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系统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7980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10125423.7

    申请日:2005-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5/02 F25B27/02 Y02A30/274 Y02E20/14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括发电机、驱动源、压缩式空调、吸收式空调、回收驱动源的废热且将废热供应于压缩式空调和吸收式空调的废热回收器、将废热回收器回收的废热供应至压缩式空调的吸入侧过热热交换器、第一和第二热介质循环管的热电联产系统,废热回收器包括废气热交换器和冷却水热交换器,第一热介质循环管将已被废气热交换器和冷却水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加热的热介质导入再生器从而使热介质将热量传递给再生器的,第二热介质循环管将已被废气热交换器和冷却水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加热的热介质导入吸入侧过热热交换器从而使热介质将热量传递给吸入侧过热热交换器的。吸收式空调能提高废热的使用效率,且热电联产系统能提高制冷/制热能力。

    热电联合系统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2650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510089372.7

    申请日:2005-08-05

    Abstract: 一种热电联合系统,其包括:发电机;驱动源,其用来驱动发电机,并且从而使发电机产生电能,该驱动源在驱动源的运行期间产生废热;热泵型空调,其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热交换器、膨胀设备和室外热交换器;加热器,其对在完成与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之后经过室内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和废热回收器,其在热泵型空调的加热操作期间回收驱动源的废热并且将回收的废热供应至加热器。驱动源的废热能被重新用来加热经过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因此增大了热泵型空调的加热性能。

    热电联合系统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6617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089372.7

    申请日:2005-08-05

    Abstract: 一种热电联合系统,其包括:发电机;驱动源,其用来驱动发电机,并且从而使发电机产生电能,该驱动源在驱动源的运行期间产生废热;热泵型空调,其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热交换器、膨胀设备和室外热交换器;加热器,其对在完成与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之后经过室内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和废热回收器,其在热泵型空调的加热操作期间回收驱动源的废热并且将回收的废热供应至加热器。驱动源的废热能被重新用来加热经过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因此增大了热泵型空调的加热性能。

    热电联产系统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6616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25423.7

    申请日:2005-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5/02 F25B27/02 Y02A30/274 Y02E20/14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其中将诸如发动机之类的驱动源产生的废热用于压缩式空调和吸收式空调中的至少一个,从而能够提高制冷/制热能力。该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发电机、驱动源、压缩式空调、吸收式空调、以及废热回收器;该废热回收器适于回收该驱动源的废热,且适于将被回收的废热供应于该压缩式空调和该吸收式空调中的至少一个。该吸收式空调能够在其制冷运行过程中使用废热,从而可以提高废热的使用效率。

    热电联产系统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37463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08239.4

    申请日:2005-02-06

    Abstract: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发动机(50),其驱动发电机(52)发电;制冷/制热单元(60),其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61)、四通阀(62)、室外热交换器(63)、膨胀设备(6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65),以建立热泵型制冷剂循环;以及制冷剂过热单元(70A、70B、71),将用于冷却该发动机(50)的冷却水的热供应至该制冷/制热单元(60)的该压缩机(61)的吸入侧制冷剂管线(66),并且将从该发动机(50)排出的废气的热供应至该压缩机(61)的吸入侧制冷剂管线(66)和该压缩机(61)的排出侧制冷剂管线(67)。根据该热电联产系统,能够在防止压缩机发生故障的同时最大化地吸收发动机的废热,从而提高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冷凝温度。因此,实现制热性能的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