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396779Y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20032946.0
申请日:2009-05-05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春昌
IPC: F23L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烟气流量非平衡控制的烟气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以及与空气预热器相连通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和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在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内设置有N个分隔板,通过N个分隔板将空气预热器进口烟道分割为N+1个烟气小通道,在该烟气小通道内还布置有N个调节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门进行烟气流量调节,使流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流量根据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变化形成一定的偏差。即当蓄热板金属温度越低时,其与烟气的传热温压越大,流经其表面的烟气流量相对也越大,当蓄热板的金属温度在烟气通道随着空气预热器旋转而升高时,流经其表面的烟气流量也做相应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1262408Y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20029754.X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春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燃煤锅炉的热一次风旁路装置,在锅炉的原有送风系统增设了热一次风旁路管道,即在原有的热一次风管道上增设热一次风旁路装置,从而将原热一次风分为两路,一路沿原有热一次风管道送入制粉系统,以满足制粉干燥出力和携带煤粉的需要;另一路通过热一次旁路装置送到热二次风中。这样,可以通过增加流过空气预热器的热一次风量的方式,降低热一次风的温度,从而减少制粉系统掺入的冷一次风量,达到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目的;同时,可通过对旁路热一次风量的控制,达到调节控制锅炉排烟温度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暖风器或热风循环装置的作用。对于新建机组,在一次风量足够大,热一次风旁路调节能力足够大时,甚至可替代暖风器或热风循环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802287Y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520110783.5
申请日:2005-06-28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春昌
IPC: F23D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单侧低速燃烧器,在燃烧器出口段外壳内沿壳体的长度方向放入一个分流变速板,该分流变速装置利用文丘里管原理将燃烧器出口段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窄空间过渡到宽空间形成低流速介质通道,在煤粉气流出口通过扩容形成降速燃烧,一部分由宽空间过渡到窄空间形成高流速介质通道,在煤粉气流出口通过挤压形成增速燃烧。降速部分燃烧的煤粉气流位于四角切圆燃烧器的向火侧,成功地解决了现有燃烧器向火侧煤粉气流出口速度不能有效降低的弊端,从而使其所需要的着火热量减小。具过程类似强制点火过程,包含有热着火理论、火焰传播理论、分步燃烧原理和强制点火原理。
-
公开(公告)号:CN214406137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425986.2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自吹灰防堵系统,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仓室包括母一次风仓室与子一次风仓室,子一次风仓室出口设置子一次风出口风道,子一次风出口风道与二次风出口风道相连;母一次风仓室的出口与一次风出口风道相连,二次风出口风道入口还与二次风仓室相连。在锅炉各种运行负荷下,使进入空气预热器子一次风仓室的一次风始终维持足够的风量,其流速≧15m/s,大大强化了一次风对空气预热器的自吹灰作用,并能保证进入制粉系统的风量始终恰好能够满足制粉系统的需求,对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3746703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778658.9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式燃烧煤粉锅炉的防腐蚀、防磨损、防结渣装置,包括浓淡分离装置,浓淡分离装置设置在与紧邻两侧墙的燃烧器相连的煤粉管道上,浓淡分离装置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为淡相煤粉管道,另一路为浓相煤粉管道,淡相煤粉管道和浓相煤粉管道均与紧邻两侧墙的燃烧器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紧邻两侧墙的燃烧器煤粉气流的燃烧过程处于富氧燃烧状况,从而有效改善燃烧颗粒、煤灰颗粒对水冷壁的冲刷磨损与结渣程度;同时,有效地改变了壁面气氛,降低了冲刷水冷壁燃烧产物的温度水平,解决或缓解炉内的高温腐蚀程度和结渣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01396780Y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20032947.5
申请日:2009-05-05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春昌
IPC: F23L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燃煤锅炉热风再循环系统的隔绝装置,在热风再循环系统管道上设置有与热风再循环系统管道相连通的可拆卸管段组件,当热风再循环系统处于闲置时,该段可拆卸管道组件从热风再循环系统管道中拆卸下来,热风再循环系统管道的热风端设置有密封盖板组件,热风再循环系统管道的送风机进口端安装有过虑网组件。从而在热风再循环系统闲置不用时使其与送风系统完全隔绝,使送风系统阻力降低,达到节约送风系统电耗的目的;同时使锅炉排烟温度降低。对已投运锅炉,可进行直接加装隔绝装置的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216790161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20349473.2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控制对冲燃烧锅炉两侧燃烧偏差的风箱结构,包括设置在前墙和后墙上的燃烧器风箱,并且一层燃烧器对应布置一层燃烧器风箱,每层燃烧器设置在对应层燃烧器风箱的内部;燃烧器包括煤粉燃烧器和燃尽风燃烧器;每层燃烧器风箱的内部均设置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两侧的燃烧器风箱内部所布置的煤粉燃烧器或者燃尽风燃烧器数量相同。控制方法包括当两侧的运行氧量偏差大于阈值时,增大氧量偏低一侧的燃烧器风箱的进风量;当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大于阈值或屏式过热器出口两侧汽温偏差大于阈值时,通过增大一侧燃烧器风箱的进风量或减小另一侧燃烧器风箱的进风量。本实用新型能够匹配炉膛两侧燃烧器的入炉煤粉量差异,减小两侧的汽温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21466438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382071.8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旋流燃烧器停运烧损的中心风保护装置,包括对应上层旋流燃烧器、中层旋流燃烧器以及下层旋流燃烧器设置的中心风筒,下层旋流燃烧器的中心风筒与燃烧器风箱相连接,上层旋流燃烧器与中层旋流燃烧器的中心风筒均与燃烧器风箱和中心风母管相连接,连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门;旋流燃烧器的内二次风道和外二次风道的风源取自燃烧器风箱;燃烧器风箱的风源取自空气预热器的出口热二次风;中心风母管通过调压管道与空气预热器出口热一次风母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线调节停运层燃烧器中心风筒内冷却风压力,有效的防止燃烧器停运期间发生烧损。
-
公开(公告)号:CN203963989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52457.4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IPC: F23L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燃煤锅炉的设置风侧旁路的热一次风加热器,包括热一次风加热器主管道,安装在热一次风加热器主管道上的热一次风加热器以及与热一次风加热器主管道相连通的原热一次风管道;所述的热一次风加热器主管道上设置了调节风门,在调节风门前端、热一次风加热器后端的热一次风加热器主管道上并联有旁路风管道和旁路风调节风门。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热一次风加热器及其系统中新设置一热一次风加热器的旁路风系统。这样,进入磨煤机的一次风温度可以通过旁路风量的调节来控制,即通过一次风加热器降低温度后的主气流与通过未降低温度的旁路风混合来控制磨煤机入口的进风温度,使热一次风加热器对风温的调节能力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3309890U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20302660.6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春昌
Abstract: 一种双分级可调低NOx燃烧装置,通过燃烧器在炉膛高度方向上的全新布置方式将炉内燃烧过程分为3个区域,最下部为微缺氧燃烧方式,中间区域为再燃还原区,最上方布置为两相燃尽区,通过再燃燃料的调节,不仅可以改变炉内的燃烧方式(在空气分级燃烧或燃料分级燃烧之间转换);而且可以改变炉膛火焰中心位置暨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同时提高锅炉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并降低锅炉低负荷下运行时的氧量控制值,使锅炉的NOx排放量和锅炉排烟损失随之降低;对于低挥发分煤锅炉,运行方式偏重于燃料分级方式,发挥燃料分级技术对煤种适应强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