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形态可视化观察系统和油藏勘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2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299057.4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形态可视化观察系统和油藏勘探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所述注液装置,与所述反应釜相连,用于向所述反应釜中注入流体;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反应釜相连,用于对所述反应釜中的流体从上到下流动的速率进行控制;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反应釜相连;所述反应釜的侧壁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用于观察所述反应釜中流体的形态。通过设置流量控制装置和回收装置使得该系统能够达到与油田现场相匹配的大流量条件,同时在反应釜的侧壁上设置可视窗、反应釜易于制作成耐压容器,解决了“高压、大流量和可视化”三个互相制约因素间的矛盾,即通过该系统可以进行油藏条件下的流量等值模拟,以便更高效、准确地进行油藏开采。

    控制岩石微裂缝形成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35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547470.4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岩石微裂缝形成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待制微裂缝形状参数,及预先存储的微裂缝形状参数与温度的关系,确定将岩石的待制缝区域加热到的第一温度;控制将待制缝区域加热到所述第一温度;根据待制微裂缝形状参数,及预先存储的微裂缝形状参数与预设降温介质的关系,确定降温介质;利用所述降温介质,控制对加热到第一温度的待制缝区域进行降温处理。上述技术方案获得了与低渗透油藏的真实裂缝符合度高的微裂缝,对油田开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岩心的流体全表面饱和的集液装置及全表面饱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059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10560513.7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岩心的流体全表面饱和的集液装置及全表面饱和方法,其上方固定密封连接一底部开口的岩心夹持器,岩心夹持器的内腔中固定有岩心,集液装置包括与岩心夹持器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的承压接头,承压接头的下方密封连接有恒压集液筒,承压接头中密封穿设有活塞式接头,活塞式接头的顶部伸入岩心夹持器的底部开口、且密封连接于其内腔中,活塞式接头的底部延伸至恒压集液筒的内腔中;活塞式接头上设置有中心通道,中心通道中滑动设置有活塞;恒压集液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饱和油通道,其底部设置有能封闭的排液口。该岩心的流体全表面饱和的集液装置及全表面饱和方法能够使岩心全表面与水/油接触、渗流速度快,实现准确计量饱和水和饱和油的体积。

    一种超声波微气泡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58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30849.8

    申请日:2018-09-05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微气泡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喇叭形传导体,所述喇叭形传导体包括上部喇叭形本体及下部圆筒状本体;所述喇叭形本体设有上部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微孔振动薄片,所述微孔振动薄片的微孔阵与空腔的上部开口相对应,所述空腔上侧壁还设置有供外界气体进入空腔内的通孔;所述圆筒状本体上设置有换能环及电极片,所述圆筒状本体的外侧进行绝缘密封,所述电极片的连接导线通过钢管引出,与外部超声波振荡控制器连接。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微气泡的生成量,且更加安全高效。

    液压撼砂装置、应用于填砂模型的液压撼砂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19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11601.7

    申请日:2018-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6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撼砂装置、应用于填砂模型的液压撼砂系统及方法,液压撼砂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形成有容砂腔,所述容器具有与所述容砂腔连通的排液口;砂锤,所述砂锤具有位于所述容砂腔内的锤头;喷液管,所述喷液管具有位于所述容砂腔内的喷液口;其中,所述锤头和所述喷液口与所述容器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配合。本发明能够有效对砂层进行压实处理,进而大幅降低压实后的砂层的渗透率,使压实后的砂层能够模拟真实油藏条件。

    流体形态可视化观察系统和油藏勘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25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99057.4

    申请日:2018-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形态可视化观察系统和油藏勘探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所述注液装置,与所述反应釜相连,用于向所述反应釜中注入流体;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反应釜相连,用于对所述反应釜中的流体从上到下流动的速率进行控制;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反应釜相连;所述反应釜的侧壁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用于观察所述反应釜中流体的形态。通过设置流量控制装置和回收装置使得该系统能够达到与油田现场相匹配的大流量条件,同时在反应釜的侧壁上设置可视窗、反应釜易于制作成耐压容器,解决了“高压、大流量和可视化”三个互相制约因素间的矛盾,即通过该系统可以进行油藏条件下的流量等值模拟,以便更高效、准确地进行油藏开采。

    一种光学显微观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729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77735.7

    申请日:2016-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00 G02B21/26 G02B21/3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显微观察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外模型、玻璃可视模型、观察设备、载物台、分析设备和驱替设备;外模型分别与分析设备、驱替设备连接;载物台设置在外模型内部,载物台用于载放玻璃可视模型;外模型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和筒体;筒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有可视窗,筒体设置有液体出入口,下端盖设置有光源窗;载物台包括固定板、横向调节单元、纵向调节单元;其中,横向调节单元与固定板连接,纵向调节单元与固定板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装置完成的光学显微观察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是一种可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显微观察玻璃可视模型的刻蚀孔道直径小于10μm的装置和方法。

    边底水油藏开发岩心实验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9416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49581.0

    申请日:2016-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底水油藏开发岩心实验模拟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边底水油藏的基本参数;根据所述储层分布规律获取岩心组;对所述岩心组进行岩心地层水体积系数测定实验,测得地层水体积系数;对所述岩心组进行岩心饱和水实验,测得孔隙体积;根据所述孔隙体积、所述水体规模与油藏孔隙体积的比值及所述地层水体积系数,根据第一预定关系,确定实验模拟定体积边底水水体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以预定压降速度降低岩心组出口端压力,记量压力下降过程中的油、气、水产量和水体压力变化。上述岩心实验模拟方法及装置,能够真实模拟边底水油藏的开发。

    一种细管模型孔隙体积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1679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51399.3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管模型孔隙体积的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使用了细管模型孔隙体积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泵(4)、第一阀门(1)、细管模型(3)、第二阀门(2)和注入泵(5),该测量方法包括测量不同注入压力下第一泵体积读数和第二泵体积读数的体积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拟合出该注入压力与该体积差的函数关系曲线,当注入泵5的注入压力为0时,体积差的函数值即为该细管模型1的孔隙体积。该细管模型孔隙体积的测量方法可利用不同注入介质进行测量,解决了常规方法存在的测量误差大和人为因素影响的难题,使最小混相压力的测量结果更加接近油藏实际。

    适用于吞吐开发方式的全井筒储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15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306746.5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吞吐开发方式的全井筒储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适用于吞吐开发方式的全井筒储气装置包括井筒结构、井口装置以及分气装置,井筒结构包括套管及油管,油管穿设于套管的内部,且油管的上端与套管的上端均于地面处与井口装置连通,分气装置通过井口装置分别与油管的内部、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吞吐开发方式的全井筒储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采用油田中的油井的井筒结构进行气体储存,能提供充裕的储存空间,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存储容积受限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