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46036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1065852.9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换流站、双极接线以及受端换流站;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均包括换流阀组和联接变压器;送端换流站的换流阀组通过双极接线的直流线路与受端换流站的换流阀组连接;送端换流站的换流阀组、受端换流站的换流阀组均包括柔性直流换流器,包括六个桥臂,各桥臂均包括:桥臂电抗器以及换流阀串,各个桥臂中的桥臂电抗器以及换流阀串串联;其中,上桥臂的桥臂电抗器与相对应的下桥臂的桥臂电抗器串联在一起,并与相应的联接变压器连接,各个换流阀串包括若干个全桥功率模块,若干个全桥功率模块级联而成,或者,各个换流阀串包括半桥功率模块以及全桥功率模块,半桥功率模块以及全桥功率模块级联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60090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18348.4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型接地极的排气系统,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U型底座、隔离布和填充颗粒;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固定于延伸至井下的深井型接地极馈电系统外侧;第一排气管位于井下的一端和第二排气管位于井下的一端通过U型底座连接;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的管壁分布排气孔;隔离布包覆于排气孔的外侧;填充颗粒填充于排气管与井壁之间。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深井型接地极的排气系统,能够在有效排气的同时,防止底部焦炭颗粒的造成的排气堵塞,提高排气效果并延长排气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60090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89076.X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接地极,包括馈电棒、馈电头部、直径小于井体的井壁孔径的钢套管、测温光缆、排气管和引流电缆;钢套管位于井体内部,钢套管从某一深度至顶部外覆绝缘防腐层;馈电头部位于钢套管的底部,馈电头部包括可泵送焦炭液的注浆装置;馈电棒、测温光缆、排气管和引流电缆位于钢套管内部;测温光缆自馈电棒的底端延伸至监控模块;排气管自馈电棒的底端延伸至地面;引流电缆的一端焊接于馈电棒上,另一端延伸至监控模块,且引流电缆通过螺栓固定于馈电棒上。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深井接地极的构造方法,能够实现增强直流电流深部良导地层扩散的目的,并极大降低接地极对地表环境及影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深井接地极监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8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60839.4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包括CPU芯片,对接收到的待仿真电网的网架数据和一次设备参数进行仿真运算,得到一次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并实时发送给第一FPGA芯片;第一FPGA芯片,将一次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分别实时发送给控制保护装置和相邻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将控制保护装置和相邻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返回的反馈电网数据实时发送给CPU芯片;第二FPGA芯片按预设时间间隔从CPU芯片中读取目标电网数据。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减少了对用于实时仿真芯片的资源占用量,提高了仿真器相互之间通信的实时性,扩大了仿真规模,提高了仿真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保护装置测试系统及方法,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3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218961.3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流阀暂态电流上升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用于控制换流阀的暂态电流上升率。换流阀暂态电流上升率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换流阀输出的最大运行交流相电压幅值,交流侧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值和换流阀桥臂电抗器电感值,得到交流系统故障时换流阀电流的暂态电流上升率;根据换流阀直流极线位置的最大运行直流电压,换流阀桥臂电抗器电感值和备选直流电抗器的电感值,得到直流极线故障时换流阀电流的暂态电流上升率;在上述换流阀电流的暂态电流上升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将备选直流电抗器设定为目标直流电抗器,控制换流阀电流的暂态电流上升率。该换流阀暂态电流上升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换流阀暂态电流上升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5656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17887.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控制保护程序远程编译方法及方法,包括,创建或者修改直流控制保护模型,将完成的控制保护模型通过计算模型节点后加密后上传到服务器;查看服务器解密生成的代码和编译代码后的结果文件,如果生成代码或编译失败则根据服务器的提示信息进一步修改模型后加密上传,如果编译成功则下载服务器加密后的结果文件;解密下载的结果文件,将应用发送到控制保护装置进行调试。在客户端进行模型的创建或修改,在服务端进行代码生成和编译,解决了目前在本地编译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直流控制保护程序远程编译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目前本地编译成本高,远程编译安全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09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81244.9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等级的优选方法,步骤包括:根据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等级的可行范围,确定满足要求的候选方案;构建系统电压等级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值建立初始决策矩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对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计算权重,并将进行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标权重,构造加权规范化矩阵;对加权规范化矩阵确定正理想方案及负理想方案,并计算候选方案中各个评价指标与正负理想方案的欧几里得距离和贴近度;根据贴近度最大值确定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最优的电压等级,本方法能够在电网规划中合理的选择电压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64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802154.7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行波保护特征量浮动门槛的优化方法,在进行动态门槛值计算时,引入可靠性系数,综合不同直流线路电压和不同直流功率水平的影响因素,计算特高压直流行波保护特征量ΔU、整流侧特征量ΔI等的门槛值,其中可靠性系数随该极直流功率降低而提高,其依据不同的极性、不同直流功率区间在雷击故障仿真中校核确定。本发明所提出的行波保护特征量浮动门槛优化方法,提出了可靠性系数确定方法,以及依据直流功率水平因素动态调整行波保护门槛值的具体实现方法,提高了行波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对减少行波保护误动,保障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5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41888.2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短路故障电流清除方法,属于电压源换流器和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在直流短路故障清除过程中并不是闭锁换流器,而是将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保持在运行状态,利用全桥子模块的负电平输出能力,在直流短路故障电流清除过程中使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出负电压,主动将直流故障电流控制到零。本方法在直流短路故障电流清除过程中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将储存在直流线路中的能量直接传递到交流电网中,不会使全桥子模块上出现较大的过电压,可以降低对开关器件和直流电容的电压应力要求,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适用于长距离架空线直流输电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7205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178938.1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切机负效应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用于在进行切机控制之前,确认该切机控制是否有利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向着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所述切机负效应的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广域量测信息分析电力系统中各个发电机的摇摆情况,并确定领先群机组S和滞后群机组A;提取电力系统中各个发电机对应的动态特征信息;获得领先群机组S的识别指标,和领先群机组S中第K台发电机所对应的识别指标,识别指标为角速度的变化量;当第K台发电机所对应的识别指标小于领先群机组S的识别指标时,判断第K台发电机为具有切机负效应的机组。本发明提供的切机负效应的检测方法用于在切机控制措施实施前检测具有切机负效应的机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