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8508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023753.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芬顿催化降解VOCs的技术。VOCs混合气体经过微孔曝气,从反应器底部进入溶液。在该体系内,阳极氧化以及阴极催化产生H2O2所构筑的芬顿反应可产生大量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该活性物种可将曝气进入反应体系的VOCs氧化为可溶性中间产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物等产物。此外,VOCs的曝气过程可为阴极催化还原提供充足的氧气,提升了H2O2的产量。利用提升泵将溶液提升至反应装置顶部,经喷淋装置形成喷雾,进一步增加了VOCs与溶液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升了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8688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023750.6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七氧化四钛纳米管中间层高性能改性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技术。该制备技术以钛网为基底,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管,通过高温还原方法制备七氧化四钛纳米管,将锡盐、锑盐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形成涂覆液,经过涂覆热分解形成锡锑的氧化物为中间层,提高电极的稳定性。采用电沉积技术,在锡锑中间层上制备β‑PbO2或离子、纳米颗粒掺杂改性的β‑PbO2。所得到的新型纳米管状的改性β‑PbO2电极致密均匀,颗粒尺寸小,具有较大的催化活性面积。同时,表面活性层附着力强,不易脱落,可耐酸碱腐蚀,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及使用寿命,适合工业化生产,可广泛应用于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污水领域,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665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714955.1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聚四氟乙烯热改性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导电炭黑、无水乙醇与聚四氟乙烯乳液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产物进行热处理,即得导电炭黑/PTFE复合材料;然后将得到的复合材料作为前驱体与无水乙醇、聚四氟乙烯乳液再次混合,得到混合乳液,将混合乳液碾压在不锈钢网上,得到初步气体扩散电极,再将其在马弗炉中煅烧,即得新型聚四氟乙烯热改性气体扩散电极。本发明改进了传统气体扩散电极的合成工艺,将PTFE在作为粘合剂的同时,也起到了导电炭黑催化剂的改性剂作用,从而使得经过两步高温工艺合成的气体扩散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933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16965.9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109 , C02F1/4676 , C02F2001/46142 , C02F2101/16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中硝氮还原的高分散钴钛复合纳米电极的制备方法,先将钴的可溶性前驱体化合物、钛的可溶性前驱体化合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醇溶剂中制成催化剂前驱体涂覆液,将此涂覆液涂覆在钛板上,再依次经过烘干、热烧结后即得到纳米Co3O4/TiO2复合电极。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在于:(1)与传统贵金属催化剂(如钯、铂等)相比,钴的价格只是其几百分之一。(2)通过添加钛酸四丁酯,使催化剂与钛氧化物在高温下生成固溶体,不但有利于催化剂与钛基底的结合,同时还提升了催化剂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电极的使用寿命。(3)通过添加PVP,使催化剂的分散性更好,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电极还原硝酸根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8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222847.5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对高氨氮或硝态氮废水的电化学回收氨的系统,包括:对含高氨氮或硝态氮废水进行电解的电化学电解单元和用于对电化学电解单元溢流出的碱性水体中的NH3进行回收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本专利电解过程中不断从反应槽底部通入含氨氮或硝态氮的废水,通过不断从阳极滤芯顶端抽取电解后的酸液,达到无需内置离子交换膜即可实现酸碱分离的目的,减缓了电极产生的酸碱混合,维持了反应装置内的碱性环境,提高了后续的脱氮效率,相比较于其他含离子交换膜的电解体系,本体系不产生膜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8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22847.5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对高氨氮或硝态氮废水的电化学回收氨的系统,包括:对含高氨氮或硝态氮废水进行电解的电化学电解单元和用于对电化学电解单元溢流出的碱性水体中的NH3进行回收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本专利电解过程中不断从反应槽底部通入含氨氮或硝态氮的废水,通过不断从阳极滤芯顶端抽取电解后的酸液,达到无需内置离子交换膜即可实现酸碱分离的目的,减缓了电极产生的酸碱混合,维持了反应装置内的碱性环境,提高了后续的脱氮效率,相比较于其他含离子交换膜的电解体系,本体系不产生膜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90229.7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水体硬度的系统,该系统在电解过程中,不断抽出阳极滤芯附近的酸性水体,无需内置离子交换膜即可实现酸碱分离的效果,减缓了电极产生的酸碱混合,维持了阴极腔室的碱性氛围,为碳酸钙晶种的生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从电化学电解单元的阳极附近抽出的酸性水体可用于再生离子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树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6654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22843.7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9/06 , C02F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循环水除垢、阻垢领域,提供了一种低能耗的双电极感应隔膜电解循环水除垢、阻垢装置。包括电化学电解装置和砂滤分离装置。装置中料液池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一流量计、电极阴极室连接;电极阴极室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三泵体、第三阀门、第三流量计、感应阴极室、砂滤单元、混合单元连接;第四泵体通过导管依次与第四流量计、电极阳极室、第二泵体、第二阀门连接;第二阀门通过导管依次与第二流量计、感应阳极室、混合单元连接。本发明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化学除垢装置低能耗地实现循环水除垢,还可以降低水体pH实现阻垢功能,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2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47385.5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9/0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加酸碱和铁盐、产泥量少的电解‑电芬顿絮凝复合技术体系,主要由电解单元和电芬顿单元组成。用一张PTFE膜将电解单元装置的阴阳极室隔开,废水经过阳极室后水体pH可降低至3.0,该出水进入后续的电芬顿单元。电芬顿单元的阴极为铁片,施加阴极的还原电势会减少铁离子析出以及强化Fe3+向Fe2+,向该体系内通入H2O2溶液驱动芬顿反应去除污染物。电解单元阴极室的碱性出水和电芬顿单元的出水同时进入酸碱中和池,将pH调至中性,驱动铁离子絮凝沉淀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最后将溶液过滤去除铁离子。该过程避免了酸碱和铁盐的投入,显著减少了铁泥产量,解决了传统芬顿反应过程大量化学试剂添加造成的水体含盐量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23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03376.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9/06 , C02F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除硬的复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除硬的复合装置中料液池通过导管与第一泵体连接,第一泵体通过导管与第二阀门连接;第二阀门通过导管与第一流量计连接,第一流量计通过导管与电化学电解单元中的阴极室连接;阴极室通过导管与结晶微波单元连接,结晶微波单元通过导管与第二泵体连接;第二泵体通过导管与第二流量计连接,第二流量计通过导管与电化学电解单元中的阳极室连接,阳极室上端设置有出水管。本发明减缓了离子扩散,进而避免电极产生的酸碱混合,维持了阴极腔室的碱性氛围,为碳酸钙结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