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8479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62381.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碳酸盐致密双相无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出萤石相、尖晶石相前驱体材料,以两种前驱体材料、造孔剂、粘结剂为原料经球磨混合、模压成型、保温烧结得到萤石‑尖晶石型陶瓷多孔膜支撑体,接着采用浸渍法将混合均匀的二/三元熔融碳酸盐浸入多孔陶瓷膜支撑体,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碳酸盐双相膜,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双相无机膜片结构致密,两相化学兼容性良好,无杂相生成,机械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155646.0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锌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及稳定性的电解液及全电池,其中电解液是一种在基础锌盐中添加多元阳离子和/或阴离子而得的宽温高熵电解液,其中,基础锌盐包括硫酸锌、氯化锌、三氟甲烷磺酸锌、溴化锌、醋酸锌、高氯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阳离子为NH4+、Cu2+、Mn2+、Mg2+、Co2+、Ni2+、Fe3+、Sr3+、La3+、Ce3+、Y3+、Sm3+、Gd3+中的三种及以上;阴离子为F‑、Cl‑、Br‑、I‑、NO3‑、BO33‑、PO43‑、SiO44‑、S2O32‑中的三种及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5466.2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622 , C04B35/624 , C04B35/626 , B01D71/02 , B01D67/00 , B01D5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萤石相、钙钛矿相和尖晶石相三型,组成及重量百分比具体为:Ce0.9Pr0.1O2‑δ氧化物x wt.%、Pr0.6Sr0.4Fe0.9M0.1O3‑δ氧化物y wt.%和NiFe2O4氧化物100‑x‑y wt.%,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6314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0821.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插层水合V2O5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将苯胺单体加入五氧化二钒的水溶液中,调节pH后置于高温下保温,洗涤冻干研磨后即为预插层水合V2O5材料,该预插层水合V2O5正极材料应用于制备水系金属二次储能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性强,微观形貌可控,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制备得到的PANI预插层V2O5正极材料为均匀纳米级“花瓣状”至“花带状”3D结构,具有较大的层间距,为电荷传输提供了连续、丰富的短距离通道,提高了V2O5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2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30823.5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双氢氧化物表面修饰锌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打磨后的锌片进行电化学活化预处理,使用直流电源进行恒压电化学剥离,完成后超声清洗,称量配制含两种硝酸盐的溶液并构建三电极体系,随后使用直流电源以锌片为工作电极进行恒流电化学沉积,干燥后得到表面附着层状双氢氧化物薄膜的锌片,即为层状双氢氧化物薄膜表面修饰锌电池负极,最后组装成水系锌离子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成功在锌电池负极上构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界面修饰层,解决了锌电池负极的枝晶问题和水致副反应,有望用于工业化生产,为实现商业化锌电池负极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72666.1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4B35/4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化学分解水制氢用铁基钙钛矿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能源制备技术和陶瓷制造技术领域。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r0.6Sr0.4Fe1‑xMxO3‑δ粉体,研磨后压制成型,获得坯体,接着在1250~1400℃焙烧6~10小时,得到铁基钙钛矿混合导体透氧膜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膜片结构致密,无杂相生成,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在900℃、流量为100mL min‑1的30vol.%CO‑He吹扫气和流量为100mL min‑1的80vol.%H2O‑N2水蒸气的条件下,Pr0.6Sr0.4Fe0.9W0.1O3‑δ混合导体透氧膜获得0.27mL·cm‑2·min‑1的产氢率,同时工作50个小时内能够保持产氢量稳定,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透氧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593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73617.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冰镍盐化焙烧‑水浸同步提取镍、铜、钴及制备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通过低冰镍盐化焙烧‑水浸同步提取镍、铜以及钴,实现绿色短流程化学工艺,同时,通过硫化钠除去浸出液中的铜元素,以含有镍钴元素的浸出液为原料制备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是直接以低冰镍的除铜浸出液为原料制备单晶电极正极材料,避免了镍、铜及钴在转炉吹炼过程中的损失,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而且该材料与纯物质制备的电极材料性能相当。本发明方法流程简单,能有效减少有价金属的损失,综合最大化利用资源,无污染;而且制备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纯化学物质的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47551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574121.0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低冰镍钙化焙烧‑酸浸高效提取镍、铜、钴的方法,属于绿色冶金工艺技术领域。一种由低冰镍钙化焙烧‑酸浸高效提取镍、铜、钴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氧化钙粉末与低冰镍粉末(小于200目)按质量比为(1~2):1混合均匀,将混匀后的物料置于坩埚内,敞口,然后在一定的温度500‑1100 oC下于电阻炉内焙烧1‑3 h;待焙烧相应时间后,急速冷却至室温,将焙砂置于烧杯中,加浓度为2 mol/L的稀硫酸100 mL,加热搅拌浸出,1 h后将混合物过滤,即得到富含镍、铜、钴的浸出液,可用作提取镍、铜、钴;滤渣烘干后可作为制取石膏的原料。相比于传统火法工艺,简化工艺流程,减少了有价金属(尤其是钴)的损失,且由于氧化钙的固硫作用,可减小SO2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3511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042146.7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混合导体非对称透氧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透氧膜材料的结构由钙钛矿型一种物相组成,即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型Pr0.6Sr0.4Fe0.9Al0.1O3-δ粉体,将粉体研磨,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和添加剂将粉体配制成适用于注浆成型的浆料,加入一定量的造孔剂并搅拌均匀,倒入石膏模成型,再进行干燥、预烧,即得非对称膜的多孔支撑体前驱体,然后浆料用毛刷涂覆数次至多孔支撑体前驱体表面,进行干燥、焙烧,即得单相混合导体非对称膜。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可制得任意尺寸和不同致密层厚度的单相混合导体非对称透氧膜,所得的膜片结构致密,无杂相生成,与相同组成的对称膜相比,透氧量显著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