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坡度的排水管道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657126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0183070.X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坡度的排水管道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水箱、不锈钢管、不锈钢橡胶软连接头、试验管、活动水箱,和多组液压升降柱,所述固定水箱、活动水箱与不锈钢管进行法兰连接,所述试验管两端采用不锈钢橡胶软连接头分别与不锈钢管进行连接,多组所述液压升降柱分别支撑试验管和活动水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坡度的排水管道试验装置,借助液压升降柱,实现了自由调节排水管道装置的坡度,并保证了试验管支撑的可靠性,同时利用不锈钢橡胶软连接头实现管道之间的软活动,避免管道因坡度调节导致管道损坏,提高了坡度调节过程中的灵活性,从而能够准确模拟真实管道布置情况。

    一种改进竖流沉淀池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94071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1362387.0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竖流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槽,所述池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泥斗,所述池体的顶部通过支板连接有震动器,所述池体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进水配水筒,所述震动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动框架,所述池体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吸泥管。本实用新型采用高频震动方式对沉泥区域进行扰动,一方面避免了竖流沉淀池底部因无机械搅拌而出现的死泥区域,另一方面震动结构简单造价低,运行费用较低,且操作简单,结合污泥中间储池,短时间内将沉淀池底部浓缩污泥迅速排出,进一步降低了死泥区域在沉淀池中间的形成,保障了出水效果和污泥回流。

    一种检查井与HDPE缠绕增强管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653866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0529689.1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查井与HDPE缠绕增强管连接结构,包括铺设在检查井内的检查井底部垫层和铺设在HDPE缠绕增强管底部的管道基础层,管道基础层铺设在管沟底面上,HDPE缠绕增强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连接在HDPE缠绕增强管与检查井井壁的连接段上,检查井井壁内侧上还浇筑形成有护壁块,护壁块连接在所述检查井井底和HDPE缠绕增强管外壁之间。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压实过程中管道基础层中的机制砂不会进入井室中,检查井支模与管道铺设同步进行,管道可与检查井井壁整体浇筑为一体,管端与井壁无缝隙,无需用再用水泥砂浆填缝,密封性更好,施工更便捷。

    一种生态型沉水植物悬岛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26470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754570.7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型沉水植物悬岛,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制成的种植床体、基质层、种植框、钢索、生态基及锚固件,所述种植床体、基质层、种植框依次上下设置,所述种植床体、基质层开设有沉水植物的种植孔,所述种植框内铺设有基土用于种植沉水植物,所述钢索固定在种植床体的四个角,所述生态基固定在钢索上并位于种植框下,所述锚固件用于将种植床体稳定在水中。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种植床体,突破了传统的沉水植物种植模式,可用于深水区沉水植物的种植,同时该床体的寿命周期长,抗风浪能力极强,另外在床体的边角设置了生态基,可形成一个小型的水下森林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的污水净化效率。

    一种河湖微污染水体的原位治理装置与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199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0056971.7

    申请日:2023-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微污染水体的原位治理装置与工艺,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从下往上依次为固定桩、穿孔净化板、可伸缩软围隔和上层隔水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人工水草净化单元、水生动物净化单元和生态浮床净化单元,所述生态浮床净化单元内部设置有导流挡板,所述生态浮床净化单元的中心设置有喷泉曝气机。通过在喷泉曝气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圆形筒体,延长水体的流场,使喷泉曝气的影响范围及影响深度扩大,形成从水体表层到底泥的垂直循环流复氧路线,可提高水体流动性,消除水体上下层温度差及水体死角,防治蓝绿藻水华的爆发;与生物膜处理、生态处理进行联合,可在曝气充氧的同时达到协同去除水体污染的目的。

    一种河湖微污染水体的原位治理装置与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199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56971.7

    申请日:2023-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微污染水体的原位治理装置与工艺,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从下往上依次为固定桩、穿孔净化板、可伸缩软围隔和上层隔水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人工水草净化单元、水生动物净化单元和生态浮床净化单元,所述生态浮床净化单元内部设置有导流挡板,所述生态浮床净化单元的中心设置有喷泉曝气机。通过在喷泉曝气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圆形筒体,延长水体的流场,使喷泉曝气的影响范围及影响深度扩大,形成从水体表层到底泥的垂直循环流复氧路线,可提高水体流动性,消除水体上下层温度差及水体死角,防治蓝绿藻水华的爆发;与生物膜处理、生态处理进行联合,可在曝气充氧的同时达到协同去除水体污染的目的。

    一种改进的厌氧反应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117169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639662.0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厌氧反应器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底部均匀布置进水配水管,罐体底部还设有汇泥斗,汇泥斗的顶部夹角不大于60°;罐体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的上部设有排水管,三相分离器外周设有溢流堰,溢流堰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溢流堰处设有挡水板,罐体顶部还设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上连接反冲洗泵,反冲洗管的出水口处连接过滤膜组件,过滤膜组件设置在溢流堰内。本实用新型进水采用多个分散汇泥斗,能有效避免反应器在较高污泥浓度运行下造成的死泥堆积已经配水不均匀,本实用新型本厌氧反应器同时设置内回流与外回流系统,在通过过滤膜组件保证出水情况下,可以将上升流速大幅度提高,最高可达10m/h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