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950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120269.9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3/30 , E21B43/20 ,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化壳岩溶油藏注水井流道调整方法,涉及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根据风化壳岩溶油藏特点,分析注水井组静态连通关系,根据风化壳岩溶油藏特点,分析注水井组动态受效关系,根据S1和S2的分析结果,判断井组的缝洞组合模型,根据判断的缝洞组合模型,确定流道调整方案,根据调整方案,选取流道调整用剂,根据选取流道调整用剂确定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根据确定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确定注水方案,确定开井方案;使用本专利提供的方案,根据塔河碳酸盐岩表层风化壳油藏特征,调整注水井组流道方案,保证塔河风化壳岩溶油藏注水高效开发,此类油藏的工艺成功率提升至100%。
-
公开(公告)号:CN114636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479452.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N3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与数模相结合的原油沥青质析出研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高温高压沥青质析出物理实验,设计多级过滤装置,模拟原油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沥青质析出情况,既得到沥青质总的析出量,同时得到沥青质的粒径分布规律;通过CMG数值模型模拟地下原油组分,利用相平衡预测沥青质的析出规律;利用高温高压沥青质析出物理实验结果,对CMG模型进行校核和修正,得到准确完整的沥青质析出规律。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更为精准可靠、符合现场实际的沥青质析出规律的研究方法,为原油沥青质含量高的油田预测沥青质析出结果,进而合理指导现场生产,避免和减少沥青质析出问题带来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08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315111.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9K8/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沥青质分散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分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主体溶剂30‑75份、助溶剂20‑50份和渗透剂1‑25份。所述制备方法为将主体溶剂与助溶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渗透剂混合均匀;或将助溶剂与渗透剂混合均匀后,加入主体溶剂混合均匀,即得。同时还提供了上述原油沥青质分散剂在溶解分散沥青质沉淀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分散剂具有耐温性能好,注入方式简单,对沥青质沉淀溶解分散效果好等优点,可应用于高温高压至常温常压等复杂条件下溶解清除沥青质沉淀的各种使用环境,包括原油的开采、井筒举升和管输过程,可有效清除沥青质沉积沉降所造成的堵塞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9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0960.3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8F283/06 , C08F220/14 , C08F2/44 , C08K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温抗盐形状记忆材料颗粒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的原料: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氰和石墨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温抗盐形状记忆材料颗粒体系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搅拌混合均匀;S2)将偶氮二异丁腈溶液加入步骤S1)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S3)将石墨烯加入混合溶液中,超声至石墨烯分散均匀得到反应体系;S4)将体系在55~90℃条件下固化4~12h,得到石墨烯改性的PMMA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4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099531.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33/138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缝洞型油藏调流技术的颗粒注入量确定方法,包括:对待研究油藏区域进行注水作业,确定水驱路径、调流剂颗粒放置位置、井底各裂缝通道的分流量和每条裂缝通道的裂缝基本信息;根据各裂缝通道的分流量和裂缝基本信息,基于水驱路径和放置位置,对调流剂颗粒在待研究油藏区域的运动及堆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调流剂颗粒在各放置位置形成的成型体的总体积;根据当前总体积,由调流剂注入速度确定颗粒注入量。本发明克服了注入量不够造成的无效,同时避免了注入量太多造成全部堵死的现象,使得油井增油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87626.0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化壳油藏流道调整施工段塞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风化壳油藏的井中依次注入前置段塞、主体段塞、加强段塞、高压水段塞;所述前置段塞由油田水、最低浓度流道调整颗粒、油田水组成;所述主体段塞和所述加强段塞均由第一段塞、第二段塞、第三段塞组成,所述第一段塞为油田水,所述第二段塞为流道调整颗粒,所述第三段塞为聚合物溶液,所述第二段塞和所述第三段塞交替设置若干组,所述加强段塞的第二段塞浓度可调;所述高压水段塞为油田水。本发明能够确保风化壳油藏流道调整施工过程中颗粒的有效注入,同时确保施工后的注水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2018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82531.X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9B25/06 , E21B49/00 , E21B47/002 , E21B43/20 ,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油藏物模装置及用于评价流道调整增效用剂的装置,所述缝洞型油藏物模装置包括支架、隔板、以及溶洞模型,所述隔板设置至少一个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溶洞模型设置多个且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溶洞模型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管用于模拟所述缝洞型油藏的缝。本发明可用于模拟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并可评价多种流道调整增效用剂的适应性。该模型采用组装拼接方式,可模拟多种类型的剩余油分布,并可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调整缝洞位置。通过该模型可有效评价低密度驱替体系、溶洞油水隔板剂、暂堵化学桥塞等体系对于缝洞型油藏的适应性,对进一步分析各类流道调整增效用剂增效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59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132732.9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17/10 , E21B17/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抽油杆的防偏磨装置,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一端与上抽油杆连接;连接在所述支撑筒的另一端的连接套筒;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筒内,第二端轴向向外伸出一部分;用于连接下抽油杆的接箍套,所述接箍套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所述第二端上,且与所述连接套筒相连接;其中,在所述连接套筒外侧套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连接套筒之间分别通过正反丝扣连接,所述连接杆在所述连接套筒的限制下与所述支撑筒能够相对旋转而释放抽油杆的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09826599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16376.4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开采注气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利用稠油在不同黏度、含水率以及气液比下的流动压降,利用预设的垂直井筒压降模型,确定了黏度、含水率、气液比与流动压降的关系,获得油气水三相流不同含水率、截面含气率、压力梯度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内容,考虑了三相的比例不同以及沿着垂直井筒压力逐渐地降低,油气水三相混合物的流动形态、相分布及压降沿着管道不断地变化,稠油在高流速下的剪切变稀作用,以及气体在不同黏度原油中的相分布状态的影响,能够准确确定出多相流稠油的注气量,切合实际现场应用,用于指导稠油注气开采,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科研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59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1910132732.9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17/10 , E21B17/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抽油杆的防偏磨装置,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一端与上抽油杆连接;连接在所述支撑筒的另一端的连接套筒;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筒内,第二端轴向向外伸出一部分;用于连接下抽油杆的接箍套,所述接箍套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所述第二端上,且与所述连接套筒相连接;其中,在所述连接套筒外侧套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连接套筒之间分别通过正反丝扣连接,所述连接杆在所述连接套筒的限制下与所述支撑筒能够相对旋转而释放抽油杆的扭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