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1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6769.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8F210/14 , C08F222/08 , C08F212/14 , C08F8/44 , B01J31/22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聚合物的结构示意图为式Ⅰ:#imgabs0#其中,x:y:z的比值为1:1:1;M+选自Fe3+、Co2+、Ni2+、Cu2+、Zn2+、Ag+中的至少一种;R为Na+和/或K+。所述聚合物可作为稠油改质催化剂:所述聚合物加量为塔河稠油(50℃下原始粘度为3540mPa.s)质量的0.1%时,在380℃下,对塔河稠油催化改质30min,实现塔河稠油降黏率为88.36%至91.21%、结焦抑制率61.89%至88.5%。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05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1013725.6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分流量计算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现场条件的裂缝参数与流体性质参数与泵注参数;S2:假定上方裂缝系统分流量为Q1,则下方裂缝系统的分流量为Q2=Q0‑Q1,其中Q0为裂缝总流量;S3:计算上下两裂缝系统中各小裂缝的流速和与之相对应的雷诺数;S4:根据小裂缝为平滑缝或粗糙缝计算出各小裂缝的阻力系数或流量修正系数和水流非线性指数;S5:分别计算出上下两裂缝系统所对应的水头损失总和;S6:将两者水头损失总和进行比较,若达到收敛标准,则设定的Q1及相应的Q2即为所求分流量;若未达到收敛标准,则重新假定Q1',重复步骤S2‑S6。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计算工作量小、计算效率高、且能适用于各种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18282.9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8F220/58 , C08F220/14 , C08F212/06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溶性降粘剂、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稠油区块的应用,所述降粘剂原料包括以下成分:甲基丙烯酸甲酯、2‑丙烯酰氨基十六烷磺酸与烯丙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其中各单体的质量比为甲基丙烯酸甲酯:2‑丙烯酰氨基十六烷磺酸:烯丙苯:=5~7:3.7~18:0.9~3.7;偶氮二异丁氰加量为体系总质量的1%~3%。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酯基能够增强降粘剂的油溶性;2‑丙烯酰氨基十六烷磺酸具有极性较强的磺酸基和酰胺基,能够大大提高对蜡晶、胶质和沥青质的分散作用;烯丙苯提供大位阻的苯基进一步提高降粘剂分子的稳定性和耐温性等性能。本发明具有制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特别是适用于粘度在十几万mPa·s的地下超稠油的降粘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72519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0207.8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井堵剂用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该计算方法关注了聚合物类堵剂剪切变稀特性对堵剂展布规律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剪切变稀特性的聚合物类堵剂进入不同渗透率储层深度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聚合物类堵剂进入深度比值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了聚合物类堵剂进入深度量化计算方程,此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在堵剂到达调剖半径时的堵剂用量,对气藏见水后化学堵水治水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1827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57185.1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洞型油藏油井出水规律的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和制备多种不同裂缝类型的玻璃蚀刻模型;S2)根据裂缝参数选择玻璃蚀刻模型;S3)组建微流控试验设备;S4)采用微流控试验设备和不同裂缝类型的玻璃蚀刻模型进行裂缝干扰试验,并测定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的玻璃蚀刻模型的裂缝干扰数据;S5)调整流体注入的流体粘度和/或注入压力,测定在同一玻璃蚀刻模型且在不同流体粘度和/或注入压力下流体在所述玻璃蚀刻模型中的流体流动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油藏油井出水规律的模拟方法采用微观蚀刻模型,便于玻璃蚀刻模型的更换和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08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28461.0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监测高温原油析出沥青质是否回溶的实验方法,涉及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步骤是:首先通过原油提纯和沥青质样品提纯,得到无杂质较干净的原油和较纯的沥青质;然后将提纯后的沥青质用筛网包裹,悬挂置于装有原油的容器中,在容器内放入磁力转子,设置转速10r/s,将恒温水浴锅温度设置为60℃;最后,前10天每隔2d取一次样,后续每隔5d取一次样,每次取5g进行连续分离实验,得到原油中的沥青质含量,测量多组观察沥青质含量动态变化,以判断沥青质是否回溶。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24191.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酸岩盐油藏流道调整施工工艺,属于碳酸岩盐油藏流道调整技术领域。所述工艺包括:调流段塞注入步骤和后置段塞注入步骤;所述调流段塞注入步骤指向施工目标井内分段注入流道调整用剂,每注入1次流道调整用剂为1个调流段塞,所述后置段塞注入步骤指:在每个调流段塞后紧跟注入油田水或聚合物溶液;每注入1次油田水或聚合物溶液为1个后置段塞;每个调流段塞的段塞量=流道调整用剂的用量体积+携带液的用量体积;每个后置段塞的油田水或聚合物溶液的用量体积为1‑3倍油管体积。本发明工艺自2016年来调流道已推广实施25井次,累计增油突破4.8万吨,将塔河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动用程度提高三个百分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099536.9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缝洞型油藏隔板控底水的药剂注入量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当前生产井的生产压差和隔板药剂成胶后的水驱强度,确定隔板厚度;监测油水界面位置,确定隔板药剂在该界面位置处形成的由当前生产井油藏体限定的圆形控底水隔板的半径;利用预设的高温深井油藏温度阈值,通过室内实验确定隔板药剂在该温度阈值下的油水中成胶后所形成的隔板的有效厚度,得到表征隔板药剂从注入到形成控底水隔板的损失量程度的损失系数;根据隔板厚度、隔板半径和损失系数,得到隔板药剂注入量体积。本发明克服了注入量不够造成的无效,也避免了注入量太多造成全部堵死的现象,使得油井增油效果明显并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9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421174.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驱体系,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3%纳米二氧化钛,0.2%~0.9%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01%~0.3%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余量的水。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调驱体系的制备方法、用途以及采用该调驱体系用于油藏的驱油方法。本发明的调驱体系适用于条件苛刻的复杂油藏,具有耐温耐盐的特性,能够实现优异的驱油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3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132633.0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周期注气作业的井底压力预测方法,包括:计算在当前注气周期内地层压缩条件下一定重量的注入气体相较于地面标况条件下对应的折算体积;根据折算体积,计算当前注气周期内地层条件下的注入流体排量,利用注入流体密度计算式,得到相应的注入流体密度;根据注入流体密度、待预测井底深度、及上一注气周期井底压力预测值,得到当前注气周期井底压力预测值。本发明提高了预测精度,现场应用方便,计算简单,降低了现场测流压、静压成本和风险,有效指导缝洞型油藏参数优化设计及注氮气、注水设备的配备,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