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010568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1048109.X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Inventor: 柏晓路 , 庄新伟 , 刘文勋 , 杨健铭 , 姜鹏 , 张瑚 , 袁兵 , 张乾 , 韩鹏飞 , 黄欲成 , 江卫华 , 吴海洋 , 徐维毅 , 吴高波 , 周成均 , 吕健双 , 刘思宁 , 汪如松 , 向宇 , 夏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要交叉跨越的三挂点地线耐张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绝缘子、第一联板和第二联板;两个绝缘子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联板一侧两端;第一联板另一侧的中间设置有挂点金具;第一联板在挂点金具固定点的两侧还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UL型挂环;两个绝缘子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二联板一侧两端;第二联板另一侧中间与耐张线夹相连接;所述挂点金具和两个第一UL型挂环分别与杆塔地线支架的挂线支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667935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808372.1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隙固定可调的地线玻璃绝缘子,其中通用玻璃件同轴套接于槽型铁帽内部,单扁钢脚同轴套接于通用玻璃件内部;还包括上电极和下电极相对配合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放电间隙;上电极通过径向安装角度可调的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槽型铁帽外侧,下电极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于单扁钢脚的外侧;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随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安装角度变化;第一连接件为抱箍结构且套接于槽型铁帽外部,上电极的末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槽型铁帽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盲孔,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定位盲孔相配合的凸点,所述凸点可埋入任一个定位盲孔。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固定,不会因为安装等因素导致间隙差异,工作状况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05791512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09013.6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H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招弧角,包括最小击穿距离L1、最大拉弧距离L2、最小拉弧角度α,招弧角呈羊角型,最小击穿距离L1为在过电压情况下,L1取0.82~0.85倍绝缘子串长;最大拉弧距离L2为直流电弧沿招弧角向外移动的最大可能距离,L2取300mm~400mm;拉弧角度α为保证电弧能向外移动的最小角度,最小拉弧角度α取30~85°,该招弧角可改善电弧运动轨迹,拉长燃弧长度,增强了招弧角的熄弧能力,更有效的保护了绝缘子串和导线,降低了接地极线路的故障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03673897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771778.3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温作铭 , 李勇伟 , 夏波 , 唐剑 , 黄伟中 , 吴建生 , 钱广忠 , 袁志磊 , 魏一航 , 夏亮 , 王彬 , 孙振 , 郑逸群 , 余雷 , 张健 , 张林枫 , 夏宇 , 王鹏 , 马凌 , 张瑚 , 龚铖 , 杨林 , 张芳杰 , 李平 , 魏德军 , 邓安全 , 张迪 , 李晨 , 王志强 , 周彦军
IPC: H01B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大跨越悬垂绝缘子串型系统,沿着线路方向,设置有两串四联550KN悬垂绝缘子串,第一串四联550KN悬垂绝缘子串具有第一悬垂线夹,第二串四联550KN悬垂绝缘子串具有与所述第一悬垂线夹位于同一条线路方向上的第二悬垂线夹。本实用新型中的悬垂绝缘子串型系统包括顺线路方向上的两串四联550KN的悬垂绝缘子串,两串四联550KN的悬垂绝缘子串能共同承受4400KN的力,该串型系统中的两串绝缘子采用串联的布置方式,串长较短,串型配置较简单,安全性能较高,工程造价的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03260430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197985.2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PC: H01B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高差的悬垂绝缘子串,包括绝缘子(2)和悬垂联板(6),悬垂联板(6)上挂载有悬垂线夹(7),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2)的上端连接有联塔金具(1),绝缘子(2)的下端连接有可转动的不对称联板(3),不对称联板(3)上设有重锤(4),不对称联板(3)的两端连接有悬垂联板(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双联双线夹悬垂绝缘子串相比,可改善山区直线杆塔导线和耐张塔跳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受力情况,保护电线免受损伤,提高输电线路薄弱环节的安全性,减少线路维护工作量,提升供电可靠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22101645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20017656.3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鸟形交流高压输电景观塔,涉及输电铁塔技术领域。它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塔脚、塔身和塔头,由塔脚到塔身的横截面逐渐增大,塔头包括左连接段、右连接段、左横担、右横担;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左右对称,左连接段和右连接段底部均与塔身顶部连接,左连接段顶部与左横担下表面的中部连接,右连接段顶部与右横担下表面的中部连接;左横担和右横担左右对称,左横担和右横担向塔身倾斜布置,左横担顶部与右横担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力清晰,塔脚、塔身和塔头的主材均采用角钢构件,具有承载力大、质量轻、造型轻盈多样化、安装方便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塔重,节约工程造价及满足美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771067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948905.4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用开孔式J型管,涉及电力系统输电技术领域。它包括J型管,J型管上平行间隔布置了三层开孔层;每层开孔层包括六个位于J型管外壁的开孔;六个开孔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采取在J型管外壁开孔的方式,实现J型管内外空气有效流动,孔的科学布置保证了总会有风从一侧孔流入至J形管内部,有助于空气段海缆的散热。本实用新型使J形管段降温效果显著,海缆的载流量有显著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15630114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311903.3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拆卸式明开挖隧道防火墙。它呈方形截面、且与明开挖隧道横断面贴合;所述半拆卸式明开挖隧道防火墙包括可拆卸防火墙体、永久防火墙体、钢固定框架立柱、钢固定框架梁、甲级防火门、钢预埋件、电缆槽盒开孔;所述钢预埋件设置在明开挖隧道本体结构内壁上;钢固定框架立柱、钢固定框架梁与钢预埋件连接构成稳固受力结构;所述防火门固定于所述钢固定框架立柱、钢预埋件及固定框架梁之间;所述永久防火墙体砌筑于所述钢固定框架梁之外;可拆卸防火墙体砌筑于永久防火墙体、钢固定框架立柱及钢固定框架梁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小明开挖电缆隧道内建设时期不同的电缆敷设难度,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5601015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0549774.5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保护接地箱,涉及电力系统输电技术领域。它包括箱体,绝缘板,第一接地铜排和第二接地铜排;第一接地铜排和第二接地铜排上均间隔布置有多个护层保护器,第一接地铜排和第二接地铜排通过联接铜排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电缆金属护套在接头处实现两侧同时经护层保护器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211183415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499179.4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的直流线路,包括多个并列分布的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两侧均布置有三相导线,多个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形成的阵列两端分别设置有直流换流站;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同侧的三相导线分别并联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两侧的三相导线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形成回路;直流换流站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串联有换流装置,地极连接于两极换流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将现有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运行,完善了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的技术方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