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自适应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1336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910773809.0

    申请日:2019-08-21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自适应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基座连接;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与所述支架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设备;转动部,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转动部连接,和/或所述支架与所述夹持座通过所述转动部连接;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惯性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用于获取外部振动数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转动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惯性传感器的振动数据反馈,控制所述转动部带动所述夹持座转动以进行负反馈补偿。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自适应固定装置,减小了电子设备因外部振动产生的抖动,提高了用户体验。

    无线充电座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58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086098.2

    申请日:2020-02-11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底座、安装座和风扇。安装座包括线圈模组和遮盖线圈模组的充电区,充电区能够用于放置电子设备以进行无线充电,安装座能够相对底座转动以改变充电区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且使充电区能够侧立于底座,风扇设于底座或安装座,且在充电区处于侧立状态时,风扇能够引导外界空气在充电区的背离线圈模组的一侧流动以与电子设备进行热交换。以上无线充电座能够适配多种机型,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在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风扇能够促使电子设备外周的空气产生流动,以利于电子设备的散热。上述无线充电座的散热风道易于设计,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且能够满足高功率无线充电的需求,以缩短无线充电时间。

    无线充电设备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58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083794.8

    申请日:2020-02-10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风冷模块,包括第一外壳和风扇,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及充电模块,包括第二外壳和线圈模组,第二外壳能够支撑待充电设备,充电模块能够安装于风冷模块且能够拆离。充电模块安装于风冷模块时,风扇能够引导外部的空气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一者流入第一外壳,并从另一者流出,以使第二风口处的空气与待充电设备进行热交换。在待充电设备的功率较小时,可以只采用充电模块。在待充电设备的功率较大时,可以将风冷模块安装于充电模块,风扇可以引导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并流经待充电设备,带走热量,能够支撑高功率充电的需求,缩短充电时间。

    无线充电设备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361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38506.7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外壳和风扇,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及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外壳和线圈模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部分结构叠层设置。第一主体能够相对于第二主体移动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二主体遮挡第二风口。在第二位置时,第二风口暴露,且风扇能够引导外部的空气自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中的一者流入,并从另一者流出,以使空气与待充电设备进行热交换。在第一位置时,第二风口被遮挡,能够有效隔离灰尘和异物。在第二位置时,第二风口暴露,形成散热风道,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并与待充电设备进行热交换,带走待充电设备的热量。

    无线充电设备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3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37439.7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包括线圈模组和风扇,线圈模组和风扇位于第一容纳空间,第一主体开设有第二通风口和第一通风口。及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叠层设置。第一主体能够相对于第二主体移动以形成通道或关闭通道,且在形成通道时,风扇工作,外部的空气能够流经通道、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以及第一容纳空间,以与线圈模组进行热交换。第一主体能够相对第二主体移动以形成或关闭通道。对于功率较小的待充电设备,产生的热量较少,通道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对于功率较大的待充电设备,产生的热量较多,通道可以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容纳空间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通道和第一通风口与外界的空气产生相对流动,带走线圈模组的热量。

    无线充电座
    36.
    发明公开
    无线充电座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1936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37378.4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外壳、挡流板、线圈模组、电路板和风扇。外壳设有安装空腔及第一风口、第二风口,挡流板设于安装空腔且将安装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分别连通第一腔室。线圈模组设于第二腔室,电路板设于安装空腔且与线圈模组电性连接。风扇设于第一腔室,风扇能够引导外界空气由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一者流入第一腔室,并引导空气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另一者流出第一腔室,以使第二风口处的空气能够与电子设备进行热交换。上述无线充电座,风扇和线圈模组被挡流板分隔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设置,可以防止线圈模组产生的热量回流以致降低无线充电座的散热效率。

    无线充电座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695753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973785.8

    申请日:2020-09-10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支撑件和本体。支撑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线圈模组,外壳在第二方向叠置于承板,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本体能够相对支撑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绕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线圈模组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端,支撑件能够用于将本体侧立于支撑物且使第一端支撑于支撑物。上述无线充电座,在本体侧立于支撑物时,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可以竖放于本体以进行无线充电且方便用户使用,本体还能够相对支撑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绕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线圈模组与第一端之间的高度降低,以使电子设备可以横放于本体以进行无线充电并方便用户使用,以拓展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无线充电设备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08392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080609.5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包括线圈模组和风扇,线圈模组和风扇位于第一容纳空间,第一主体开设有第二通风口和第一通风口。及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叠层设置。第一主体能够相对于第二主体移动以形成通道或关闭通道,且在形成通道时,风扇工作,外部的空气能够流经通道、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以及第一容纳空间,以与线圈模组进行热交换。第一主体能够相对第二主体移动以形成或关闭通道。对于功率较小的待充电设备,产生的热量较少,通道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对于功率较大的待充电设备,产生的热量较多,通道可以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容纳空间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通道和第一通风口与外界的空气产生相对流动,带走线圈模组的热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外壳及移动电源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54085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3256753.9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壳及移动电源。外壳包括本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第一侧,第二支撑件设置于第二侧,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用于在闭合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且在切换过程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联动。在闭合状态时第一支撑件贴合于第一侧,第二支撑件贴合于第二侧,以使外壳能够平放于水平支撑面。在张开状态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均与本体形成夹角,以使外壳能够通过本体和第二支撑件侧立于水平支撑面,且第一支撑件用于将电子设备支撑于第一侧。上述外壳可应用于移动电源,以利用移动电源为电子设备充电并拓展移动电源的使用场景。

    无线充电设备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137304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159465.2

    申请日:2020-02-10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风冷模块,包括第一外壳和风扇,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及充电模块,包括第二外壳和线圈模组,第二外壳能够支撑待充电设备,充电模块能够安装于风冷模块且能够拆离。充电模块安装于风冷模块时,风扇能够引导外部的空气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一者流入第一外壳,并从另一者流出,以使第二风口处的空气与待充电设备进行热交换。在待充电设备的功率较小时,可以只采用充电模块。在待充电设备的功率较大时,可以将风冷模块安装于充电模块,风扇可以引导外部的空气流经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并流经待充电设备,带走热量,能够支撑高功率充电的需求,缩短充电时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