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2145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56316.5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顶支撑步履式移动打桩平台,包括固定于钢管桩顶部的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桩顶顶推定位装置上固定有承重平台,承重平台上固定有作业平台,作业平台的前部固定有大排架导向架,承重平台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小排架导向架,承重平台的前后两侧在与钢管桩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平台。通过桩顶顶推定位装置的三向千斤顶实现平台的步履式顶推前移。通过升降调节装置、三向千斤顶和大小排架导向架共同工作可对钢管桩快速精确定位,通过导向架横移可实现在整个平台范围内钢管桩的施工,通过安装平台可快速实现对桩顶顶推定位装置的安装拆除和桩顶后续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5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42056.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岸基高桩码头的临时施工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预制件的存放位置,选择合适的施工起始点;S2、在施工起点的相关区域对临时施工通道的安装面积和位置进行合理布置转位单元;S3、观察安装区域内的桩帽、桩柱、预应力装配横梁和预应力装配纵梁的安装情况;S4、通过吊绳挂载吊耳上然后将承重框架吊装至设计位置并落位;S5、调整承重框架下部的旋转盘和升降千斤顶,保证承重框架上部处于水平状态;S6、相邻的两个承重框架之间通过对准管限位,并微调两个承重框架之间的接缝;S7、在承重框架的顶部安装钢板同时充分固定。本发明设计巧妙,能大幅度提高整体的安装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经济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1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545070.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先导 , 林红星 , 何聪 , 刘聪聪 , 骆钊 , 沈立龙 , 肖浩 , 杨汉彬 , 黄睿奕 , 赵东梁 , 王聪 , 仇正中 , 高宁波 , 陈迪郁 , 韦新强 , 仲军 , 刘阳宁 , 朱映滔 , 刘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斜桩的高桩码头上部结构部品化施工方法,包括:桩芯桩帽一体式现浇施工,1)绑扎桩芯钢筋和桩帽钢筋形成部品化钢筋笼;2)安装辅助装置,起吊斜桩桩芯钢筋笼和直桩桩芯钢筋笼并下放至钢管桩内,再装配桩帽钢筋笼形成部品化钢筋笼结构;3)通过辅助装置吊装模板进行支模;4)对桩芯桩帽进行整体浇筑,完成桩芯桩帽的整体现浇施工。还包括5)通过辅助装置,完成节点现浇、预制横纵梁、预制面板的吊装。本发明通过辅助装置,辅助施工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现浇桩芯、桩帽、节点和预制横纵梁、面板等构件,将现场作业的混凝土现浇施工和预制构件安装一体化作业,实现整个码头上部结构安全、高效、高质量的部品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197696.6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张永涛 , 杨秀礼 , 肖文福 , 崔洪谱 , 冯先导 , 肖浩 , 程茂林 , 范晨阳 , 曾炜 , 纪晓宇 , 易飞 , 冷志坚 , 夏昊 , 张晓平 , 林红星 , 郑和晖 , 田飞 , 骆钊 , 肖林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节段桥梁分布式支撑架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过孔到位;步骤二:对称拼装时将尾部浮动支腿和前部浮动支腿分别支撑于刚架设完成的节段梁上并启动恒反力支撑,完成拼装;步骤三和步骤四:交换尾部中支腿和前部中支腿的位置;步骤五:主梁向前移动至前支腿位于Pn+3墩处;步骤六和步骤七:中支腿分别支撑于Pn+2墩和Pn+3墩处;步骤八:移动主梁;步骤九:过孔到位,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在满足大跨度桥梁的架设的同时,架设装备的长度短,整体长度小于两跨,架设装备自重轻,外形尺寸小,桥墩承受较小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21283.1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Inventor: 冯先导 , 林红星 , 骆钊 , 何聪 , 刘聪聪 , 沈立龙 , 方辉 , 杨汉彬 , 黄睿奕 , 赵东梁 , 王聪 , 仇正中 , 陈迪郁 , 巫兴发 , 施少治 , 孙仁松 , 王友平 , 游鹏 , 高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桩帽全装配式码头结构及施工方法,与传统的施工结构及方法相比,减少了侧模、底模临时设计和现场工人操作工序,避免了桩帽施工作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展所有预制构件吊装工作,沉桩后可快速吊放预制纵梁、预制横梁,快速形成码头连续施工平台,避免了临时平台的搭设,规避了预制、现浇交叉作业,减少了前期现场工人的投入,在后期可快速现浇混凝土形成码头面层,从而大幅加快施工进度,同时,采用大量预制构件,提高了混凝土和码头结构的耐久性,在保证结构受力的同时,取消了传统桩帽设计使设计桩顶标高高于设计高水位,解决了高潮位时桩基被海水漫灌的难题,提高了结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1003.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Q50/08 , G06F17/18 , G01D21/02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桥梁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评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其用于采集监测点的水深、水位及流速;数据处理系统,其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用以存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监测点数据以及桥梁基础前期冲刷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获取数据,计算监测点冲刷深度值,并得到数值模拟预测冲刷深度值和拟合预测冲刷深度值;预警发布系统,其包括数据评估模块和预警信息推送模块,所述数据评估模块用以评估桥梁基础健康预警级别;所述预警信息推送模块根据预警级别发布预警信息。本发明能够对桥梁基础健康状况进行精确评估,保护桥梁基础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8373959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879066.5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围堰的水下防冲刷结构,包括混凝土面板,多个浮筒在混凝土面板上方间隔排列,每个浮筒与混凝土面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每两个相邻的两个浮筒之间连接多根连接管;浮筒的一端连接气管,气管的长度大于水深,多根浮筒、连接管与气管之间相互连通,混凝土面板上设置多个凹陷部,混凝土面板位于围堰迎水面底部外围的河床上;本实用新型水下防冲刷结构,可以在平潮期快速下沉,在潮差变动及急流时能够保证围堰周围河床稳定,在围堰经历恶劣环境时,保证围堰内部承台正常施工;并且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抛石防护措施,能够对围堰周围河床防护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防冲刷结构能够回收,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952064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1323876.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弱光栅阵列的板桩锁扣连接状态剪切传感器,剪切传感器包括剪切探测单元、安装固定单元、光纤保护单元,内部共设一条线槽用于安装光纤引线,弱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在剪切探测单元内的线槽中,剪切探测单元上设置剪切槽,通过安装固定单元将剪切传感器焊接固定在钢板桩上,不影响板桩整体结构受力特性,设置的光纤保护单元对光纤引线进行保护,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断裂,同时有利于复用,降低成本,在将剪切传感器应用到钢板桩下沉安装状态的监测中时,剪切传感器安装在钢板桩的锁扣上,钢板桩锁扣下沉对当前位置的剪切传感器在剪切槽处剪切,通过监测光纤信号的变化来监测锁扣连接状态,确认钢板桩下沉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0256629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815581.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28B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调位的横移小车结构。包括上横移平台以及滑动连接于上横移平台的小车架;所述上横移平台与小车架之间设置有驱动小车架横向移动的驱动结构以及在调节完成后对小车架和上横移平台进行锁定的锁止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消除了侧模横向移动过程中因为上下受力不均衡出现的挠度问题,提高了侧模调节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0256640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815599.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预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干坞顺序法全断面整体预制沉管模板系统。包括内模系统、外模系统和端模系统;所述内模系统位于沉管浇筑空间内侧通过位于沉管浇筑空间纵向端部的端模系统与处于沉管浇筑空间外侧的外模系统连接为一体;所述内模系统下端设置有对内模系统进行纵向、横向和竖向位置调整的内模行走支撑装置;所述外模系统为可进行纵向、横向和竖向位置调整的外侧模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沉管预制方法具有调位精确、主体结构破坏少、可全天候作业的优点,解决了顺序法依次预制、相邻作业、空间紧凑、超大超重模板纵向长距离行走、易走偏等技术难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