒,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上设置升降拖板,支撑架和升降拖板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拖板上设置有横托板,横托板和升降拖板之间设置有平移驱动机构;每个横托板上均设置有一个自校正送管单元,自校正送管单元的基座固定在横托板上,储料筒的数量与自校正送管单元相同。

    一种缠绕式换热器的自动绕管机

    公开(公告)号:CN10529025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84649.1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缠绕式换热器的自动绕管机,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缠绕式换热器的自动绕管机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缠绕式换热器的自动绕管机,包括主导轨底板,主导轨底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芯筒的支撑座,主导轨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送料导轨底板,每个送料导轨底板均设置有自校正送管机构,自校正送管机构位于支撑座侧部并能够对准位于支撑座上的芯筒,送料导轨底板上还具有能带动自校正送管机构沿着送料导轨底板滑动的行走驱动机构。本缠绕式换热器的自动绕管机实现了多根传热管、多层次的缠绕。

    一种氟利昂自动灌装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0515687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16357.7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利昂自动灌装机械手,属于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人工灌装氟利昂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氟利昂自动灌装机械手,架体具有呈板状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具有内弯的定位部,顶部气缸位于连接部的外侧,顶部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部相连,每个定位部上均设置有锁紧气缸,连接部内侧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上转动连接有旋转壳体,旋转壳体的端部高度小于定位部的高度;旋转壳体上的灌装孔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旋转壳体转动连接,转动轴的外端部具有旋拧部;旋转壳体上还设置有旋盖机构和灌装阀,旋盖机构和灌装阀沿着灌装孔的周向成一定的角度,连接套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本氟利昂自动灌装机械手实现了氟利昂的自动灌装。

    一种基于热优化设计的机床五自由度误差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82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8610.9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床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热优化设计的机床五自由度误差测量装置;该基于热优化设计的机床五自由度误差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载物台、四自由度误差测量单元、激光发射单元以及滚转误差测量单元,在基座上端滑动安装有载物台;在载物台上端设有四自由度误差测量单元,在基座前端一侧安装固定有激光发射单元,同时在基座后端安装固定有滚转误差测量单元;在激光发射单元一端、四自由度误差测量单元一端以及滚转误差测量单元一端均设有热优化箱;所述的基于热优化设计的机床五自由度误差测量装置可以对引入的空气进行控制,使封闭箱内部的温度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保证封闭箱内部的电子器件在正常温度下的作业状态。

    主轴系统冷却套及主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90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0119430.8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轴系统领域,提供一种主轴系统冷却套及主轴系统,所述主轴系统冷却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中设有进水流道、出水流道和多组冷却流道组,多组所述冷却流道组在所述套体中间隔设置,所述冷却流道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连接,所述冷却流道组包括多条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连通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本发明的主轴系统冷却套能够通过多组冷却流道组中的多条冷却流道同时对主轴进行冷却,散热效率高,通过设置进水流道,同时对多组冷却流道组输入冷却液,减少了冷却液的流动长度,使得冷却液的流动压力损失减小。

    一种机床主轴用高效型散热机构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49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05712.9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衢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主轴用高效型散热机构,属于机床配件技术领域,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循环组件。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循环组件,挤压板带动四个液囊周期性舒张或者收缩,顶部的液囊舒张收缩时,进液管通过单向阀对储液箱内的润滑液进行吸收,液囊将内部的润滑液通过连接管输送至喷管,喷管将润滑液喷向主轴,并将主轴运行时间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主轴的散热效果,避免主轴过热影响机床加工效果,同时,底部的液囊舒张收缩时,输送管将主箱体底部润滑液吸收至液囊内,液囊将内部的润滑液通过进液管输送储液箱内,完成对润滑液的循环回收,避免润滑液浪费,减少散热成本。

    一种基于应力分析的主轴轴承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1038068.0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力分析的主轴轴承寿命预测方法,涉及主轴寿命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累积失效数学模型,依据方法求解出二参数威布尔分部的两个未知数,得到轴承预测数学模型。本发明通过在内设置有数学模型建立法,对于轴承寿命进行分析时,还可对于影响轴承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可提高轴承寿命的预测的精准度,还在方法内设置有主轴轴承寿命预测可靠性评估方法,可对于多组数据进行检测,将多个训练轴承的健康指数绘制得到失效阈值图,利用ACPSO优化双指数模型将后续衰退时间带入参数确定好的公式,从而得到最为精确的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寿命(56)对比文件王奉涛;王贝;敦泊森;李宏坤;韩清凯;朱泓.改进Logistic回归模型的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方法.振动.测试与诊断.2018,(第01期),131-137+218.罗哉;王岚晶;唐颖奇;田焜.基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自动调整臂疲劳寿命的P-S-N曲线研究.计量学报.2018,(第02期),45-49.张吉健;王秋成.汽车轮毂轴承的可靠性建模分析.机电工程.2009,(第09期),98-100.刘铁鑫;张伟;张丽霞.水电机组结构寿命评价预测软件研究.水电能源科学.2006,(第02期),5-6+24-26.徐鹤琴;汪久根;王庆九.滚动轴承疲劳失效过程与寿命模型的研究.轴承.2016,(第04期),60-65.凌丹;何俐萍;许焕卫;汪忠来;朱顺鹏.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疲劳剩余寿命可靠性预测方法.机械设计.2011,(第07期),53-5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