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4194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27999.9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游万益
IPC: H01R13/516 , H01R13/631 , H01R13/6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1 , H01R12/724 , H01R13/193 , H01R13/4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以与插头连接器相对接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插座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插座本体内的若干插座端子。所述插座外壳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两个侧壁。所述插座外壳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以及在所述开口内向后向内延伸的弹片,所述弹片呈梯形设置。所述插座外壳的底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插座外壳顶壁凸伸的肋条,所述肋条沿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272363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238090.9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宏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对的第一电源连接器和第二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组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一电源端子。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组装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二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收容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前部的对接空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两侧设有一对导引柱。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两侧设有收容所述导引柱的一对导引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所述导引腔与所述对接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所述导引柱内侧凹陷形成槽道。所述导引腔和所述对接空腔及所述槽道相互连通形成对流通道,可以使高电压高电流的电力通过端子传输时产生的热量得以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397293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8047.2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装置充电系统的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以侦测电子装置现存电量的侦测单元、用以判断所述电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或第二预设值的判断单元以及根据所述电量与所述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之间的比较结果使得供电装置与电子装置耦合或断开的第一执行单元和第二执行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381191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42827.9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24 , H01R13/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电源端子对。所述绝缘本体内开设有用以收容所述若干电源端子对的若干收容槽。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设有接触部、尾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尾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后端设有扣合部。所述收容槽的后端设有与所述扣合部相抵接的抵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53196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23762.9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461 , H01R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61 , H01R13/647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接地端子、差分信号端子对;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端子接触部、第一端子焊接部以及第一端子连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端子接触部、第二端子焊接部以及第二端子连接部,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端子连接部和与之相邻的第二端子连接部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端子连接部宽度,且所述第一端子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部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有效地降低了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之间的串扰,进而提高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515757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2735.3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46 , H01R13/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023 , H01R12/716 , H01R13/405 , H01R13/6581 , H01R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模组、遮罩壳体、线缆以及外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为扁平状,所述端子模组具有若干端子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遮罩壳体卡持固定于绝缘本体外侧,所述线缆包括若干芯线,所述芯线与所述端子机械及电性地连接,所述外壳体部分地包覆于所述遮罩壳体与线缆外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遮罩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卡持固定,从而增强了限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6797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101072.6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以及盖体,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主体部、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以及自主体部向后延伸的尾部,在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侧还设置有切口,所述盖体的周缘延伸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切口配合,以防所述导电端子产生前后位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盖体通过锁紧部上的凸出部与所述导电端子的切口配合,将所述导电端子紧紧地固定在绝缘本体内,以防所述导电端子产生前后位移,从而确保所述电源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能够进行有效的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69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012207.1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以及相应的电连接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的电源端子制造、安装及更换成本低、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9475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33706.6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0 , H01R12/724 , H01R24/3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中心端子以及弹性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孔及与中心孔相通的侧边孔;所述中心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心孔内;所述弹性端子收容于所述侧边孔内并设置在所述中心端子的一侧,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沿绝缘本体高度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散热通槽,所述散热通槽与所述侧边孔相连通,藉以形成散热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设有沿绝缘本体高度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散热孔,从而电源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后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孔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可以提高电连接器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06641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25578.0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5/162 , H01R13/112 , H01R24/20 , H01R210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第一部分及与第一部分间隔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对接端及与第一对接端相对的第一配合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对接端及与第二对接端相对的第二配合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与第二对接端呈平板状平行相对延伸,所述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呈渐缩形态的一对弹性臂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