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75192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231439.1

    申请日:2011-08-12

    Abstract: 木材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防腐剂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木材防腐剂存在环境危害大、渗透性差、抗流失性低的技术问题。木材防腐剂是由纳米氧化铜、柠檬酸三铵、蒸馏水、壳聚糖和醋酸溶液制成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纳米氧化铜与柠檬酸三铵混合,加入蒸馏水,搅拌,得到纳米氧化铜分散液;二、将壳聚糖加入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铜分散液,搅拌;得到木材防腐剂。本发明的木材防腐剂为黑褐色粘稠状液体,木材防腐剂对木材腐朽菌褐腐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白腐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一种可以测量研磨缸内悬浮液温度的研磨机

    公开(公告)号:CN203577977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97061.6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测量研磨缸内悬浮液温度的研磨机,包括研磨机、温度控制仪、测温线和橡胶密封塞;橡胶密封塞,用于将测温线固定在研磨缸内,并且密封研磨缸;测温线,用于测量研磨缸内悬浮液的温度,将测量温度数字信号输出给温度控制仪;温度控制仪,用于显示测量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测量研磨缸内悬浮液温度,保证了纳米防腐剂的制备工艺。

    塑合木生产用真空加压浸注和/或热固化罐

    公开(公告)号:CN201067940Y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20116828.9

    申请日:2007-08-22

    Abstract: 塑合木生产用真空加压浸注和/或热固化罐,它涉及一种塑合木生产用的装置。针对生产塑合木设备,真空加压浸注罐和加热固化罐分离,树脂单体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污染环境问题。筒体(1)上设有浸注液或单体收集凹槽(21),筒体(1)上设有夹套层(26)和保温层(27),浸注液或单体收集凹槽(21)的外壁上设有冷却夹套层(23)并构成罐体(4),罐口上装有快开门(29),温度表或第一传感器(10)、安全阀(11)、真空表或第二传感器(12)、压力表或第三传感器(13)、排空阀(14)、惰性气体加压口阀及出口阀、备用口阀(17)、真空口阀(18)与筒体(1)相通,加热介质进口阀(19)及冷却介质出、进口阀与夹套层(26)相通,浸注液或单体收集凹槽(21)设有出口(22)。本实用新型具有树脂单体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可以分段调速的木材纤维增强废旧橡胶复合材料混炼机

    公开(公告)号:CN204450915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499434.6

    申请日:2014-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分段调速的木材纤维增强废旧橡胶复合材料混炼机,主要包括调速系统、水冷系统、密炼室、气控系统、主轴、电动机和密炼室翻转传动机构,其中,调速系统由变频器、转速传感器、转速显示表、调速旋钮、控制面板和减速器组成,转速传感器固接于主轴侧,用于检测与主轴采用坡口焊接的密炼室内主转子转速,并连接到控制面板中的转速显示表上,使主转子转数直接数显在表盘上;调速旋钮与变频器相关联,通过变频器调控主转子转速;变频器用于调控与主转子减速器采用带连接的电动机主轴转速来实现分段调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工艺过程分段调速和物料高效高均匀共混,保证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混炼质量。

    一种共挤出3D打印喷头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79134U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20333297.2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一种共挤出3D打印喷头,涉及一种3D打印喷头。以解决现有的3D打印喷头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应用狭隘的缺点。总输料管道外侧设有散热壳体,散热壳体上端设有分盘器,总输料管道与喉管中心管相连通,散热壳体与上螺纹套螺纹连接,下螺纹套与加热壳体螺纹连接,加热壳体与可拆卸喷嘴螺纹连接,加热壳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及测温装置;芯材输料管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分盘器、总输料管道及喉管中心管,芯材输料管置于可拆卸喷嘴内部;且芯材输料管与芯材进料管套管连接;第一表材输料管、第二表材输料管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分盘器、总输料管道及喉管中心管,第一表材输料管及第二表材输料管置于可拆卸喷嘴的入口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