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1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10995.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的时程分析方法,属于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动力学理论、极限平衡理论和非线性数学规划理论,研究地震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本发明基于岩质边坡坡脚处的地震时程加速度采用动力学原理计算条块的地震时程加速度,建立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循环迭代方法计算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获得边坡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的时程曲线。本发明方法具有概念明确、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高等特点,可将其应用于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5963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611022.7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昔格达组地层岩质边坡的地震惯性力计算方法,属于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了岩体参数的等效计算方法模拟了昔格达组地层岩体分布的不均匀性,采用了三角形单元实现了岩质边坡的空间离散,同时将地震波假设为简谐正弦波,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岩体分布的不均匀性、地震波传播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昔格达组地层岩质边坡地震惯性力的计算数学模型,使得本发明获取的昔格达组地层岩质边坡地震惯性力较传统的方法获取的结果更加精确、便捷;可将其应用于昔格达组地层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分析中,可为边坡设计提供可靠、准确的地震惯性力,该方法是对岩质边坡地震惯性力计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211596795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063311.3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犀鸟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软沙土边坡支护装置,包括支护底板和U形架块,支护底板的左端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护板,支护板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护桩,支护桩的上侧壁对称开设有圆孔,U形架块的左右两端下侧壁滑动连接于圆孔,支护板的上侧壁嵌入安装有L形杆,支护桩的上侧壁开设有螺旋形孔,螺旋形孔的侧壁开设有出液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配合支护板与支护桩进行固定的U形架块和L形杆,使得支护板与支护桩间的固定更加牢靠,减少因土质松软导致支护桩下沉时带来的危险,并通过设置便于向沙土内灌注油液的结构,使得油液与沙土接合后变得更加紧实,保证边坡支护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0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22441.4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具有多重介质的岩溶区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方法。所述方法进行抽水实验、地球物理勘测及野外示踪实验,确定断层和岩溶管道的连通性、水流速度及管道平均水流速、管道连通性和分支结构;构建基质三维非稳态地下水流方程,确定污染源面积和持续时间及特征污染因子、泄露浓度;基于地下水统测水位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校准;根据监测水位、泉流量和泉水溶质浓度的加权方差作为校准目标函数;将固定补给系数转化为补给强度,在非稳态流模拟基础上预测长观孔水位波动情况、泉流量以及泉水中污染因子浓度。本发明可准确预测岩溶泉和水质演化,能够为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72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0374314.7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渗流作用冰碛物细颗粒运移规律试验装置,属于地质试验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低,试验效果不直观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有顶面敞开的试验箱;分层单元能横向滑动地安装在试验箱内,用于对冰碛物进行分层;筛分单元安装在试验箱外一侧,且位于分层单元横向滑动的方向,筛分单元用于对分层单元中的冰碛物进行筛分;储存单元,储存单元安装在试验箱上方,用于投放试验原料。本发明在冰碛物土层的不同深度添加不同标识物,经过渗透沉降后,再将土层由上至下分割成若干层,分别筛分,确定不同标识物的最终停留位置和数量,反推沉降幅度和移动规律,试验结果直观,物理模拟真实准确,且可以完全自动化,提升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99013.4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测试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寒区特殊土工程崩塌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寒区特殊土工程崩塌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扭切崩塌试验台和边坡模型,所述边坡模型设置在所述扭切崩塌试验台上,所述扭切崩塌试验台可带动所述边坡模型沿至少一个方向活动;所述边坡模型具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坡体,所述坡体为可调或不可调;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全面模拟地震作用下振动、滑移及扭切多重作用对土工程边坡坍塌影响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8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56186.9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25/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岩质边坡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岩质边坡冻融损伤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矿山岩质边坡样本,对矿山岩质边坡样本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获得岩石冻融试验信息;依据岩石冻融试验信息设置位移分析指标,基于位移分析指标获得冻融循环下岩质边坡的位移变化情况;基于岩石冻融试验信息分析冻融循环下岩质边坡的塑性损伤情况和矿山安全系数;根据岩石冻融试验信息建立应力分析模型,通过应力分析模型得到冻融循环下岩质边坡的应力分布状况;结合位移变化情况、塑性损伤情况、矿山安全系数和应力分布状况分析矿山岩质边坡的损伤结果。本发明基于多目标分析矿山岩质边坡的冻融损伤情况,以确保岩质边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4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76356.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F30/2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分析领域,尤其是一种岩溶地区填埋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岩溶地区填埋场的勘探数据集;基于所述勘探数据集对所述岩溶地区填埋场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得到所述岩溶地区填埋场的水文地质参数;依据所述水文地质参数构建所述岩溶地区填埋场的水文地质评估模型;根据所述水文地质评估模型对所述岩溶地区填埋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模型拟合结果;通过所述模型拟合结果对所述岩溶地区填埋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本发明构建系统性的勘探数据集,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基于水文地质参数构建评估模型来拟合反映水文地质条件,为填埋场的选址、设计及运营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30708.7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层控制试样密实度的崩落放矿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崩落法采矿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传统崩落放矿模拟试验装置和方法难以模拟分析矿石和上覆盖层的密实程度对放矿颗粒运移规律运移的影响的问题;包括:分层式带肋透明试验箱、提升机、转动抽拉机和高速摄影相机,分层式带肋透明试验箱包括上试验箱和下试验箱,上试验箱可拆卸安装在下试验箱的顶部;脱模板组件,脱模板组件包括第一脱模板、第二脱模板……第N脱模板,第一脱模板到第N‑1脱模板的厚度依次间隔均匀的递减,第N脱模板的厚度与第N‑1脱模板的厚度相同;N设置为大于等于七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91007.X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数智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岩土数智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岩土工程全产业链信息化程度低、数据利用率低、数据储存和查询不便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大岩土数据中心、数据采集部分、智慧应用部分、综合展示部分以及成果管理部分;大岩土数据中心用于储存各个部分得到的数据,并在需要时为其他部分提供数据支持;数据采集部分用于采集施工场地的各项基础数据;智慧应用部分用于对岩土工程进行智能监测和管理,同时对施工场地的尾矿库进行运维;综合展示部分用于对大岩土数据中心的岩土工程数字化成果进行三维展示;成果管理部分用于提供地质数据的查询服务并对地质数据进行深度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